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负青山 青山定不负人

人物素描:杨震绘

【各界看两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这老汉亲眼看见,这句话在我们苏木山变成了现实!

苏木山地处晋蒙冀三省(区)交界处,“山大沟深石头多,一出门就爬坡”,海拔高、气候寒冷。20世纪50年代,这里还是一片荒山秃岭,只在避风背阴处零星生长着几棵白桦树。

1958年,19岁的我带着两件“宝贝”——《造林技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来到苏木山,当起了护林员,从此开始了“造绿行动”。

苏木山土地“脾气”怪。刚开始,我们试种杨树、桦树、杏树、榆树,竟都长不成。后来,终于发现了合适的树苗——华北落叶松。1966年秋,我们开始大面积种植落叶松。第二年,小树抽出新梢,成活率达90%以上。到了1980年,我们在苏木山造林10万多亩,成活了8万多亩,产值3亿多元,成功填补了内蒙古西部高寒山区的造林空白。

就这样,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寒来暑往,我们林场用几十年的时间,终于从荒山秃岭变成了青山林海!

如今,苏木山有林地面积2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4.8%,成为国家级标准生态公益林示范基地。苏木山自然保护区每年平均可增林木蓄积量1.1万立方米,森林资源每年在涵养水源、固土、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森林游憩等方面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高达上亿元。

绿色是苏木山林场最大的财富。这几年,每年有超过10万名游客来苏木山旅游。“游在苏木山,吃住卢家营。”通过销售土特产、打造乡村民宿和特色餐饮,山脚下的卢家营村吃上了“绿水青山”带来的“旅游饭”,成了“网红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生态旅游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现在的苏木山林场可跟我们那个时候不一样了,不光全面推行林长制,造林、护林、防火都有规范化的工作流程,防虫、补植、抚育等护林工作条件也有了很大改善。

虽然已年过八旬,但我还会时不时回到苏木山,看看自己曾经长期战斗过的地方。我这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那就是种树。如今,这青山越来越绿,林子被后辈们守护得越来越好,周边的老百姓日子也越过越舒坦。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这一辈子,值了!

(本报记者杨舒采访整理)

来源:光明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青山   苏木   榆树   光明日报   护林员   寒来暑往   落叶松   绿水青山   华北   杏树   荒山   山林   乡村   生态   森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