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发布2021至2022年度“全国消费维权十大典型司法案例”

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发布2021至2022年度“全国消费维权十大典型司法案例”。

据了解,中国消费者协会征集、汇总2021至2022年全国法院系统推荐的消费维权司法案例,并组织中消协专家委员会专家和律师团律师及其他机构专家充分研讨,综合考虑案例的新颖性、典型性、示范性及对消费者的指导价值,确定并发布了2021至2022年度“全国消费维权十大典型司法案例”,同时发布了十大提名案例。

此次发布的“全国消费维权十大典型司法案例”涵盖多个消费领域,聚焦时下消费热点、维权难点,如消费者客观差评商家不构成侵权、跨境电商域外管辖条款效力认定、社区团购团长承担销售者责任认定、保险公司滥用“疾病释义”条款免责、平台派单模式中物流公司赔偿责任认定、电信服务欺诈、教培合同“超期余款不退”条款效力认定、二手汽车消费欺诈、预付式消费中经营者转让债务的责任承担、老年人旅游安全保障责任等,涉及消费者的获得赔偿权、公平交易权、监督权、知情权、人身财产安全权等。

中消协表示,消费维权典型司法案例的评选和发布,旨在进一步发挥司法对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司法保护和社会共治。典型案例的发布将促进经营者依法规范经营,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引导消费者依法维权、敢于维权、善于维权;规范市场秩序,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潜力。

(总台央视记者 王婧)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司法   典型   案例   全国   经营者   中国   效力   条款   消费者   年度   责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