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大华:下好人生“残局”

“下好人生‘残局’。”

这句话,是中国象棋特级大师、名宿柳大华先生说给我听的。

“6年前,我被查出了肠癌。当医生告知我这个检查结果时,我真的很平静,我要下好人生的残局。”

“残局”,在象棋中是指最后的局面,围棋则喻为“收官”。67岁已步入晚年,在这个年纪又患上癌症,用“残局”相喻也再恰当不过。

与绝大多数被查出癌症的人相比,主治医生没有看到他一丝一毫的慌乱,便惊讶地问先生为何能泰然处之。先生淡淡地说,“生死由命不由我,我只要做好自己就好”。

“我一直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人,但是武汉市政府和体育局却给了我最好的安排。有最好的医生、麻醉师和护士,手术很成功,我实在是很幸运。”先生充满感激地说,“这是我能够下好人生‘残局’的基础”。

普普通通的黑色衬衫、藏青色外套和拎包,看上去就是一个平凡的老头,而当先生被介绍说“这是柳大华大师”时,几乎每个人都会流露出惊异的神情。

在我们邀请他去广州花都区梯面镇红山村参加一个文化节活动时,先生说,“只要时间不冲突,没有定好的活动安排,就没问题。”

邀约是在去年底,但因为疫情的反复无常,活动一再后延。每次很不好意思地跟先生说抱歉,他都非常理解地表示没关系。直到此次出行,他都没有一点勉强。

先生自退休离开一线赛场后,真是“退而不休”,带徒弟、辅导小孩子、参加各种象棋邀请赛。前几年先生收到鹏城象棋俱乐部邀请后,便欣然来到深圳,继续贡献余力,当教练带队比赛,在龙华开工作室,进学校、社区搞普及,每周雷打不动地做两次抖音直播,为大赛做讲演嘉宾......无论活动大小,他都忙得不亦乐乎,丝毫不见古稀之年的老态。

“我现在作息尽量规律,吃得香、喝得好、睡眠深、消化畅,做事情有条不紊、从容有度。”先生表示,管理好自己是下好“残局”的前提。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经常在赛场见到先生,他与胡荣华、赵国荣、李来群、吕钦,以及后来的许银川、王天一等新老大师同场竞技,我们的接触都只能是在采访中,而这两天,却真正做到了无话不谈的零距离相处。

先生有个“东方电脑”的美誉,源自他独步天下的“盲棋”功夫。在红山村,他主动跟主办方说,如果有棋迷愿意,他可以下“盲棋”。于是,他在烈日下接受了3个棋迷的挑战,一坐就是3个小时,不了解的旁观者都觉得不可思议。他们不知道的是,先生早年1对19的盲棋赛,曾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有一年,先生在江西宜春进行了1对9的比赛,当时的主办方忘了记录对局棋谱,试探着问先生能否整理几盘出来,先生在隔天返程的火车上便一一复盘整理好,主办方收到记录时震惊失语。

特级大师徐天红接到文化节邀请后二话不说就从南京飞来,与先生联袂助兴。徐大师一赶到活动现场,还没顾上吃晚饭,就与先生一起到台上主动指挥身着武术服、扮演棋子的8位少年演练对局表演。看上去就好像是他俩的分内之事,忘了自己也是被邀请来的嘉宾。

我与徐天红是老乡。在话别时,我提到等我退休回到老家盐城后,一定要举办象棋活动并请他莅临苏北指导和观光。就在徐大师充满热忱地答应后,一旁的先生对我说,“如果你们需要,我也很愿意一起参加”,我再一次被深深打动。两天来,两位大师的品格,还有先生的一言一行,让我彻悟——人生“残局”应当如何下好。

先生坚决拒绝了主办方用小车送我们返程的好意,而选择坐动车回深圳。当先生抵达深圳北站,我和师弟以山准备打车送他回家时,他又坚持要去搭乘地铁。我不放心,只好要求陪同他一起,先生说,“放心,坐地铁我太熟悉了!我随随便便就可以告诉你们,去哪里要坐几号线,要在哪一站下。”

说完,他渐渐消失在拥挤的人流中。

6点21分,微信声响——“我已到家,请放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大华   残局   盲棋   棋迷   人生   返程   深圳   象棋   放心   大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