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子珍去世后,水静吐露实情:接纳孔令华前,对他有两点不满意

对于李敏的婚事,贺子珍始终以毛泽东的意见为主,当李敏征求母亲意见的时候,贺子珍也总是会说到:“你爸爸同意,我也同意。”因此,在李敏后来结婚的过程中,贺子珍也没有参与太多。

实际上,贺子珍对孔令华也有自己的意见,但不知因为什么原因一直都没有表示自己明确的想法,只是以毛泽东意见为主。直到后来,贺子珍去世后,水静作为她的好友才透露出:接纳孔令华前,对他有两点不满意。那么,贺子珍对孔令华有哪点不满意的呢? 

父亲提醒女儿要告诉妈妈

李敏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读书时,生病住进了北京的医院,当时王鹤滨也多次探望。由于他是毛泽东身边的医生,在毛主席的身边待了很久,所以也和孩子们的关系很好。私下里,孩子们有什么事都会主动告诉他,和他分享。

王鹤滨

这天,李敏把自己手中收到的一封情书交给了王鹤滨,他拿过来一看就知道这是情书。他小心地询问李敏是否喜欢他,李敏也害羞的不说话。对此,王鹤滨给予了正确的指导:

“你们的年龄都还小,如果你喜欢他,可以相互通通信,了解了解。”

于是李敏请教王大夫怎么回信?很快,在王鹤滨的帮助下,李敏写下了第一封回信。而这封信的收件人就是孔令华。

两人交往了一段时间之后,李敏认为孔令华就是自己今生想要相伴一生的人。她认为有必要向父亲征求意见。当她向父亲说明之后,毛泽东便问道:“小孔的父亲是哪个呢?在哪里工作呢?”

李敏知道父亲一定是不会看对方的身份和高低贵贱的,所以她也觉得这个并不重要就没有问。作为父亲自然是希望知道一下对方的家庭情况,不能让女儿太马虎。

李敏是比较乖巧懂事的,父亲说什么话她也全都会听,所以再次和孔令华见面时,就将父亲的意见告诉了孔令华。之后孔令华也全都告诉了李敏。

回家之后,李敏告诉父亲孔令华的父亲是孔从洲。父亲听说之后这才放了心,表示了同意。

不久之后,李敏便带着孔令华来到了中南海,而这也是孔令华和毛泽东的第一次见面。

看到素未谋面的毛主席,孔令华的心情也很紧张,毛泽东也放下书来,邀请他们坐到了身边。

毛泽东仔细地打量着孔令华,看看这个男人是否值得托付。孔令华也是一个老实人,看到毛主席这么打量他,心里也非常紧张,额头都渗出了汗来。

不一会儿,毛泽东的目光转到了李敏这边,李敏也正好看着他,他们双眼相对默契地笑了起来。李敏知道,父亲这是肯定了孔令华这个女婿,孔令华也圆满通过了“考试”。

1958年7月,李敏高中毕业正准备升入大学的考试。孔令华学习成绩优异,所以私下里也成为了她的小老师,那个时候为了全方位地帮助李敏的学习,毛主席主动邀请他住进了中南海毛泽东的书房。

并且,还特意关照他们:要劳逸结合,不可为了升学而搞垮身体。

升学考试过后,毛泽东也认为,两人的结婚事宜可以提上日程了。于是他提醒女儿:

“你们的事,是个大事,我同意了,还要征得你妈妈的同意。如果你妈妈没提意见,你就跟小孔去见他的父母。俗话说,丑媳妇也要见公婆哩!我的娇娃不丑,更要见公婆。”

其实,在寒假去见母亲的时候,李敏就已经将这件事告诉了贺子珍,当时贺子珍也说道:“你要跟爸爸商量,他同意,我也同意。”回到北京之后,李敏也没有立即把母亲的意思告知父亲。

之后,李敏带着孔令华再次来到了南昌,去见居住在此的贺子珍。贺子珍还是那句话:“你爸爸同意,我也同意。”

得到了父母的同意之后,孔令华便带着李敏来到了沈阳。孔从洲正在沈阳高级炮校任校长。第一次见到孔令华的父亲,两位老人像对待亲女儿一样疼她、关心她。

在得到了双方父母的同意之后,两人决定结婚了。

新人结婚

1959年7月,中共中央在庐山举行了庐山会议,在这之前,毛泽东就让李银桥给李敏打电话,推迟婚期,等他返京之后再举行。

而推迟的主要原因,就是他想看看贺子珍是否会出席李敏的婚礼。

带着对贺子珍的怀念,两人在时隔21年之后,终于在庐山顺利见面。会面中,毛泽东问贺子珍见没见过孔令华,是否同意他们的婚事。

对此,贺子珍仍然是之前的说法:

“我见过了,我满意。他们结婚,你同意了,我也同意。”

庐山会议结束之后,毛泽东马不停蹄地赶回了北京,安排李敏和孔令华的婚礼。28日,婚礼在中南海家中举行。27日晚上,毛泽东才回到北京,李敏和孔令华接他回家,回到北京之后就将两人叫到了他的房间,商量李敏的婚期。

经过一番思量之后,他觉得自己只能在28号这天才能抽出时间,于是他们商量好了请熟悉的蔡畅、邓颖超等以及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李敏要好的同学和朋友,共同来操办这场婚礼。

毛泽东还特别嘱咐李敏,一定要把王季范夫妇请来。

婚礼仪式是非常简单的,两人也都主张一切从简。在中南海毛泽东的家里是他们的新房,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早已帮他们收拾好了。

