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被炸黑手浮出水面,丹麦不许俄方调查北溪,普京报复随后就到

近日,有关“北溪”管道线爆炸案细节,似乎又多了一个凶手。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称,在“北溪”爆炸地点外30公里疑似发现了爆炸碎片证据,鉴于此,俄方再次呼吁联合国进行调查,专门独立调查委员会,想让真相早日浮出水面。本来很正常的请求,丹麦的反应,却很不正常。丹麦外交部部长拉斯穆森表示,丹麦政府不会允许克宫参与调查“北溪”,称丹麦、瑞典、德国三方都会尊重法律,已经告知俄方他们将进行彻底地调查,等着公布调查结果就行了。

丹麦外交部部长拉斯穆森拒绝俄方参与调查

丹麦将俄方拒之门外,存在作案嫌疑

俄罗斯总统普京也表示,已经向丹麦方提出了要一起检查“北溪”管道线的建议,如果不被允许进入现场调查,俄罗斯可能一直都无法获得有力证据,将凶手严惩以待。但丹麦给的回复却很含糊不清。可见,从头到尾,丹麦都不想让俄方插手。

按照国际法,没有任何一条规矩说俄罗斯不可以参与事件调查。丹麦一边称尊重法律,摆出一副“清官断案”的样子,一边却拒绝克宫参与,是不打自招,还是做贼心虚?

受害方正常合理的要求,丹麦都要“一棒子”打回去。这说明,其作为北约成员国,要么是想包庇真正的凶手,阻止俄罗斯的脚步,怕真相曝光;要么是自己的手也不干净,想要抹杀证据为自己兜底。

俄罗斯“北溪”管道线泄露画面

普京采取报复行动

加上之前丹麦政府还呼吁其他国家一起联合起来,想要摆脱对俄能源的依赖,取代俄罗斯的能源地位。新仇旧恨叠加,俄罗斯也采取报复行动。几乎同一时间,俄罗斯副总理跟沙特能源大臣宣布声明,称两国将继续维持“欧佩克+”内的协议,继续实施原油减产,在2023年底之前,每天都将保持减产200万桶的承诺

要知道,丹麦之前99%的能源都要依赖进口,虽然其国内积极进行绿色能源改革,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对进口能源的依赖,但欧洲能源荒所触发的连锁反应,都将削弱丹麦经济的增长幅度。这一举措,不光是对丹麦的报复,减产的决定也将推高能源价格,让西方尝到对俄制裁的苦果。

俄罗斯跟沙特在2023年底将一直减产

俄罗斯早就对丹麦生疑

并且,俄罗斯早就对丹麦产生生疑了。按理来说,距离北溪爆炸案已经过去半年之久,丹麦调查这么久,本就应该给出一个可靠的结果,然而实际上并没有。对此,俄驻丹麦大使弗拉基米尔·巴尔宾表示,丹麦自北溪泄露事件启动调查以来,一直没有提供任何调查信息和结果,这种做法让人生疑。

扎哈罗娃也表示,丹麦和瑞典都拒绝俄罗斯参与调查,是怕俄方的客观调查,会揭露出西方更难堪的手段。可见,这场极端主义袭击案件的背后,藏着多方包庇隐瞒,妄图抹掉真相的龌龊行径。

俄外交官扎哈罗娃谴责西方“甩锅”乌克兰

作为调查方之一的德国,也难以让人信服。先前,德国总理朔尔茨在访问美国、跟拜登举行1小时闭门会谈后,德国媒体跟美国媒体齐齐发声称是乌克兰炸的北溪。这种口径,连跟乌克兰打了一年的俄罗斯都不相信。

俄方一针见血地称西方是在转移注意力,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美国,真凶却还在逍遥法外。这次丹麦直接将俄罗斯拒之门外,熟悉的配方,熟悉的感觉,世人都知道是谁干的,既然西方有意拖延,俄方也将毫不客气地一直减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丹麦   哈罗   沙特   外交部   京报   乌克兰   瑞典   俄罗斯   拒之门外   德国   美国   黑手   凶手   水面   管道   证据   真相   能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