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耻“牵羊礼”有多耻辱,为何女子行礼后选择自尽?噩梦一般

引言

“牵羊礼”是金朝的一种受降仪式,是对胜利的宣扬,也是对俘虏们身体和精神的无底线摧残。

相比于直接夺人性命,这种“杀人诛心”的方式,对于宋朝被俘的皇族来说更加难以忍受。

他们一路上受疾病、凌虐致死的超过半数,后来还要进行一系列地狱般的折磨。

“牵羊礼”之后,很多男人勉强存活,而女人们大多选择了自尽。

从字面上来看,平平无奇的“牵羊礼”,到底有什么可怕之处?

宋代女子

一、百姓安居乐业,“浪漫慵懒任平生”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后建立了宋朝,和大多数身居高位的统治者一样,他也致力于统一天下,扫清残余。

这种宏愿很美好,但是在他灭了楚、南汉、南唐等,又挥师准备北伐之时,突然离奇死亡。

关于他身死的原因后世有着种种推测,不过这些暂且先放到一边。

赵匡胤

新皇帝赵光义继位后,北伐收复易州、涿州 ,此后的宋朝便由进攻转为防守状态

外敌暂时扫清、内乱也基本没有,百姓们安居乐业,经济、文化等都在和平繁荣的环境中取得了一定发展。

武将出身的赵匡胤十分忌惮军权分散,所以采用“重文轻武”的策略,将军权收归中央。

国家重文轻武,连皇帝赵光义都喜欢吟诗作赋,朝廷和民间自然慢慢受其影响。

宋朝无论在后世当中评价如何,她的确也孕育了相当数量的文学大家。

被称为“全才式的艺术巨匠”的苏轼就身处这个时期。他写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的句子,可称得上空灵超脱。

抛开苏轼本身拥有的其他条件不谈,无论他是否因为底气十足所以洒脱,还是因为洒脱才无所畏惧,至少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文人心境大多是闲散自如的。

北宋是在五代十国的废墟上建立的,经济和对外交流还没有发展到明清那样的程度。

此时的文人大多沉浸在风花雪月的慵懒中,经历动乱的人心渴望安定也得到了安定(暂时的)。因为前有大唐盛世的铺垫,内有政策上的重文轻武,人们陶醉在浪漫的诗句和文学中。

他们致力于创新文体,回味唐代的恢宏盛世。

同时,程朱理学也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将其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程颢

只不过这也成为了封建礼教思想僵化、压迫人性的重要催化。

看似“浪漫自由”的人们,其实大多数思想还停留在吟风弄月当中。

日渐收紧的礼教束缚似乎并没有让他们知晓“天理”和世界规律,对迫近的危险并没有太多危机感。

而这种快活平静的社会氛围,也让后来一朝落败、被百般羞辱的经历变得更加难以忍受。

二、一朝国破家亡,皇亲国戚伏地作“羊”

守内虚外、重文轻武的策略一定程度上的确化解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但是老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重文还是重武,这对尚不成熟的某些封建王朝来说几乎是一个无法两全的问题。

