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1917年3月14日)-屈辱的战胜国:14万劳工客死他乡

#头条创作挑战赛#

伦敦——据华盛顿消息,中国正式宣布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

美国海军部得到消息,中国政府夺取了德国在上海的全部船只,共计六艘。船员都被送上岸,每艘船上都安排了武装警卫驻守。中国政府之所以做出与德国断交的决定,明显是在参众两院注意到关于采取的措施和政府未来意图的咨文后,举行了信任投票,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断交决定。

时报驻北京记者表示,为挽救局面,德国所做的最后努力是昨天在外交部提交对中国声明的回应。在这份文件中,德国对无法修改自身的潜艇政策表示遗憾,还提出会采取一切预防措施来维护中国人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纽约先驱报》(New York Herald)欧洲版,1917年3月15日。


起因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欧洲各国分为两个对立的阵营:协约国(英、法、俄等)和同盟国(德、奥、土等)。由于中国与德国有不平等条约和租借地等关系,中国政府在战争初期采取了中立的立场,不愿卷入欧洲的纷争。然而,随着战争的扩大和深入,中国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诱惑,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外交政策。

首先,由于德国在山东省拥有租借地青岛和铁路特权等利益,在战争中对中国进行了多种侵犯行为。例如,在1914年9月28日至11月7日之间,德军在青岛附近海域沉没了两艘属于英法联军的日本商船,并造成了数十名中国船员死伤。

其次,由于协约国在战争中占据了优势,并希望得到更多的支持者和同盟者,在1915年12月至1916年1月之间,英法俄日四国先后向北洋政府提出了邀请或建议,希望中国能够加入协约国阵营,并向德国宣战。这些邀请或建议都给出了一些诱惑性的条件或承诺,例如收回山东省、取消不平等条约、参与巴黎和会等。这些条件或承诺对于当时正处于内忧外患中的北洋政府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最后,中国于1917年3月14日宣布与德国断交。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协约国阵营,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参战经历

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方式是派遣劳工和提供物资。由于北洋政府的军事实力和财政状况都很弱,无法派出正规军队参战,只能以民间组织的形式,招募志愿者或雇佣农民,组成中国劳工团(CLC),前往欧洲战场为协约国提供后勤支援。据统计,从1916年到1919年,共有约14万名中国劳工被运往法国、英国、比利时等地,从事挖掘壕沟、修筑道路、搬运物资、清理战场等危险而艰苦的工作。在这些劳工中,有约2万人死于疾病、事故或敌人的炮火。

远赴欧洲的华工在威海卫登船

一家法国军工厂的车间,工人除了华工,只有法国女性

除了派遣劳工外,中国还为协约国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资源。例如,在1916年到1918年期间,中国向协约国出口了约1.5亿公斤的棉花、1.2亿公斤的羊毛、1.3亿公斤的大豆、1.8亿公斤的铁矿石等。这些物资对于缺乏原材料和粮食的协约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此外,中国还向协约国提供了一些金融贷款和人道主义援助。

战果

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主权和利益,以及争取更多的国际地位和声望。然而,这些目标并没有得到实现,反而遭到了更多的挫折和背叛。

首先,在1919年1月18日召开的巴黎和会上,北洋政府派出了五名代表,希望能够收回山东省,并取消不平等条约。然而,在英法日等列强的勾结下,会议最终通过了《凡尔赛条约》,将德国在山东省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并没有考虑中国人民的意愿和利益。中国代表愤然离席,这一决定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和抗议,导致了1919年5月4日发生了著名的“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

凡尔赛条约

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回报,作为战胜国反而遭到了列强的欺凌和利用。这也促使了中国人民更加觉醒和团结,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凡尔赛   英法   北洋   协约国   客死他乡   战胜国   中国政府   山东省   欧洲   德国   屈辱   劳工   世界大战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