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打假全力护航春耕备耕

云南网讯(记者 王淑娟)日前,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为保障春耕备耕工作顺利推进,我省农业农村部门集中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该行动结合实际、突出重点。“聚焦三个品类”:种子、农药、肥料3类农业生产必备物资。“紧盯三个点位”:生产点,重点抽查生产企业;批发点,重点抽查批发市场;零售点,重点抽查零售门店。“瞄准三个区域”:菜篮子等农产品重点生产区、农村和城乡接合部乱象多发区、互联网门店及产品配送区。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抓好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对于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至关重要。农资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农资质量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切身利益。要充分认识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是确保农业生产安全,保障粮食等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前提。

近年来,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级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无证经营、假冒伪劣等违法违规行为,为保障全省粮食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022年,全省各地共出动执法人员7.1万人次,检查农药生产企业19家次、农药经营门店2.74万家次、整治农药违法违规512起、排查问题隐患1670个、没收农药11.81吨、罚没款246.28万元;检查兽药生产企业6409家次、整顿兽药市场1534个、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查获假劣兽药1433.6公斤、罚没款49.5万元,为全省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强保障。

今年,为保障春耕备耕工作顺利推进,我省迅速行动,压实责任、齐抓共管,全面掀起农资打假保春耕工作热潮,统筹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针对农资领域依然存在的问题,我省将强化综合治理,始终保持农资打假高压态势。

按照“谁发证、谁监管、谁负责”的要求,强化种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等农资产品登记注册和审批管理,把好准入关口。推进农资产品追溯管理和平台建设,建立健全“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农资追溯管理制度。以农资产品绿色安全为导向,坚决淘汰存在安全隐患的农药、兽药,做到强化源头监管。

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原则,瞄准种子质量不合格、农药隐性添加、肥料有效成分不足、假劣兽药饲料等突出问题,强化对种子、化肥、农药等春耕生产急需农资的监督抽查。将问题多发的区域、市场、产品和企业纳入重点监管范围,明确监管重点。加大检测频次,坚持“即抽即检”“即检即报”“即报即查”,增加监督抽检产品的力度和覆盖面,提高监督抽查效率。对抽查不合格的农资产品及时下架、坚决收缴,确保农民买到放心农资。

针对重点品种强化监管。种子方面,重点查处生产经营假劣种子、套牌侵权、无证生产经营、未审先推非法生产经营转基因种子等违法行为。肥料方面,重点查处未取得登记证肥料产品、肥料产品有效成分或含量与登记批准的内容不符等行为。农药方面,坚决打击违规生产经营使用禁用农药,查处超范围经营、违规使用限用农药,重点查处农药及农药隐性成分添加、无证非法生产经营农药等违法行为。同时,强化假劣农资案件查处,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农资   罚没款   假劣   兽药   肥料   生产经营   农业生产   农药   农产品   种子   重点   农村   质量   农业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