尤其是在外面的威胁还未彻底扫除的情况下,如同将一个锁进铁笼的婴儿扔进狼群,还闭眼祈祷他能逢凶化吉。

面对如狼似虎的北方游牧民族,宋朝已经没有什么力量进攻,几乎只能退守。

但是无数的历史史实告诉我们,越是退让,越会被敌人按着打。

1126年,金兵灭辽,随后一路南下,直逼汴京而来。宋徽宗得知金人如此强势,急火攻心气晕了过去,后来居然遣散起义军,将皇位传给了赵桓,也就是宋钦宗。

第二年,金军再度来袭,攻破了汴京城,北宋由此灭亡。

金人带着搜刮的珍宝,还有掳获的皇族、妃嫔,踏过汴京的一片废墟扬长而去。

如果这些俘虏侥幸没有死在噩梦般的途中,那么等待他们的将是另一个地狱。

踏上了金国的土地后,从开始的3000多人,最终只剩下1000多人。

没有死于敌人虐待、侵犯的皇家俘虏们,带着无尽疲惫正要松口气时,他们突然被剥去了衣服。

此时大概是农历四月份左右,算不上春寒料峭,但也绝对到不了赤身裸体能忍受的地步。

这些人被金人强行按倒,强迫他们做出爬行的样子,随后被牵到了等待观看他们的金人面前。

在挣扎中他们应该也挨了不少拳脚,加上途中又惊又累,此时也只能乖乖伏地听话。

有些人大概已经在饥寒交迫中意识不清了,但也依稀从周围的人口中听到了这个“仪式”的名字——“牵羊礼”。

可能此时才有人反应过来,原来披在背上那个还带着热度和黏腻的东西,居然是剥下来的羊皮。

牵羊礼是金朝的受降礼仪,要求俘虏脱光衣服披上羊皮,但必须要露出上身。然后被套上绳子,像动物一样牵出来被人参观。

被除去龙袍的两位皇帝还被金人起了封号:“昏德公”、“重昏侯”。

后来宋徽宗在耻辱中病逝,死后还被金人焚尸,熬制灯油。

皇帝尚且无法幸免于难,那些被封建礼教束缚的女人下场可想而知。

赤裸着身体披上滴血的动物皮毛,本身就是件无比惊悚的事。

在恐惧时,人的本能是希望有能化解危险的人在身边,可是此时周围全是狞笑的敌人。

他们恨不得在她们脸上激发出更多的惊惧,再看着那些惊恐变成麻木、绝望。

这是彻彻底底对人的本能的摧毁,宋朝俘虏们不再只是败者,更是从人变成了另一个物种。

甚至连动物都不是,是比动物更卑贱的死物——无法反抗也不能反抗。

三、敌人要她三更死,绝不留人到五更

宫里的人包括女子也是读书识礼的,但是眼前的一切野蛮到根本无法用礼教来解释。

用“没有礼貌”这四个字来形容都显得太轻描淡写了,这些人貌似连基本的同情心和人性都没有。

战乱的年代,本质还是动物界的弱肉强食,并不是深居皇宫就能彻底远离这个规律。

被野兽咬住脖子的恐惧,是动物天生的本能。

因为想活着所以才恐惧、渴望着希望才会绝望,越是逼到绝境才越想要被救赎。

但是对那时的女人来说,一旦触底便不能反弹。

宋代的女子自然把贞洁看的很重,因为没有了贞洁连最亲近的人都可能希望自己去死,以保全名声。

韩信可受胯下之辱,多少人秉承能屈能伸的观念在逆境中活了下去。

韩信

可是对宋朝已经被严格的理学压制的女人来说,“能屈能伸”四个字实在有些可笑和悲凉了。

作为人可能有气节,但是都被逼到了这种境地,只剩下了作为动物原始的本能。

这种本能便是: “想要活下去。”——可是她们却不能活下去。

虽说古代尤其是宋明以后对女子的束缚很严格,但是人性倒也未曾黑暗到极暗时刻。

如果到了最后她们放弃了那些封建礼教的束缚(毕竟连皇帝都自顾不暇),是否也可以求得生机?

我们假设这当中有一些女性在极端的环境下仍旧没有彻底精神崩溃,还想要活下去,——无论用什么方式,但是她们的生还几率有多大?

除了“牵羊礼”,她们还要被“赐浴”,服侍金人的皇亲国戚。

甚至被当做物品买卖,近半数的女性被折磨致死

此时战争的残酷性就再度体现了出来,打仗的本质是暴力冲突,和动物界的捕杀没有太大区别。

哪个猎物被追杀,甚至到了被利齿锁喉的时候不想活下去?

但是“猎物想活着”这件事实在有些暧昧到令人发笑了。

因为她们能不能活着不是取决于自己,而是取决于捕猎者的心情。

这才是她们面对的真正的残局和绝望,这种绝望本身和身边男人们面对的东西是一样的——身处绝对劣势,敌人“想要自己三更死,绝不留人到五更。”

但是作为女人,生还的几率更低罢了。

无论是生理还是体力,和这样一群野蛮人发生暴力冲突的时候,女人都是无法占据优势的。

“牵羊礼”暗示着他们可以像动物一般任人宰割,是一种极端的精神凌虐。

对于他们来说,这不仅是战败的悲哀,更是对人性的彻底绝望。

结语

抛开战争本身,类似“牵羊礼”这种折辱败者以获得精神快感、对同类的践踏是一种彻彻底底的精神暴力。

这是史书上野蛮的一页、耻辱的一页,不仅是宋朝的耻辱,这种丧失人性的行为更是人类野蛮一面的体现。

而生活在文明社会、已经能够看清一些封建痼疾的现代人,对身处封建时代的人们,除了对他们历史局限性的无奈和同情,也只剩下叹息。

参考资料

《东都事略》

《文献通考》

《宋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靖康   耻辱   女子   封建礼教   军权   皇亲国戚   宋朝   俘虏   噩梦   本能   皇帝   敌人   绝望   人性   动物   精神   女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