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发表中国科学院最新电催化科研成果!

01 论文拟解决的关键挑战:

在酸性介质中实现耐久、高活性的析氧反应电催化剂(OER)对聚合物电解质膜电解槽制氢是一个紧迫且重要的挑战,因此探索高活性析氧反应电催化剂(OER) 的耐久性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02 图文简介:

针对这一挑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吴忠帅研究员和肖建平研究员等人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论文,报道了一种Rh掺杂和表面氧空位的协同策略,通过Rh-RuO2的Ru-O-Rh活性位点精确调控非常规OER反应路径,同时提高内在活性和稳定性。

稳定的低价催化剂表现出了显著的性能,在10 mA cm-2时过电位为161 mV,在50 mA cm-2、超过700 h后活性保持为99.2%。准原位/工况表征表明在工作电位下,可逆氧物种的重现增强了活性和耐久性。

作者还从理论上揭示了Rh-RuO2在缺陷和Ru-O-Rh活性位协同作用诱导的氧空位机制形成*O的决速步中,通过晶格氧介导机制这一更为优化的反应路径,打破了传统吸附演化机制的势垒限制(*OOH)。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中国科学院   晶格   耐久   空位   电位   催化剂   研究员   活性   科研成果   路径   机制   最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