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1小时,电量才40%!共享充电宝这些问题,你遇到了吗

手机是现代人出门必带的东西,为了时刻保持“在线”,充电宝也随之成了“标配”。于是,随处可见的共享充电宝已经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物件。为了解共享充电宝服务的消费痛点,杭州市消保委在浙江省消保委指导下,于2022年底在杭州市主城区联合开展共享充电宝专项监督调查。

今天,此次监督调查结果出炉了。

为提升评测的科学性,本次活动采用问卷和充电宝电流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展开。

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消费者的基本情况、消费习惯、消费体验和存在问题等4块内容25个调查点。

电流测试项目主要包括:放电容量、手机充电量、共享充电宝与非共享充电宝相同充电时间充电量对比等。

本次调查共收到1006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受访者均经常使用共享充电宝,占比100%。使用过的共享充电宝品牌超过10种,美团、街电、怪兽充电、来电、小电等品牌使用排名靠前。

共享充电宝价格偏高

收费标准不统一

受访者中,717位受访者表示共享充电宝计时收费的合理价格是1~2元/小时,占比71.7%;而实际使用时,仅302位受访者表示上次使用共享充电宝的价格是1~2元/小时,占比29.9%,427位受访者表示上次使用共享充电宝的价格是2~3元/小时,占比42.3%;221位受访者表示上次使用共享充电宝的价格是3~5元/小时,占比21.9%;59位受访者表示上次使用共享充电宝的价格是5元以上/小时,占比5.8%,价格与消费者预期偏差较大。

855位受访者觉得近几年充电宝的计费价格上涨,占比84.7%;565位受访者表示遇到过在不同场景收费标准不一样的问题,占比56.0%。

现场体验发现,不同品牌在同一区域的价格存在差异,同一品牌在不同地区价格存在差异,即使同一品牌在同一楼层不同店铺的价格也有不同。目前,市场上共享充电宝的租用价格大多是每小时3元,而热门景点、商业区、车站等地的价格在每小时4到6元不等;在个别点位,价格甚至达到每小时8元。

部分共享充电宝使用中

仍存在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现象

受访者中,有269位受访者表示共享充电宝存在未明示或未经同意,过度收集并传输个人信息的问题,占比26.7%。

体验中发现,搜电(湖边小卖部)在借用时需要获取微信支付分、过往订单情况。

搜电(湖边小卖部)

存在技术缺陷

影响消费体验感

调查结果显示,共享充电宝仍存在部分技术问题。有522位受访者表示遇到过租赁共享充电宝时,扫码无响应的问题,占比51.7%;478位受访者表示遇到过充电宝接触不良,充电断断续续或者扫出来的充电宝是使用不了的情况,占比47.4%;226位受访者表示遇到过共享充电宝计费、时长方面没有短信、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提示,占比22.4%;346位受访者表示遇到过充电宝在已经归还后还在计费的问题,占比34.3%。经电话咨询,归纳可能存在系统错误、充电宝插反或未插紧、需要二次点击确认终止充电、存在物理按键等原因导致消费者以为自己归还成功,但实际上后台没有停止计费,但消费提醒缺失。

充电速度、效率与消费预期有偏差

与非共享充电宝存在差距

调查结果显示,1006位受访者中,对共享充电宝充电的速度表示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人数分别为388位、50位、16位,占比为45.4%;394位受访者表示共享充电宝目前存在充电效率不高却按时长收费的现象,占比39.0%;而对共享充电宝充电效率多少才合理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其中448位受访者认为半小时充21%~40%算合理,占比44.4%;370位受访者认为半小时充41%以上才合理,占比36.7%,而专业测试数据显示30分钟手机充电量最多达到20%、60分钟手机充电量才能达到40%左右、部分品牌90分钟手机充电量才过40%,对同品牌手机充电20%电量、40%电量测试中所需要的充电时间对比发现也分别需要30分钟、60分钟,与大多数受访者预期有差距。

