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抗美援朝时期绝密电报公开,毛岸英牺牲细节首次披露

2020年11月9日,中央首次公开了抗美援朝时期,彭德怀向中央军委发送的电报,其中记载了关于当年前线战事的细节。

不过随后网友们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除了讲述前线战事以外,其中还有一篇电报描述了毛岸英同志的死亡真相。

毛主席与毛岸英的合影

电报细节首次得到披露后便引起了一片躁动,几十年之后,毛岸英同志的死亡真相终于被真相大白。

1946年,刚从苏联回国的毛岸英在延安地区,第一次见到了刘思齐。虽说二人是第一次见面,可却有一种莫名的亲切。

那时的两人都处于豆蔻年华时期,因此,一阵攀谈之后逐渐熟络起来,少男少女的内心第一次有了触动,熟络之后的二人很快坠入爱河。

1949年的10月份,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他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对于这两个人的结合,毛主席也是倍感欣慰,其实早在抗战年间,毛主席就与刘思琪的父母定下了婚约,虽然带有玩笑的意味,但毛主席确实有这个想法。

经历了多年战争,两个年轻人还是走到了一块,实在让人意想不到。毛岸英与刘思齐的婚姻得到了很多人的祝福,所有人都以为他们会这样幸福下去。

毛岸英与刘思齐

但二人结婚不到一年后,意外突然发生,朝鲜一带爆发了战争。强大的武器装备之下,朝鲜面临的情况异常险峻,前线战事格外吃紧。

联合军队在战役刚开始便暴露了他们的野心,除了要将朝鲜全部占领以外,他们更想要借机向我国领土伸手。

联合军队炸断了鸭绿江大桥的朝鲜一侧,随后又派出战机在中朝边境上巡逻,对我国的领土主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朝鲜战争爆发之后,党中央第一时间对此事进行了梳理,后在与苏联方面协商后,我党正式决定派出志愿军队伍前往朝鲜进行支援。

朝鲜战争牵动牵动了很多国人的心,毛岸英也是其中之一。前段时间,跟随李克农前往苏联时,他就意识到了此事绝对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因此在得知中央想要组建志愿军队时,有了想法。

毛岸英深思熟虑之后,找到了志愿军的总指挥彭德怀,他表示了自己想要前往朝鲜战场的心情,并希望彭老总予以同意。

彭德怀

彭德怀知道年轻人想要保卫家国的伟大理想,可还是第一时间予以了拒绝。拒绝他的理由也非常简单,毛岸英刚刚成婚不到一年,现在更应该能留在妻子身边。

彭老总的态度非常坚决,任凭毛岸英怎么说也无济于事,没办法,他只好满脸失望地离开了彭老总的办公室。

原以为毛岸英会将这个执念忘却,可没想到他的态度更加坚决。为了能够顺利前往战场,毛岸英又找到了父亲。

“我想去朝鲜,跟随彭叔叔打仗去。”

主席没有直接答应,反而询问道:你先告诉我,为什么想要去打仗。

“我在苏联留过学,之后还参加了卫国战争,而且还懂机枪坦克,这一方面的很有经验,希望爸爸能给我这次机会。”

毛岸英边说边一脸期待地看向父亲,毛主席在听到这话以后倍感欣慰,他笑着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好,我同意了。”

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能亲手将自己的儿子送上战场,其内心也一定经过了反复的挣扎,可为了国家着想,他还是忍痛割爱同意了毛岸英的要求,这实在让人钦佩。

多年以后,彭老总回忆道:毛岸英是志愿军的第一位士兵,在最开始时他实在不愿意让毛岸英加入。

毛岸英要前往朝鲜战场,已经成为了板上钉钉的事实,可其实这时,他的妻子刘思齐依然是不知情的,为了不让妻子做些无谓的担心,最开始毛岸英并没有告知妻子事实。

在前往朝鲜战场的前几天,刘思齐得了急性阑尾炎住进医院,看望妻子时,毛岸英与妻子进行了告别。

“过些天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出差,那里通信不方便,如果没有收到我的消息,你千万不要担心。”

