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好公司"崇拜力!平安基金张晓泉:该调仓时不能含糊

在千变万化的A股市场,基金经理在投资上持续迭代和“善变”也是一种超能力。

市场赛道一轮又一轮的深度切换、市场风格的持续变化,考验着基金经理研究功底和应对能力。优秀的基金经理能够不拘泥于固守思维,灵活应对,不断持续迭代自身的投资框架。平安基金张晓泉就是这样一位不断突破自我的基金经理,他在调仓的关键时刻,克服和避免“好公司”的市场崇拜,及时卖出估值高企的“好公司”,拥抱性价比更高的投资。

尊重市场、深度把握产业链

在最近几年的公募基金市场上,平安基金的张晓泉因其投资的灵活性和较好的持有体验,开始在行业内崭露头角,并逐步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和认可。

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科学系的张晓泉,曾经希望成为一名科幻小说作家,但最终与股票结缘,从卖方分析师一路做到买方研究员,并在2017年底加入平安基金并担任研究总监,陆续搭建了TMT组、大消费组、大制造业组、大周期组等四大研究小组,强有力地支撑起平安基金主动权益投资规模和业绩的快速增长。

2019年6月,张晓泉出任平安基金的公募基金经理。刚上任,他就抓住了蓝筹牛市的主线,配置白酒、光伏等行业龙头,获利较为丰厚;随后,在2020年他又将仓位逐渐侧重在高景气度的新能源产业链上;在2021年下半年,又及时增加顺周期、上游资源品等板块的配置,这一系列在各个赛道及时灵活切换的操作,使得张晓泉管理的基金产品呈现出放大了高收益高弹性的特征。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以张晓泉在平安基金的代表作“平安新鑫先锋”为例,自张晓泉任职以来,截至2022年12月31日,该基金累计收益168.23%,是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涨幅的13.5倍,超额收益显著。

这样的成绩来源于张晓泉对市场的尊重以及多年研究经验对产业链的深度把握。在光伏板块的投资上,张晓泉注意到2020年初的光伏市场得益于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国内光伏制造企业充分享受了全球市场的红利,加上不少中小企业退出了市场,龙头市占率不断提升,基于行业发展和竞争格局的深度认知,张晓泉很快就在产品中大幅增加对光伏公司的配置,后来,光伏板块的行情也印证了张晓泉的预判,他所管的基金产品在光伏行情中取得了较好的回报。

冷门股中挖掘收益弹性

张晓泉不仅擅长于挖掘那些产业链中的潜力热门赛道,比如光伏和新能源等板块,而且他也较为擅长挖掘被市场忽视的冷门股。

传统重型机械行业来到当下的A股市场,早已是冷门十年之久的“荒凉赛道”,对许多基金经理而言,挖掘传统重型机械的投资机会,可能还需要回溯到2010年之前,但即便如此,张晓泉也能出其不意的赚到钱。

张晓泉在2020年就关注到重型机械领域的一家上市公司,张晓泉所跟踪的这家公司从事机械租赁,它不仅仅提供专业设备,还提供熟练操作的员工。这在新一代工人本就不再愿意从事重体力劳动、疫情又加剧建筑工人短缺的情况下,简直成了工地神器,强大的融资能力可以帮助它更快实现产能扩张。

因在传统制造业赛道上的深度研究积累,张晓泉预判到这家传统机械领域的公司在新的产业趋势下可能存在新机遇,他果断重仓当时这只被投资者视为冷门公司的股票,最终也以丰厚的投资收益验证了他的判断。

体现出张晓泉灵活特点的,不仅是他不拘泥于热门抑或冷门,也包括他并不盲信“价值投资”和“好公司”。

张晓泉认为,研究不该止步于找到好公司,在一个有效市场上,必胜的选股公式也并不存在。很多时候,好公司约等于好股票,但也有很多时候,亏钱就是因为太相信是好公司而忽略了高估值的风险。

在张晓泉看来,可持续的投资回报主要有两个来源——其一,是价格与价值的错配,市场对公司质地的错误低估,带来了潜在的优厚回报;其二,是企业创造的价值,这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基本面、找到公司成长的核心驱动力,才能真正企业增长的果实。

今年关注两大板块机会

在2023年的A股市场中,张晓泉的投资策略持续迭代和优化。

张晓泉强调他现阶段看好两大领域的投资机会,包括持续跟踪泛科技板块的景气度,同时提高对困境反转品种的关注度。

他眼里的高景气度的行业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维持景气度,例如电动车、汽车零部件、光伏、储能等2020年以来就一直保持高增长的行业。这些高景气方向主要集中在泛科技行业,这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产业链的弯道超车机遇息息相关,代表着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发展的先进方向。

另一种高景气,则是在今年环境下新增的高景气方向,例如涉及信息安全、科技安全、能源安全等行业与公司。近期,“安全”“自主”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关键词,考虑到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科技产业的发展、落地必然会需要更多配套的政策支持,因此,军工、信息安全等行业可能也会迎来新风口。

而在困境反转的行业上,张晓泉认为,自去年底以来,随着防疫政策的改变,消费、地产、医药等多个受到抑制的行业,都出现了回暖的迹象与趋势。在地产与地产链方面,利好政策不断出台,从保交楼、盘活地产公司现金流,到放开恢复地产公司上市融资,再到多个降低或取消限购标准,地产产业链终于久旱逢甘霖。而度过寒冬的地产公司,也有希望修复盈利能力、并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他强调,在消费、医疗方面,消费场景的恢复,对消费行业与公司的复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比如,被压制的医疗服务、药店、医美需求逐渐恢复,已经带动了相关公司的反弹,后续扩大内需战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相呼应,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内需潜力巨大,旅游、酒店、白酒、家电等行业有望在2023年上演困境反转。

责编:战术恒

校对:陶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平安   基金   公司   赛道   冷门   景气   产业链   板块   崇拜   深度   收益   传统   经理   地产   行业   市场   张晓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