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夏地方势力政治变迁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十一世纪初,东亚陆地经历过混乱的五代十国后,烜赫一时的李唐王朝已经被彻底归入史书。

为争夺大唐帝国的遗产,成为东亚大陆唯一的主人,南方的赵宋王朝与北方的契丹辽朝开始长达数十年的战争,直到澶渊之盟的建立,开始转入和平时期。

在彼时的东亚舞台上,赵宋王朝与契丹辽朝无论在军事与外交,都是两位当之无愧的主角,但他们并不是我们今天叙述的主角。

我们今天的主角是夹杂在宋辽之间的西夏王朝。

党项族是如何在北宋与契丹两大王朝的夹缝中起舞,最后又如何倒在蒙古军的铁蹄之下,被抹除所有的存在痕迹的?

大丈夫岂能郁郁久居于人下

李元昊出生于党项族李氏,祖上为党项八部的拓跋氏,曾长期统治夏州(今陕西白城子),因在九世纪的农民大起义中率兵支持李唐王朝,获得唐僖宗的嘉奖,赐‘李’姓,封定难军节度使,为五代时期的藩镇之一。

时间来到十世纪末,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赵宋王朝,史称北宋。

北宋出于对唐朝藩镇之乱的恐惧,在军事制度上采取弱枝强干的削藩策略,定难军便属于要被削的众藩之一。

彼时的定难军内部分裂,李元昊的祖父李继迁便借反抗宋太宗赵光义的削藩政策而发动叛乱夺位,依靠契丹辽朝作为后援,凭借反复诈降的策略,迫使宋朝承认定难军的合法性。

李元昊的父亲李德明继位后,延续了祖父的政策,依靠辽朝威慑宋朝开放商业获利。

李氏掌控的定难军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依靠反复横跳的手段,同时接受辽朝与宋朝的册封。

出生于十一世纪的李元昊,少年时代受到父亲的认可,受命率军西拓,进攻吐蕃人与回鹘人,抢夺河湟之地,控制河西走廊。

军旅得志的李元昊,从小便抗拒依附辽朝和修好宋朝的政策,在他看来辽朝也就罢了,宋朝这种在战争快要胜利的时候和谈,而且还给辽朝岁币(赔款)的行为,不值得臣服朝拜。

李元昊在继承父亲的基业,接受辽朝与宋朝的册封时,不仅兴致缺缺,甚至面对宋仁宗的诏书,拒不跪拜。

剧照

他即便是接下诏书,依旧愤愤不平,向左右大臣说:“我的父亲真是犯了大错,有这样强大的国家,为什么要当臣子朝拜他人呢?”

他甚至在招待宋朝使者时,命人在宴会后厅磨刀打铁,用铿锵的声音恫吓宋朝的使者,与他父亲李德明接受宋朝册封时的感激涕淋截然不同。

在李元昊的心里,党项人应该成立自己的国家,他应该成为一位伟大的帝王,他也如此行动的。

李元昊继承父亲的基业后,开始着手对党项族进行改革。

他在文化上建立蕃学以抗衡汉学,创造独属于西夏的蕃文,并设立蕃字院推广。

他颁布剃发易服令,放弃中原姓氏,回归党项姓名,放弃中原王朝的年号,大力抵制汉族的礼乐制度等等。

尽管李元昊拼命摆脱汉文化的影响,甚至亲自剃发易服,放弃李元昊之名,易党项名为嵬名曩(niang三声)霄。

但是他在执政时,往往不得不倚赖宋朝的文化制度,模仿中书省、枢密院、和三司(盐铁、度支、户部)的模式来设立官员掌管行政、军事和财政。

甚至晚年为了示好宋朝,他又把名字改回李元昊,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万事俱备,左右横跳

李元昊唯一能让自己的党项王国保持与宋朝不一样的地方,便在于他们的军队。

尽管党项人很早就接受了中原王朝的封赐官职,但中原王朝针对少数民族的羁縻政策,使他们拥有相当的自治权,内部实行的一直是部落兵制。

李元昊早在进攻吐蕃回鹘时,便在部落兵制的基础上整编党项各部落,实行兵民合一,模仿宋朝建立枢密院进行统一指挥,并创造性的训练出不同的兵种,如铁鹞子(重骑兵)、步跋子(山地步兵)和泼喜(能在骆驼背上立旋风炮投石,相当于现在的工程兵)。

依靠先进的军事意识,完成对军队的改编后,李元昊在兴庆府(今陕西宁夏)正式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西夏国成功建立,照理来讲,应该会有攻城挑战,但是李元昊却主动出击,向赵宋王朝发动进攻,依靠统一的指挥及军事力量连战连胜,灭数万宋军。

虽然在军事上压制宋军,李元昊却发现,自己并没有获利,反而因为与赵宋王朝的开战,致使宋朝关闭边境榷场,实行商业封锁。

新生的西夏王朝没有因战争得利,反而越发举步维艰,内部民怨到达极点,引发叛乱。

李元昊看到这种情况,立刻转变风向,向赵宋王朝递出求和的要求,赵宋王朝接受,但双方在和谈条件上谈不拢。

眼看战事再起,最终为李元昊送上助攻的是契丹辽朝,辽兴宗借宋夏战争向赵宋王朝问罪,挑起外交事端,提出割地增币的讹诈条款,史称庆历增币,也叫重熙增币。

出于畏惧契丹南下,赵宋王朝认下辽朝的外交讹诈,答应增币,却拒绝割让战略要地,又怕两线作战,于是应下西夏的和谈请求,向其开放榷场,同样赠予银、绢与茶叶等货物,只是不叫岁币罢了。

