糖友低血糖更危险,预防低血糖就要这样吃,一文讲清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食物种类越来越丰富。可是很多不健康的食物也慢慢充满我们的生活,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类疾病。其中,糖尿病就是常见的一种疾病。

患上糖尿病的人体内的胰岛素是分泌不足的,轻症状者可以通过长期规律地服用药物进行治疗,而重症状者则需要定期向体内注射胰岛素。不论是哪种症状,糖尿病都无法得到根治。

糖尿病患者需要格外控制自己的饮食,否则容易引发高血糖或低血糖。高血糖危险,可是低血糖对糖友更危险,预防低血糖就要这样吃。

一、糖尿病

以现代的医疗水平,糖尿病被归类于慢性疾病的一种。与高血压一样,糖尿病的病情只能通过药物来进行控制。

因此,对于很多糖尿病患者来讲,吃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都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糖尿病无法根治,它给患者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长期身患糖尿病的人,即使通过药物治疗也会受到该病的影响,患者的肾脏、血管、眼睛、神经、心脏等部位都会受到长期的损伤。

另外,虽然可以对糖尿病的病情进行控制,可是数据显示很大一部分的糖尿病患者无法将自己的病情进行合理控制,这和糖尿病患者能否控制住自己的饮食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受个人饮食习惯影响的。

高脂、高糖等不健康的食物吃多了不健康,会影响身体代谢。现代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人养成了暴饮暴食的饮食习惯,这些都是糖尿病的诱导因素。

有数据显示,糖尿病的发病人群从老年人转向了各种年龄阶段的人,并且年轻的患病人数在不断增加。

古人云:“温饱而思淫欲”,患病人群的变化是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有很大关系的。

糖尿病分为好几种类型,主要的症状可以表现为:体重变轻、多尿、经常有渴的感觉、口干、多食等。

仅仅靠药物和胰岛素进行控制病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患者对自己的饮食做出严格的控制。

糖尿病,是一种是伴随慢性高血糖的代谢性疾病。

这就说明,糖尿病患者自身体内的血糖水平是不正常的,这就需要通过一些外界手段来维持患者体内的血糖水平达到正常状态。

相比于正常人来讲,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水平会随着患者的进食产生更加明显的波动,这也是为什么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饮食的原因。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高盐、高糖、高脂的食物应该尽量避免食用或者要少量食用。与此同时,腥辣等容易刺激味觉的食物也需要尽量避免食用。

总的来讲,患上糖尿病后,要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适当地锻炼身体,避免食用高盐、高糖、高脂、刺激性食物,满足一天内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等必要元素的摄入即可,做到合理规划膳食。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每日对糖类的摄入量需要格外控制,否则就会引发高血糖或者低血糖,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尤其是低血糖,是非常危险的。

二、糖友低血糖的危害

高血糖和低血糖是相反的状态,但是二者的病因都是人体内血糖水平不正常导致的。血糖浓度过高就容易引起高血糖,相反地,血糖浓度过低就会引起低血糖。

不论是高血糖还是低血糖,糖尿病患者都需要格外注意。由于长期就与慢性的高血糖进行抗争,所以低血糖对比高血糖来讲可能给糖尿病患者带来的伤害会更大。

那么,低血糖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呢?

事实上,健康的人和糖尿病患者患上低血糖的诊断标准是不相同的。糖尿病患者在体内的血糖浓度不高于3.9时就被诊断为低血糖,而没有患上糖尿病的人在体内的血糖浓度低于2.8时才被诊断为低血糖。

低血糖的症状多为与神经有关的症状,比如出现认知障碍、昏迷、抽搐、神志改变、产生饥饿感、出现交感性神经兴奋等。

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可能是年轻人也可能是老年人,而老年人的状况会更加危险。

严重时,老年人低血糖还会危及到他们的生命。比如,在晚上或者在外面时出现低血糖症状的老年人如果没有人进行照顾,一旦出现昏迷的症状就是非常危险的。

不仅如此,不论是什么年龄段的人,如果出现低血糖情况的时间一直持续到6个小时甚至超过了6小时,就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这种伤害表现在神经细胞上,容易造成痴呆等神经损伤的症状。

可以看出,低血糖对人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因此,健康的人需要避免出现低血糖的症状,本身血糖水平已经出现问题的糖尿病患者就更需要注意避免出现低血糖的状况。

糖友患上低血糖的症状要比健康的人患上低血糖后的症状更可怕。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时,会产生头晕乏力、浑身冒冷汗、紧张手抖、心慌心悸、严重饥饿感等不良症状。

更严重的,还会出现一些危及生命安全的症状。

比如:昏厥休克、惊慌抽搐、出现幻觉甚至是休克死亡。

不论是轻症还是重症,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症状都要比正常人低血糖的症状更加危险。

相比于高血糖来讲,低血糖的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掉。尤其对糖尿病患者来讲,这类人群更需要对低血糖格外小心,这是比高血糖更加危险的,甚至会危及到生命。

那么,糖友如何应对低血糖?

