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侯鸟迁飞哈尔滨提前了!

当下,在哈尔滨市群力外滩湿地公园、呼兰河口湿地公园等处可以看到绿头鸭、针尾鸭、赤颈鸭、琵嘴鸭、花脸鸭等候鸟,成群结队,翩翩起舞,美不胜收。据哈尔滨市林草局工作人员介绍,随着气候变暖,今春候鸟迁飞哈市提前了。

记者从哈市林草局了解到,地球上生活着近1万种鸟,有超过1/3具有迁徙的习性。它们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季节性周期往返,每年经过的路径被称为“候鸟迁飞通道”。全球共有9条主要的“候鸟迁飞通道”,有4条经过中国,其中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每年迁徙的候鸟有492种,水鸟多达5000万只,是9条路线中候鸟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也是最拥挤的一条迁徙通道。哈市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是东北亚候鸟重要的迁徙繁殖地、停歇地。目前哈市共设立各类保护地78处,面积达81万公顷。在松花江沿岸抢救性建立了8处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和15处湿地公园,特别是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建成后,退耕还湿面积达8000多公顷,加速形成了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的生态格局,全市丰富的保护地资源为候鸟栖息提供了优良条件。

据介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侯鸟的迁徙时间、停留时间、繁育节律发生变化。候鸟的分布区也出现北移,近年来哈市部分区域候鸟种类出现逐渐增多的现象。这些候鸟,有的在哈市中途休息,然后继续北上,有的种类在哈市繁育后代。

哈市林草部门加强源头管控,守护候鸟迁飞通道。以林长制为抓手,组织乡镇(林场)、村(屯)级林长以及生态护林员、公益林和天然林管护人员开展候鸟迁徙护飞行动,加大对候鸟等野生动物迁飞通道、种群分布区及觅食路线巡查巡护频率,守护野生动物安全。同步监测候鸟等鸟类疫源疫病情况,切实做到勤监测、早发现、严控制,履行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职责,开展陆生野生动物重要物种疫病传播主动预警,确保野生动物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封锁现场、第一时间上报。同时,积极与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志愿者委员会沟通,共同推广“政府部门+志愿者+媒体”野生动物保护新机制,取得了良好成效。去年以来,林草部门和哈尔滨志愿者团队共同开展候鸟迁徙护飞行动62次,行程约3000公里,巡查18个区、县(市)的65个村镇,查获并放飞非法猎捕和交易野生鸟类360余只。

本文版权归黑龙江日报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为“黑龙江日报”微信公众号。

记者:史志强

图片由哈尔滨市林草局提供

来源: 黑龙江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哈尔滨市   东亚   疫病   今春   哈市   哈尔滨   候鸟   湿地   野生动物   志愿者   路线   通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