试验现场

检测数据显示,本次调查的共享充电宝30分钟平均可以给手机充19%的电;非共享充电宝30分钟平均可以给手机充33%的电。

检测数据显示,本次调查的共享充电宝60分钟平均可以给手机充39%的电;非共享充电宝60分钟平均可以给手机充66%的电。显然,非共享充电宝的充电效率高于共享充电宝。

【消费警示】

1、看清收费规则。目前市场上不同品牌共享充电宝的押金支付、收费价格和押金退还规则均不同,有的充电宝支持支付宝、微信等信用租借,可以免除押金,有的则需支付50到100元不等的押金。此外,充电计费单位也不相同,有的仅使用几分钟也要按照一个单位计费。消费者租借前应看清相关收费规则。

2、留意归还网点。租借前应了解目的地是否有归还点,优先选择归还点位相对较多的品牌,避免因网点少、机柜无空位或夜间关门等原因导致无法及时归还而被持续收费。最好选择有商家且长期营业的场所,尽量不要在无人看管场所租借,以免后续出现问题无法找到工作人员。

3、确认归还到位。有消费者反映充电宝归还后仍在计费问题,可能由于系统错误、充电宝插反或未插紧、需要二次点击确认终止充电等原因造成,导致后台没有停止计费,并且没有及时提醒消费者。所以,消费者归还后应确认是否将充电宝安插到位,确认已经扣费成功且未继续扣费,以及押金退还到本人账户后再离开。

4、关注容量信息。消费者在选购充电宝时应注意识别容量标注,容量分为额定容量和电芯容量(电池容量),额定容量为电池的实际输出容量。所以消费者应该看清充电宝明示的额定容量。如图所示:

消费者在选购充电宝的时候要注意充电宝标注的输出功率,一般输出功率越高快充的速度就越快。

5、保留证据依法维权。在使用过后,若发生纠纷,要保留截图或视频等证据,及时向客服反馈。如果纠纷问题解决不了,要及时向属地市场监管局或消保委进行投诉,可以拨打电话12345或支付宝搜索“消费宝”进行投诉。消费者在投诉的过程中,可以出示App上面的记录如扣费信息、借还时间等一些提示都可以作为证据。

【相关建议】

1、共享充电宝的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无论是在自己的APP或是使用微信、支付宝平台开展业务时,都应遵守相关法律规章,以合法、正当、必要为原则,最小化收集用户信息,并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增强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即使APP用户使用频率不高也应及时维护升级。

2、共享充电宝企业应提升服务质量。首先要在服务小程序上下功夫,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归还充电宝的流程设置上更加简洁,对是否成功归还及时提示。另一方面,应当加强技术创新,避免扫码无响应、归还后仍计费、恶意扣费问题的发生。

3、共享充电宝企业应加强各服务站点监督巡检,及时更换老旧的充电宝。一般情况下,充电宝的充电器在500次充电器后,会有20%到30%的损耗,合格的共享充电宝的保修期限最好是半年,因为加上充电、使用、环境等因素,使用寿命会大大缩短,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建议在两个月内更换一次共享充电宝。

4、共享充电宝企业应注重充电宝产品自身质量,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感。传统锂电池的充电温度太高,共享充电宝容易产生鼓包,严重的还会影响到手机的性能,造成手机发烫等危险因素,所以在选择共享充电宝之前,需要多测试,尽量选择安全性能、使用寿命、续航能力都相对优秀的共享充电宝。

5、消费者在使用共享充电宝时,优先选择网点多的品牌,留意相关APP或小程序中的即时信息,归还后及时确认是否成功,若遇到纠纷,保留截图或视频等证据,以备后期维权。

6、消费者使用共享充电宝前,仔细阅读相关的隐私政策,留意给出的权限提示,不盲目赋予相关应用过高的权限,提高隐私保护意识。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小卖部   小时   受访者   电量   押金   证据   容量   消费者   品牌   价格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