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势巨亏52亿!“吃软饭”的新能源鼻祖,连亲爹都嫌弃!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下“关注”,方便与您讨论分享,也能及时观看下一篇精彩文章。非常感谢您的关注!】

要说近年来汽车领域哪位老总做了最赔钱的买卖,那非igo共享出行的董事长吴建明莫属了。

前段时间他在社交平台上狠狠吐槽了自己的一桩买卖,就是他之前向比亚迪和奔驰的联名汽车——腾势,投入了近7亿资金扶持这个新能源汽车品牌。

但是最后却几乎落得血本无归,本来以为是块香饽饽,结果却是个烫手山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找出答案。

十年间亏损52亿

在如今的汽车市场,恐怕没有哪一个品牌的销量能有如此低迷,这个被两大汽车前辈“比亚迪”和“奔驰”潜心培养的新能源汽车翘楚在自成立的十年来,仅仅成功售出了将近20000台。

据有关数据统计,总共损失超过52.2亿元,实在令人咋舌。其实“腾势”这个品牌一开始并不是像现在一样商路狭窄,准确的来说和其他像“小鹏”一样的平民汽车品牌相比,它几乎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从它一开始落地官宣开始,它就顶着“奔驰”老爸和“比亚迪”老妈的称号,俨然一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皇太子”的模样。

在“腾势”正式上市之前,汽车领域的各大媒体都在自身的营销网站上造足了势。

除了本国媒体之外,外媒也在旁煽风点火,向外界声称“腾势”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最强劲的发展力量,一旦上市恐怕连世界首富马斯克的“特斯拉”也难以招架。

“腾势”的老总们本来以为自己的车辆一经上市肯定会遭到一众车迷的疯抢,然而他们未曾料到的是他们还有很漫长的一段路要走。

据汽车网的统计数据,“皇太子”腾势之前有一年仅仅卖出了不到2500辆。试问哪一个汽车品牌的经历过如此惨状,这可能连“腾势”的包装费用都赚不回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专注营销不关注质量

和2013年花费上亿元用来营销的“恒大冰泉”一样,“腾势”也同样把力气用错了方向。

这两个品牌的起点都很高,不是一般的业内同行可以企及的高度,然而它们现在却都获得了同样的下场,原因就在于它们共同的错误经营策略。

“腾势”在第一次公开发布会上就在展示广告上明晃晃地打出了“只做新能源高端汽车”的广告语,不过不得不说,此举确实瞬间就让它从一众平平无奇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中脱颖而出。

然而它没有考虑到的是,作为一个从出道就想走高端路线的汽车品牌来说,首要任务应该是打好产品的质量基础。

和恒大冰泉一样,它不懂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真理,它只想依靠吓死人的营销预算从车主手中赚快钱,然而这种快钱并不是看上去那么好赚的。

“腾势”相比于其他汽车品牌来说,确实有一定的优势,它背靠驰名中外的汽车品牌“奔驰”和“比亚迪”,按理说这足以让它俘获一众买车人的芳心。

然而它没有考虑清楚自己的定位,和奔驰这种高端汽车相比,它是一种尚未得到大型普及的“新能源汽车”。

众所周知,大多数人对于新生的事物都会采取观望的态度,只有一些人在别人上前试过金之后才会采取行动。

摸错自身产品定位

因此,对于7年前的汽车市场来说,“腾势”这款汽车的确掀起了不小的舆论波澜,但是真正前往4S店购买它的人却屈指可数。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人们新能源汽车的顾虑之外,还因为“腾势”的定价实在太高,它刚推出时就标价50万元,试问谁会花这样一大笔钱去做没有把握的买卖?

除此之外,从它这几年的表现来看,人们也不难看出它对于自身的研发和设计根本不上心。

在这几年间关于“腾势”汽车外观难看的讨论从未停息过,而它的安全性也让人不敢苟同,这些都是导致它失败的原因。

作为曾经的“新能源皇太子”的腾势集团,在这十年来应该是吃到了“摆烂”的苦,不知道这几年来的巨额损失似乎有没有让这个汽车品牌长长记性。

作为一个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汽车品牌,最应该做的是全心投入到产品的质量提升和设计层面,而不是每天想着依附于谁来割广大车迷的“韭菜”,这样做不会获得利润,只会丧失消费者的信任。

你对以上内容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新能源   吃软饭   皇太子   鼻祖   车迷   汽车品牌   领域   原因   买卖   质量   品牌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