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特刊 -新能源汽车销量涨了,投诉也涨了,都涉及哪些车企?

又到了每一年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随着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新能源汽车的投诉也变得多了起来。

2022年,平台接收新能源汽车投诉举报1.6万件,同比增长62.84%。

根据投诉网站的数据统计,投诉量排名前50的车型累计投诉量为25185起,相比2021年同期的20858起高出21%,投诉原因集中在虚假营销、随意修改格式条款、电池故障、车机系统死机卡顿、不按时交付、续航虚标严重、自燃频发等多种问题。

具体到纯电动车的投诉,2021款和2022款车型投诉量持续攀升,并逐渐成为投诉主体,两者投诉量之和达到8411宗,占比超过总量的七成。从时间上来看,购车6个月内出现问题的占比之和超过了总量的六成,购车3-6个月出现问题的车型投诉占比明显增长,较2021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

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来看,目前新能源汽车出现的绝大多数问题,很多时候都是共性问题,需要整个行业去一起解决。

我们梳理了一些案例,虽然都属于某一个品牌的个例,但是希望能对整个行业的规范有所启发。

比亚迪自燃

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曾表示:“刀片电池技术将带来超强安全性超长循环寿命,其电池结构设计,克服了传统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低的劣势,也将改变行业对三元锂电池的依赖,将“自燃”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中彻底抹掉。”

实际上,自从新能源车进入私人市场后,磷酸铁锂与三元锂电池,这两大类型的电池装车量,一直处于此消彼长的态势。

在2016年公布的新能源补贴政策中,将电池能量密度成为了“考核标准”,能量密度越高,补贴给的就越高,并且还设置了能量密度的最低门槛。

随后,三元锂电池的市场占比一下就激增到67%,直至比亚迪推出了刀片电池技术,强行为磷酸铁锂电池续了一口气。

按照常规认知看来,从晶格结构层面来看,磷酸铁锂电池是典型的橄榄石结构,它结构稳定具备很好的耐温性能,不容易发生热失控。因此,王传福也敢说出那句将“自燃”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中彻底抹掉。

可事实却并不随王总的愿,有媒体汇总了2022年1月到7月新能源汽车的自燃事件,发现总数就达到了47起,相当于每5天左右就会有1辆新能源汽车自燃。

从统计之中可以看到,起火频率最高的是比亚迪,数量达到了18起(含1起疑似案例),其中边唐DM-i的占比最大。即便是今天,比亚迪自燃的新闻也时有发生,问题的关键在于,比亚迪的插混、纯电,甚至不同定位车型,均有发生自燃现象,唯一的共同点就是这些车型,均搭载了刀片电池。

要知道,比亚迪推出刀片电池的时间并不长,也就是在2020年3月份。换句话来说,即便比亚迪旗下车型销售体量再大,最长也就是两年出头的新车,如此的自燃频率,大多数还没有官方出具的事故解释,用户如何放心选择?

理想转向失灵

2022年6月21日,“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SUV”、“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旗舰SUV”刷屏了整个理想汽车2022夏季发布会。

或许你没关注过理想、没有考虑过理想L9,但肯定对“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SUV”这句营销口号留有印象。

不可否认的是,理想L9肯定是一台照顾全面的家用SUV,更不可否认的是,李想的确是一个很出的产品经理。但问题在于,理想L9几乎就是一台不能报负面的车型,如果有问题,出身于之家系的一群大V的问候,就会如期而至。

抛开自燃、抛开停机故障、抛开驾驶辅助、抛开增程技术、抛开油耗再抛开第三排座椅下方的电路板问题,就说一点,转向失灵,似乎连山东产的老头乐,都没有出现类似的问题。

去年,在懂车帝对理想L9的麋鹿测试中,理想L9在麋鹿测试的第一个转弯处,出现了方向助力消失的现象,而且没有任何故障码提示。测试完成后现场工作人员对方向盘助力功能进行了验证,发现方向盘在小幅度转向时助力没有问题,但转向角度增大后助力消失。

随后,理想官方回应资深车评人袁启聪,其核心理由就是测试车辆为试驾车辆。同样的理由,在理想L9断轴时,理想官方也用过,属于是惯性思维?

