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都”移至淄博,济南不用不服气,10年前就已失去串都之名

作为土生土长的济南人,吃串那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我是70后,生于济南,其实老济南最初的饮食文化并不是串文化,而是扎啤文化。八十年代济南人路边练摊,喝的是趵突泉扎啤,吃的是花生毛豆酱爆嘎啦油,羊肉串都是后面才有的东西。

老济南扎啤摊

回顾济南羊肉串的历史,最早出名的还是一九,然后以纬九路烧烤一条街蔓延开来,后来才有了三八,回民街,再到后来满大街满路口都是串店和烤串摊,达到了鼎盛时期,也就有了串都之名。最早的烤串就是羊肉串加小红腰,板筋心管吃的都少,猪肉串是不带来的,店品不好的才会用猪肉刷羊油泡着冒充羊肉串卖。当年在一九,1元钱三串小串,上个小炉子自己热热也都不用说,我的最高纪录是吃了110多串,外加一个烤烧饼,4扎趵突泉,算算也就40块钱。

曾经的串生活

济南的烤串文化的退化,是从麻辣小龙虾开始的。那几年麻辣小龙虾风靡一时,各烧烤店不得不将烤串和小龙虾融合一起,以至于后来又出现了海鲜烧烤,烤鱼烧烤等等。再加上烤串从3毛一根不断涨价的因素,让济南烧烤正式向高价花式烧烤转向。

第二个原因应该是扎啤的断档。老济南扎啤文化随着趵突泉啤酒厂被吞并消失殆尽,也意味着平民化烧烤的根本不复存在。各种瓶啤,高价扎啤,饮料成了烧烤店的消费主力军。虽然市区老街道老小区,有可能还存在着仅有的为数不多的扎啤店,也成了极少数老济南人聊天一坐的小据点。

第三个原因不是烧烤本身的原因,那是城市管理的变化。一时间路边摊,菜市场,早点摊,夜宵摊全部清除干净,所有经营者搬进门头房,自此,坐着马扎喝着扎啤撸着串,成了串友们的奢望。能够找到这样的院子或房子,也成了店老板的奢望。你要想在家门口买个早点,要想买点南部山区的新鲜蔬菜,要想晚上马路边三五好友吃个宵夜,都成了一个个济南人的梦。

一纸禁令


淄博烧烤的爆火,前几年就有了苗头,特点就是有小炉子,有蘸料小饼和葱,黄瓜这些,其实作为一个济南人并不稀罕小饼的吃法,刷上羊油的烤烧饼才是最美味最地道的狠角色。济南人怀念的也许只是有个小炉子。自打济南市区露天烧烤衰退,郊游烧烤风靡一时,就算是曾经出台南部山区禁止露天烧烤的文件,如今去景色好点的地方转转,工作日也有大量市民扎营烧烤。可以说济南的烧烤已经从串都之名转成了串家之都,家家有炉子,家家有钎子,家家有木炭,家家有烤夫。所以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济南人,对淄博烧烤的火爆,并不感冒。

禁令

火爆一角

但是让我想不通的是,为什么淄博可以露天吃烧烤还允许每桌一个小炉子,难道这就不会造成污染了吗?为什么济南的菜市场,有的占路经营没事,有的就必须取缔了?为什么济南的夜市说开就开,说关就关,关闭的原因转换一下就可以成为开业的原因?所以对淄博烧烤的火爆,济南市民不羡慕,是不是有些人该羡慕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淄博   济南   趵突泉   济南人   羊肉串   炉子   露天   不服气   烧烤   年前   原因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