为了避免妻子担心,毛岸英终究没有告诉妻子自己要上战场,而妻子也非常默契的没有过多询问。

1950年10月9日,毛岸英跟随大部队跨过鸭绿江,前往了朝鲜战场。


同在国内时了解的一样,朝鲜战场的形势不容乐观。第一批志愿军来到前线以后,很快就投投入了作战。

抗美援朝战场

毛岸英当时被安排为志愿军司令部的机要秘书以及俄语翻译员,在进入部队时,毛岸英将自己的身份隐藏起来,他不想别人因为自己身份而有任何的偏袒。

在部队中大家都叫他“刘秘书”,毛岸英的真实情况,除了彭元帅以外,没有任何人知道。他在部队中与大家同吃同住,从来不搞任何的特殊化,所有人也都当毛岸英是个普通的小战士,当然,毛岸英也是这样认为的。

11月25日,第二次战役再次打响,联合军队为了击垮志愿军,便派出了多架轰炸机直指志愿军司令部。

轰炸机徘徊在我军领地上空,战士们慌忙逃离,可未等他们撤离到安全地带时,敌人便开始了猛烈的进攻。

为了让志愿军战士放松警惕,联合军队在上空做了一个撤退的假动作,随后便向我军基地投下了几十个凝固汽油弹。

霎时间火光一片,爆炸声响彻了整个营地。此次爆炸过后,志愿军清点人数时发现,此次战役虽然阵仗很大,但好在我军没有太大的伤亡。

战场清扫时,众人发现司令部的两位秘书牺牲了,其中一位就是我们上面提到过的刘秘书。负责清扫战场的士兵曾说:轰炸进行得实在迅速,而且格外激烈。营地的许多东西都已经被炸毁,就连之后他们找到的尸体也全都烧焦。

在辨认遗体时,还是靠着“刘秘书”的手表进行辨认,他曾告诉众人:那是他临出国前,向丈母娘借来的。

战场清扫过后,大家不敢过多耽搁,急忙将情况汇报给了上级部门。

伪装为刘秘书的毛岸英牺牲在了这次的轰炸中,得知这情况,彭德怀几经哽咽,出国前他答应毛主席一定会保护好毛岸英,可这才一个月的时间就出了这样的事,这让他怎么交代。

彭德怀难掩伤心,但其实之后调查时他才知道,原来那次轰炸毛岸英早已经逃亡了安全地带。既然已经逃出去,可为什么毛岸英还是牺牲了,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确实如同所说部队的调查的一样,毛岸英确实在轰炸前已经出来了,可是敌机在上空试探时,毛岸英突然想到有份重要文件落在了屋内,为了取出那份重要文件,这才又跑了进去。

毛岸英的牺牲是为了志愿军战士,他是因公牺牲,是志愿军英雄。

轰炸时间过后,彭德怀需要第一时间向中央军委报备前线的情况,短短的100多个字,那天彭老总写得格外艰难。

25日晚间,中央收到了前线发来的电报,上面这样写道:

我们今日七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三个参谋在房子内,十一时,敌机四架经过时他们四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四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四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二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时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

毛主席与儿女们的合影

读到最后一句时,周恩来同志完全不敢相信,那个活泼、有远大志向的岸英竟然牺牲在了前线。

周总理的心情无法言喻,接到电报以后,他默默流下了眼泪。

以往接到重要电报,周总理都需要交给毛主席进行过目,可这次总理却将消息压了下来,最近主席的身体抱恙,实在经受不了这样大的打击。

为了主席身体考虑,岸英牺牲的消息没能第一时间告诉给他,等主席知道岸英的消息已经是一个月后了。

最后电报是由叶子龙递给毛主席的·,据他说:那天主席办公室内的空气就像是凝固住了。

主席拿着电报一直在看,短短三四行字,竟然看了将近三四分钟。过了好半天,主席才开了口: 打仗么,肯定要有牺牲。

在说完这句话后,办公室内再次陷入了沉默,主席不顾旁人的眼光,拿起桌上的烟,一支接一支地抽了起来。

那天主席没有掉眼泪,可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主席内心深深的悲痛,或许这样的结局,毛主席也万万没想到,自己最引以为傲的儿子竟然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前线的战事一直在持续,毛主席也没有持续在这种被悲痛的情绪中,他继续将全部精力用在工作上。

