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不住了?阿里“真实身份”被揭开,人民日报的劝告被重视

很多人一直认为阿里巴巴只是一家知名电商企业,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如今藏不住了,阿里的“真实身份”被揭开,实力远比高科技企业更强。

众所周知,阿里巴巴是靠电商出身的,在国内电子商务领域有着强大的实力,即便拼多多、京东等品牌在市场上的知名度愈发壮大,但依旧无法撼动阿里的地位。

因此,电商企业成了阿里在群众眼里的固有定位,但事实上阿里从2009年就开始走上了高科技自研路线,首先进军的就是云计算领域。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云计算服务已经成为了所有大型企业必备的需求,但2009年的时候,并没有太多人看好这个领域。

拿阿里巴巴举例,曾经一度被人们认为云计算业务将会以失败告终,甚至觉得马云只是人傻钱多,商人只是资本家,投资获得回报是最根本的意义。

而对于高科技研发方面,往往都是需要注入巨大资本的,同时也并不意味着注入资本就一定能够得到回报。

在国内长期受到“造不如买”这种观念熏陶的商业圈子里,马云的想法明显与之背道而驰,可作为当今知名企业的创始人,投资意识也怎么会差呢?

直到2013年,阿里在云计算领域获得了突破,研发出了属于自己的云计算操作系统“飞天”,同时也是国内同领域中首款产品。

这令阿里在当时打破了互联网公司的固有定位,同时走向了高科技企业的路线,一度开始对标谷歌、微软等美企巨头。

大概到了2018年左右,阿里又开始了RISC-V芯片架构的研发之路,站在X86架构和ARM架构垄断市场的情况下,推出了“平头哥”平台。

直到2022年,美国注意到了阿里企业的业务范围,致使其“真实身份”被揭开,并将阿里列入SEC预摘牌黑名单中。

很明显,拜登政府一度对中国的科技企业非常重视,曾多次实施限制打压,在识破了阿里的真实企业定位之后自然也无法幸免。

基于美方将阿里列入SEC预摘牌黑名单的操作之后,阿里的市值也因此蒸发了超过2000亿人民币,接近总市值了七分之一。

不过好在目前阿里在RISC-V芯片架构和云计算服务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成就,尤其是RISC-V芯片架构领域,发布了共计8款RISC-V芯片,并已经占据全球出货量最高的份额。

而云计算领域的水平也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三,仅次于亚马逊和微软,同时占据了亚太云计算市场中份额第一的位置,每年单论云计算服务营收就高达近百亿美元。

重点在于美国发现了阿里的“真实身份”之后,除了将其列入SEC预摘牌黑名单中之外,并没有实施太过于严重的制裁措施,是老美不想限制吗?

答案自然是NO!是由于阿里在所有高科技领域的业务均属于通过自主研发得到的成果,所以即便白宫欲求对其实施打压,也找不到有效的“把柄”。

通过阿里企业的战略部署和各项成绩可见,人民日报的劝告得到了有效的重视,也成为了所有中国企业的榜样。

不过相比于中企来说,美国的制造业目前已经可以当作反面教材,基于拜登团队的战略部署,美地区的高科技产业链在数十年前就开始逐渐走向了资本化、商业化。

尤其是如今,秉承着“只倒买倒卖、不制造”的方式,以至于美国本土制造业实力大幅度下滑,不久前推出的《芯片与科学法案》就是为补救美地区本土制造业而颁布的。

这无疑是所有中企最好的反面教材,可见摒弃“造不如买”的惰性观念有多么重要,希望中企们可以理解其中的危害,减少对美产品的依赖。

那么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帮忙点赞、收藏、转发哦,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阿里   真实   人民日报   反面教材   阿里巴巴   高科技   美国   劝告   架构   芯片   重视   身份   领域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