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到来,不乘风破浪,何以披荆斩棘?

OpenAI于2021年1月6日发布了全新的模型DALL·E,这一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根据简短的文字描述直接生成图像。一年后,DALL·E 2.0版本迎来了进化。DALL·E 2.0在生成用户描述的图像时,分辨率更高,延迟更低,并且还新增了一些功能,例如对原始图像进行编辑。

AI绘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自发推广开来,Midjourney(文生图社区)诞生不久就过百万用户,用户数还在持续增长。



2022年12月,OpenAI又发布其另一大模型chatGPT,用户可以用语言和模型交流,并通过该模型完成多项任务,甚至是写代码。在随后的2个月时间,其用户数破亿,成为史上用户数增长最快的应用程序。



AI能力的强大引发了广大打工人的恐慌,用网友的话描述是“留给打工人摸鱼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但是也有淡定的网友拿出了陈年段子灭其微风:

Q: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会计和财务吗?

A:不可能,因为AI不能代替老板坐牢。



笔者一路关注AI技术的发展,甚是惊叹于OpenAI的快速出圈。为什么这么说?主要是在两个方面的突破,增加了AI的应用场景,从而打开了人们对于AI的想象空间。

一是大模型和多模态。多模态就是多种数据类型,包括文本、语音、图片、视频。多模态的互相转化,让多种数据类型可以通过自然语言的交流方式呈现给用户,大大降低了用户使用门槛。

二是生成式。何谓生成式?先说说它的“哥哥”决策式AI。AI最初的出圈多数是以决策式的方式,即输入数据,把结果映射在一定的概率分布,辅助决策。最常见的就是各家互联网服务的「猜你喜欢」。生成式是接受用户的输入,扩散成数据输出,创造了更多的使用场景。

面对这么强大的事物,我们应该怎么办?

从历史的角度,每一次科技的突破,都是利用新工具提升生产力的时候。大的可以说到蒸汽机的发明催生大(轮船)航海,小的可以聊到前端技术取代Flash。这次的AI突破是不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会不会取代工作?笔者的小脑袋瓜难以妄下结论。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好好地利用它,肯定可以提升效率,因为本文开篇第一段就是AI写的,封面也是AI生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披荆斩棘   乘风破浪   用户数   人工智能   浪潮   数据类型   笔者   模型   场景   图像   工人   用户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