1990年,中央办公厅在整理毛主席留下来的遗物时,有了一个惊人发现:在主席仓库的柜子里边,有几件不属于他的衣服。

经过了一番调查后,众人才知道,原来那些都是主席儿子毛岸英的。其中有两件棉布衬衣、一顶蓝色军帽、一双袜子以及一条毛巾。

它们被发现时正平平整整地躺在主席的橱柜中。看到这些,大家这才理解主席做为父亲对儿子满满的爱和思念。

对生活用品从不上心的他瞒着所有人,将这些东西留在自己身边,悄悄地珍藏了这么多年。看着那些被叠的整整齐齐的衣物,不难想象,主席的心情该是如何,或许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刻,他会悄悄地衣物拿出,对儿子诉说无尽的思念之情。

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比主席知道的要晚很长时间,这是毛主席的特意安排。之前联系不到毛岸英时,刘思齐就经常惶恐不安,现在要让她得知丈夫的死讯,那还了得。

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刘思齐最终还是知道了丈夫牺牲的真相。果然如同毛主席设想的一样,刘思齐接受不了这个消息,她一度哭成了泪人。

刘思齐

为了帮助儿媳走出悲伤,毛主席安排了她前往苏联进行学习,刘思齐的生活也逐渐被工作填满。

可是即便如此,毛岸英已经在她的心中占据着很高的分量,她时常陷入悲痛,依旧没办法开始新生活。

为了帮助刘思齐,毛主席以及身边一众亲人给予了她很大的慰藉,主席劝告刘思齐:

“女儿,咱们总归是要做下一步打算的。你为何总是不听劝呢?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不论到什么时候,咱们都是一家人。”

终于,刘思齐愿意将对毛岸英的感情放下,1959年,他在妹妹韶邵华的陪伴下来到了朝鲜,在毛岸英的墓碑前,她尽情大哭,诉说了这些年以来的思念,并且做了最后的告别。

毛岸英牺牲以后,很多人建议主席将毛岸英的遗体迁回,还有人建议毛主席为岸英烈士办一个追悼会。

刘思齐前往朝鲜

可是,思虑再三之后,主席表示了拒绝,他说:岸英是在朝鲜牺牲的,就让他留在朝鲜,与那些和他一同牺牲的战士们长眠一起。

将遗体迁回,主席都予以拒绝,举办追悼会就更不用说了,毛主席最不喜欢搞特殊化,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更是如此。

抗美援朝战役胜利多年后,越来越多的战士被迁回了国内,可毛岸英的遗体一直藏在大榆洞附近。

好在这些留在国外的烈士们并没有受委屈,朝鲜当地的人民,将这些牺牲的烈士都当做自己的孩子来对待,他们修缮了志愿军的坟墓,并安排专门的人在此守护。

用他们的话来说,这些孩子们不远千里为他们拼命,现在他们有义务为这些孩子们挡风遮雨。

1955年,志愿者依据上级的安排,前往大榆洞为葬在这里的烈士们迁坟,可没想到,遭到了当地村民的阻拦。

为了消除误会,他们连忙解释道:他们是来为烈士们迁坟的,是要带这些英雄们前往烈士陵园。大多数群众在得知真相以后没有在继续阻拦,可有位名叫朴真真的妇女依然不依不饶,她挡在烈士们的陵墓前,阻止他们动手。

经过一番了解大家才得知,原来这个妇女曾经被志愿军解救过,因此对他们有很深的感情。那天,朴真真大哭起来,她说着:

这些牺牲的人是为朝鲜牺牲的,他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曾经发过誓要世世代代地守护着他们,如果我死了,我的子孙后代也要守护着他们。

后来,经过大家的一通劝说,朴真真终于想通了,她明白这些人都是好人,那些长眠于地下的烈士也应该得到更多人的瞻仰。

毛岸英同志以及安葬在此地的烈士被迁进了朝鲜的烈士陵园,虽然没能回家,可他们被两个国家民众深深牵挂着。

2020年,抗美援朝绝密电报的发布勾起了太多老一辈人的回忆,时隔多年的故事再次涌上了大家的心头。

所有人都沉浸在毛家的感人事迹中,众人无不为之感慨:正因为有这样的革命先烈在,我们现在才会有如此的盛世繁荣。(文:洞鉴五千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电报   司令部   牺牲   苏联   敌机   朝鲜   志愿军   战事   绝密   烈士   前线   战场   秘书   细节   妻子   时期   儿子   主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