三、预防低血糖

针对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需要格外注意,如何预防低血糖就成为了重要的话题。

影响血糖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饮食等因素,其中可以控制的重点无非是饮食了。

合理的饮食习惯和膳食搭配对人身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糖尿病患者更需要严格控制自己的日常饮食。

低血糖也是由血糖低于正常水平引起的,因此糖友预防低血糖的方法也要从饮食习惯上入手。

很多人都对低血糖有误解,他们认为人在饿的时候才会容易低血糖,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产生饥饿感并不能够作为出现低血糖的标志,有时候低血糖的发生是悄无声息、不会产生饥饿感的。

从根本上讲,低血糖发生的本质就是与人体内的血糖水平相关的。

因此也只有只有人体内的血糖水平才是判断是否出现低血糖的依据。

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不同,本身血糖水平出现问题的他们更容易产生饥饿感。

如果产生了饥饿感,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及时地对自己的血糖水平进行监测,用科学的手段检测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处理。

在很多情况下,低血糖都是没有明显症状的。

但是“没有明显症状”并不代表着“没有症状”,这种时候往往也是危险的,因为出现症状的部位可能很隐蔽,也可能更危险。

尤其是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讲,无症状低血糖往往会发生在他们身上。

这就代表着,老年糖尿病患者更需要及时进行血糖的监测,最佳办法是坚持进行全天的血糖监测。

糖友要想预防低血糖,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是生活习惯方面,适当锻炼身体会让人体的免疫力得到加强,也会让人保持更加健康的状态。

运动在减掉人体内脂肪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影响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适当的运动可以让人体内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得到加强。

细胞对胰岛素更加敏感,就会让人体自身对胰岛素的抵抗性降低,从而提高降糖药物的使用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糖友需要减少静坐和不动的时间并进行合理适当的运动,而不是猛烈的运动。

少部分身体状况较好的可以进行适当的剧烈运动,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和病情也是不同的,运动项目也需要根据病情等因素来进行调整和规划。

运动量大一点的患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药物来进行血糖的平衡,否则也容易引发低血糖。

因此,在进行运动之前,糖尿病患者最好提前对自己的血糖水平进行监测。

防止运动过程中血糖水平波动过大或者出现血糖水平低的情况,如果血糖水平低,就需要糖友在运动之前进行加餐,防止低血糖。

其次是饮食方面,合理控制饮食对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预防是重要的。

在生活中,糖友为了降低自身的血糖水平会适当减少自己的食量。甜食、高热量食物等都是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摄入的,最好不吃。

可是,糖尿病患者减少食物的摄入也需要适度。

一旦用力过猛,每日应该摄入的各种营养元素不达标,就容易引发低血糖。

另外,糖友每日都会摄入降糖药物,这类药物也需要合理服用,否则也容易低血糖。

低血糖是具有危险性和突发性的,很多时候糖尿病患者不能进行血糖的及时监测,这就非常容易出现问题。

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日常在身边放几块糖,以防止低血糖突发出现昏迷等不良症状。

在日常饮食方面,糖尿病患者不仅要保持充足的营养摄入,还需要戒烟戒酒,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避免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

每个人都需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对糖尿病患者来讲更是如此。

保持愉悦的心情对每种病情的控制都是有益的,每天开心也会降低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概率。

结语:

糖尿病是一种无法根治的慢性疾病,长期患上糖尿病会给身体各个器官带来一定的损伤,长期服用药物也是对身体有害的。

因此,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以及饮食习惯,尽量避免患上糖尿病。

患上糖尿病也无需害怕,可以通过药物得到治疗和控制。

对比高血糖来讲,糖尿病患者更需要避免出现低血糖的情况,严重的还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需要格外注意。

糖友要想避免低血糖,需要保证合理的饮食。

降糖药物的摄入要适量,运动前血糖水平低还需要及时加餐,每日所必须的营养摄入要充足,还要戒烟戒酒,健康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低血糖   饥饿感   胰岛素   血糖   糖尿病患者   症状   糖尿病   药物   患者   危险   水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