房间的家具都是临时借来的,而他们床上摆放着的两套白色被罩套起来的夹被,褥子是旧的,整个新房朴素且整洁。

婚礼这天,李敏穿着浅蓝色的连衣裙,白色的皮凉鞋,孔令华上身穿着白衬衣,下身穿着深蓝色的西裤。

参加婚礼的有三十多人,宴席也只有三桌,每桌只有八个菜。婚礼的主持人则是毛泽东,而这也展示出毛泽东对女儿深深的父爱。

这天,他心情非常开心,端着酒杯来到了两位新人的面前,祝福他们:

“你们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不用忧来不用愁,二人心意两相投。”

这一句话也将在场的人逗得捧腹大笑。两人端起酒杯在父亲的面前不知道说什么,只好深深地鞠躬,向父亲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毛泽东看着面前的新人,眼里心里都是笑意,也对女儿的人生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而开心。之后,李敏和孔令华也分别向两位父亲敬酒,代表对他们的尊敬。随后,宾客共同举杯祝福新人。

宴席结束之后,摄影师为参加婚礼的人拍了集体照,然后合影,最后,来到了中南海春藕斋看了场电影。

就这样,李敏的婚礼结束了,这也意味着李敏彻底脱离了父亲的羽翼,开始转换人生的角色,而这也意味着她即将开始她人生的另一段旅途。不过,遗憾的是,贺子珍作为她的母亲并没有出席这场婚礼。

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李敏的婚礼刚刚结束,南昌就传来了贺子珍突然病倒的消息。

原来自从与毛泽东在庐山匆匆相会之后,贺子珍的状态大幅起落,也陷入了往事的困顿之中。

第三天,在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允许下,李敏得到了马上到南昌的通知。

原来,毛泽东已经在背后安排好了女儿的出行。李敏急忙带上了几件换洗的衣物就离开了。

一进门,李敏发现贺子珍已经认不出她来了。李敏知道,母亲已经病入膏肓,当前第一要事就是要把她从庐山会面这件事上引出来,让她多想想别的事,高兴的事,心情开朗了,才能不钻牛角尖。

李敏轻声细语地告诉母亲,自己的婚礼都有什么人参加,都说了些什么话,婚礼有多热闹等等。但贺子珍的脸上仍然没有任何表情。之后,为了让母亲分散注意力,李敏还带着母亲在花园里散步。几天之后,贺子珍的神情终于有了一些变化,开口说话,还对李敏说:“替我削个水果吃。”

在李敏的照料下,不久之后,贺子珍的身体就开始康复了,人也开朗了起来,有时候还能四处走动。

李敏还专门陪她到家乡永新县去了一趟,散了散心,这次出门也让她的心胸豁然开朗。她还说道:“今后,我每年都要到各地走走,多看看社会主义建设。”

终于,贺子珍的病得以痊愈。而在这期间,孔令华也都陪在岳母的身边,开导她。

贺子珍对孔令华的两点不满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贺子珍得知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一下子就被击倒了,好几天都不说话不吃饭。孔令华也劝慰她,她一边哭着一边说道:

“你们的爸爸走了,他临终时连儿女都不在身边送送他,好可怜啊!”

孔令华在一旁安慰她:“作为一国的领袖,父亲的送终不仅仅是他亲人的事,而是全中国人们都牵挂的事情啊!”贺子珍也陷入了自我埋怨中,他后悔自己当初没有让李敏嘱咐毛泽东多照顾身体,还埋怨李敏和孔令华,不应该搬出中南海,没能很好地照顾爸爸。

她说道:“你们做儿子的,只顾自己,不想想老年人多么希望见到女儿在身旁啊。”孔令华听后默不作声。

其实这些年来,对于孔令华,贺子珍一直是非常满意的。

不过,在最初,她对孔令华还是有一些意见的。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孔东梅在撰写《听外婆讲那过去的故事——毛泽东和贺子珍》的时候,为了了解更多关于外婆的事情,专门找到了外婆的好友水静,向她询问一些事情。

水静和孔东梅初次见面,看到孔东梅下巴的那颗痣眼睛突然亮起来,说道:“你和你外公长得真像,尤其是这颗痣。”

孔东梅也笑着说道,很多人都这么说过,她自己也觉得很幸运。在这次谈话中,水静也告诉了孔东梅一个小秘密。她说道:“当年子珍虽然没有见到孔令华,但是她对你父亲一直都有两点不满意。”

水静

水静告诉孔东梅:

“你妈妈和你爸爸的感情虽然子珍是同意的,但是子珍对你爸爸是有两个意见的,一是你爸爸刚开始身体不好,子珍担心会拖累你妈妈;二是这个病偏偏是胃病,胃病是最难缠的,无怪乎你外婆不同意了。”

后来,孔令华的病情逐渐好转,工作也非常顺利,在长久的相处中,贺子珍也认为孔令华是个踏实的好孩子,这才放下了芥蒂,接纳了孔令华。

在贺子珍的晚年,每当她有事时,孔令华也总是会跟随妻子一起照顾她,甚至还带着她去了毛泽东纪念堂。

虽然这件事在她去世之后才得知,但此事却早已没有那么重要了。因为,时间和事实已经证明,孔令华确实是一位值得托付的好丈夫,也是一位关心家庭,负责任的人生伴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中南海   庐山   南昌   实情   北京   外婆   说道   婚礼   爸爸   父亲   母亲   女儿   身体   身边   妈妈   意见   贺子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