几何C中控黑屏卡顿

一位几何C车主投诉,声称自己的几何C车机在停车未熄火状态下,无提示自动重启,在日常使用中也经常出现卡顿重启等问题,去4S店升级后,问题仍然存在。

再深挖一下,发现2022款的几何C的车机芯片貌似使用的还是亿咖通的E01……

简单和大家介绍一下E01芯片,2016 年亿咖通决定自研车载芯片,并在 2019 年与联发科技共同打造了 E 系列车载娱乐芯片,推出的第一款芯片就是E01。

据资料显示,E01芯片采用的是28nm工艺,4核架构,主频为1.5Ghz,CPU算力为14k DMIPS,而如今主流的8155芯片的算力为105k DMIPS,也就是说E01的算力大概只相当于8155芯片的十分之一。

用户能接受你自研芯片起步晚基础差,性能有差距,但如今都2022年了厂商还拿着19年都性能落后的芯片忽悠用户,是不是有点不太厚道啊?

所谓的E01芯片有多少是“借鉴”联发科,那真正自主研发的部分又占比多少呢?厂商是不是应该给个说法呢?

消费者到底要支持到什么时候,国产才能真正拿出性能过的去的车规级芯片呢?借国货之名,行清库存之实,这波啊,属实是“我拿国产当国货,国产把我当大佐了”。

凯迪拉克虚假宣传

50万买电车,你会买凯迪拉克吗?绝大多数人的答案估计是,肯定不会。

虽说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多多少少都得经历点阵痛,但轮到凯迪拉克的时候,这“阵痛”好像差点过不去了。

上市一共没多久,车还没卖几辆,负面倒是一波接一波,先是刚上市就来了一波疑似虚假宣传,在上市预热阶段凯迪拉克一直将流光飞翼LED尾灯、黑晶光曜格栅灯作为卖点大肆宣传。

等交付时车主一看,好家伙不光前后灯,怎么连轮圈都和宣传的时候不一样啊?这是什么情况,买家秀变成了卖家秀,网恋见面翻车现场?

官方注意到这事之后,又来了一波“骚操作”,先把之前在各个渠道的宣传内容删除下架,之后在官方APP上提前一个月将大定用户订单锁定。

随后凯迪拉克在官方App上就此事发表“致用户的一封信”,表示在车辆前期宣传中,使用了北美车型流光飞翼尾灯的元素,给部分用户造成了误解。并对LYRIQ锐歌流光飞翼尾灯配置及其呈现方式进行了声明。

声明中称与宣传中不同并非减配,而是引入国内的车型为了符合国内的标准与北美车型硬件有所不同。

好家伙,甩锅是吧?行,这事就算你糊弄过去了,但这还没过多久,这LYRIQ又闹出幺蛾子了。

本来应该交付就开通的功能开始通知延期,第一次还给了补偿,算你有点诚意,这延期之后又延期还连补偿都没了是什么意思?北美的LYRIQ因为BUG停止交付,修好再交,到了中国就差别对待把车主当小白鼠是吧?

不知道现在国内新能源圈什么时候开始流行起了这股风气,厂家不好好卖车,改画饼了,别管什么辅助驾驶还是智能车机,只要是能OTA解决的问题,都先在发布会上先把牛吹出去,等交付时候用户傻眼了,之前的“精装”怎么变“毛坯”了?发布会上说的那些功能是一个见不着啊。

厂商也有话说啊,这些功能都会在后续OTA升级嘛!都成统一话术了。好家伙,好好地OTA升级倒成了专门给厂商擦屁股的了,真是技术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啊,用户全款买车,厂家分期交付是吧?

不过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不信你看看去凯迪拉克LYRIQ现在一个月能卖几辆?再这么口碑败坏下去,百年品牌的凯迪拉克快变成凯迪垃圾了。

每年3·15,都是媒体集中报道厂商问题的时间,但是其实,存在问题并不可怕,消费者不再关心你有没有问题,才是最可怕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新能源   特刊   磷酸   刀片   锂电池   车型   芯片   电池   理想   汽车销量   用户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