赵宋王朝的提前退场,让李元昊大获成功,于是这位西夏皇帝飘了。

既然西夏能打得过宋朝,那么也必然打得过辽朝,因辽朝借着西夏跟宋朝干仗的时候敲诈宋朝,李元昊恨上了契丹人。

但是他并没有鲁莽,而是悄悄扇阴风,点鬼火,派细作进入辽朝境内,诱惑早年投靠契丹人的党项部落归附。

边境的党项部落叛逃,刚刚对宋朝敲诈成功一半的辽兴宗大怒,提兵十万,分三路马踏贺兰山。

新生的西夏面对辽国的精锐大军,正面交锋受挫,李元昊拾起他祖父的横跳技巧,开始向辽军求和,诈降败退,诱使辽军深入,待到粮草断绝时反击,借沙尘暴掩护,一举击溃辽军。

仅辽兴宗与几名骑兵逃出,西夏军俘获辽国驸马及近臣数十人。

李元昊取胜后立刻遣使向辽国求和,而辽兴宗为保全颜面,也捏着鼻子顺着台阶下了。

自此,李元昊通过侵宋抗辽的两场战争,以较好的运气及娴熟的外交政治手腕,成功取得合法的政治独立性。

但他依旧使用了自己厌弃的横跳手段,依旧是辽国的臣属,要与宋朝修好和睦,仅仅只是多了一个独立的西夏之名罢了。

吾儿何在,取死之道

西夏完成建国任务,李元昊自觉打了多年仗,还不能享受享受了?于是有人说他开始好大喜功,说他沉迷酒色。

其实都错了,李元昊早在称帝建国之前就已经专权好功,沉迷酒色,他曾经为舅舅谋害自己而诛杀全族,毒杀生母卫慕皇后,牵怒妻子卫慕氏,将其幽禁后连同生出的孩子一起杀掉。

他的妻妾众多,除掉被幽禁杀害的卫慕氏,宠幸侧室野利氏,将其扶为皇后,可他又杀害野利氏的兄长野利旺荣、野利遇乞,与野利遇乞的妻子没藏氏偷情,生下私生子李宁令双岔,也叫李谅祚。

被冷落废黜的皇后野利氏为他生下三个儿子,除幼子夭折外,长子早年痴迷道教,炼气绝食而死,幼子李宁令哥被立为太子,可后来他见李宁令哥的未婚妻没移氏漂亮,又纳为己有,彻底引发宫庭矛盾。

李宁令哥母亲被废,妻子被夺,受没藏氏兄长没藏讹庞挑拨,怒而携刀入宫,砍伤李元昊的鼻子,令其致死,李宁令哥也因弑父而被没藏讹庞处决。

纵观李元昊的一生,杀舅杀母杀妻杀子,连大臣与儿子的妻子都霸占,最后被自己儿子所杀,生下六子,只有私生子李谅祚躲过一劫,被其母没藏氏联同舅舅没藏讹庞立为幼帝,即是夏毅宗。

没藏氏后来又因偷情被情夫杀害,没藏讹庞独揽大权,屡衅宋庭,最终被亲政的夏毅宗处死。

夏毅宗亲政后英年早逝,幼帝夏惠宗及位,又有梁太后主持朝政,朝政始终是宫闱母党专政的局面,直到夏崇宗及位,终结母党。

母党专政,宫闱不宁,但是西夏始终凭借左右横跳的政策,在辽朝与宋朝之间顽强存活,甚至在夏崇宗时期联合金人灭辽、灭北宋,趁机西拓千里,直到蒙古崛起。

西夏能够立国,能够存活,一直凭借灵活的外交政策,可是这种外交政策对于蒙古来说却完全起不到作用。

蒙古要灭亡金朝,为保护自己的侧翼安全,无论西夏如何站位,皆予以坚决打击,先后五次攻夏,把河西走廊变成蒙古大军的练兵场,蒙古大军重视重骑及工匠,未必不是受铁鹞子和泼喜的启发。

保义二年(1227年),蒙古第六次进攻西夏,铁木真中途病逝六盘山,留下遗瞩,蒙军依令秘不发丧,持续攻夏。

夏末帝投降被杀,西夏全境仅银川城因党项出身的蒙将察罕求情得免,余处皆遭屠戳,西夏王陵也遭捣毁,西夏王朝所有的痕迹皆被抹去,西夏文断绝,仅有西夏王都中兴府(也叫兴庆府)被易名宁夏,沿用至今。

结论

纵观李元昊一生,不乏锐意进取之心,在宋辽之间火中取栗,使西夏王朝得以建立,他积极推动党项族脱离中原,却始终无法摆脱中原文化的影响,西夏在他死后迅速走向汉化,只是宋夏之间并没有因此和平,反而是出于利益而屡开战端,直致被蒙古消灭。

西夏宫庭自李元昊而盛,亦自其而乱,开启血腥宫斗,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四代帝王皆死于非命,白白浪费发展空间。

明明拿了吕布的剧本,不甘郁郁久居于人下,纵横于宋辽之间,偏偏却走上董卓的老路,为子所弑。

再看西夏党项人,夹居于辽宋中间,背靠河西走廊,不似大理、高丽那般偏居一隅,身处于四战之地,却能顽强起舞,衅宋求和,抗辽存国,左右横跳,其外交手段之灵活,求存意识之强烈,实属极为罕见。

以灵活的外交政策而立国存活,也因反复无常而被蒙古人清算,留给世人的除了宁夏之地的荒漠风光,也只有那波谲云诡的宫闱秘史,荒唐之处,令人啼笑皆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西夏   契丹   生下   东亚   蒙古   王朝   中原   宋朝   北宋   势力   父亲   政治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