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nm 制程工艺到底指什么?

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的火热,就算是科技小白,对于7nm 制程工艺这个词也是有所耳闻的,那么7nm 制程工艺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

7nm CPU

对于上大学时学过半导体器件物理或者微电子相关专业的同学,马上会举手说,几nm 工艺制程指的是MOS 晶体管的源和漏的距离,也就是Gate Length;

MOSFET

Gate Length 确实是决定MOSFET 的关键尺寸,制程节点以0.7倍的速度减小,单位面积芯片上晶体管数量以2倍的速度增加。下图中可以看到Gate length的缩小进程,1990年以前Gate length 的减小几乎完全线性,1990年以后减小速度更快,0.72x/gen, 并且不再完全线性。

Gate Length Scaling

所以,用Gate length 来定义制程工艺节点是合理的也是有意义的,那么制程节点命名和实际Gate length 真的是一致的吗?

答案并不是,从0.35um 制程工艺以后,制程工艺节点和Gate length 以及half pitch 就已经不再完全相符,只是工艺节点和Gate length 都是同步的减小,晶体管的密度同步的增加,而且Gate length 一直都比工艺节点小,所以认为工艺节点的减小就是Gate length 的减小也是可以的,工艺节点可以很好地用来衡量工艺的先进程度。

Node VS Gate length

数据源:Technology Node - AnySilicon

但是,这种状况在22nm 以下制程时开始变得眼花缭乱,由于3D立体结构FINFET的出现以及各厂商的营销宣传,英特尔以外的厂商在工艺制程的命名上用尽心机,三星和台积电也就是在此时完成了名义上对英特尔的超越。

Process Roadmap

例如在14nm 工艺节点上,英特尔的14nm比其他厂商的14nm/16nm 在任何维度上都要优越不少,但是并不妨碍其他厂商在商业上取得巨大回报,尝到甜头后的其他厂商在后续工艺节点命名宣传上愈发不可收拾,工艺制程节点开始失去其应有的意义。

14nm tech node

面对这种混乱状况,时任英特尔工艺架构和集成总监的Mark Bohr 还一度公开为自家产品打抱不平,声称英特尔10nm工艺的栅极间距是54nm,是同时代10nm最强。

此外,他还发表了一篇名为“让我们清理半导体工艺命名的混乱”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Bohr直指业界在半导体工艺命名上的混乱状态,并给出了一个衡量半导体工艺水平的公式 (太复杂看不懂)。显然,这里针对的就是三星和台积电。

由于制程工艺衡量的混乱,各厂商工艺制程数字已经不能完全衡量制程水平了,也就有了各种不同工艺制程间性能的争议的口水战:

在这场争端中,台积电和三星确实有些胜之不武,但是凭借在营销和研发上的双双发力,在后续的先进制程工艺水平上还是完成了对英特尔的实际反超,英特尔也收获了“牙膏厂”的称号。

至此,关于工艺制程的命名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

The term " ? nm" is simply a commercial name for a generation of a certain size and its technology, as opposed to gate length or half pitch.

也就是“几nm”制程工艺仅仅只是一个代表某种特定尺寸和技术的商业名称,并不指代实际的 Gate length 或者 half pitch。

类似于中国白酒行业的年份酒,比如5年、10年、30年这样的年份标注,并不是真实窖藏时间,只是一种标识。

FINFET 让晶体管从平面转向了3D立体结构,也就需要更多的参数来衡量晶体管的特征尺寸。

比如 Fin 的高度,Fin 的宽度,Fin 间距 (Fin Pitch),Gate length,Gate width;

FINFET STRUCTURE

此外,业界对于工艺节点的描述又用到了两个特征尺寸,Gate pitch(栅极间距)和Interconnect pitch(内连接间距,最小金属间距MMP,M1 pitch,即第一个金属层的pitch 尺寸,第一个金属层是金属层中尺寸最小的),这两个尺寸围成的方框可以用来衡量一个晶体管的面积(但是方框区域并非就是一个晶体管区域面积),方框面积越小,晶体管的密度也就可以做得越高。

FINFET 特征尺寸

比如上图中,台积电的7nm 制程工艺,Gate pitch 是57nm,Interconnect pitch 是40nm; 不难注意到,英特尔的10nm 制程工艺的 Gate pitch/ Interconnect pitch和台积电的7nm 工艺是差不多的,这也是最终两者的晶体管密度和性能差不多的原因。所以台积电的7nm 制程和英特尔的10nm 制程其实是对等的产品,而不是两代产品的差异,由于命名的差异让台积电的7nm 工艺更加引人瞩目。

7nm Node density

下图是 Gate Pitch 和Metal pitch 的示意图,Metal pitch的大小并不是一个完整晶体管的实际高度。

Gate Pitch/Metal Pitch

了解完7nm 制程的特征尺寸,看起来其实7nm 制程工艺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小,甚至和7nm这个长度完全没有什么关系,那么7nm 制程工艺的晶体管中就没有特征尺寸在7nm 左右的位置吗?

答案是:还真有。

以下是各厂商7nm 制程工艺的特征尺寸和一些工艺参数,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两个比较小的特征尺寸,一个是Fin的宽度只有6nm, 另一个是 Gate length 在8~10nm;

7nm Node

那么7nm 是不是指Fin 的宽度呢?其实早在22nm Finfet 制程工艺的时候,Fin 的宽度就已经做到了8nm,但是由于实际每一个晶体管包含多个Fin, 所以Fin 的宽度并不能作为衡量晶体管密度的特征参数;Gate length也是,Gate length虽然很小,但是如果Gate 间距很大,单位面积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依然很少。

22nm Node

下图是实际Finfet 中Fin 的TEM图片,Fin 的顶端宽度约为8nm:

Fin width


总结,

7nm 制程工艺仅仅只是一个代表某种特定尺寸和技术的商业名称,并不指代实际的 Gate length 或者 half pitch。每个厂商对于7nm 制程工艺都有不同的Gate pitch 和 Interconnect pitch的定义设计,不同厂商相同制程工艺的产品也不完全具有可比性。

至此,关于什么是7nm 制程工艺到此就全部讲完了,下一次会简单介绍一下7nm 制程是如何实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三星   英特尔   工艺   晶体管   间距   节点   宽度   尺寸   特征   厂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