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文明的起源:从部落联盟到王朝建立

前面两篇夏朝:中国第一个真正的王朝和夏朝:中国第一个真正的王朝(二)讲述夏朝从建立到灭亡的过程以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夏朝作为中国古代的第一个王朝,他是如何被商汤所灭,要知道改朝换代并非易事,而且是没有什么历史经验可参考的,商朝是怎么一步步建立起来的?本篇文章我们来找寻答案。

商族的起源

商族兴起于黄河过道下游的商丘。商部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公社时期。部落的始祖叫契。传说契的母亲简狄洗澡时,忽然发现燕子下了个蛋,吃了以后便怀孕,生下了契,所以古代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契因为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封在了商地。

九天玄女

玄鸟生商

契死后,他的子孙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振相继继位。

相土是中国第一位驯兽师,组建了中国第一支骑兵。相传相土身材高大、体质健壮、在带领氏族民众狩猎时,常与野马、野猪、大象、猛虎、凶狼等野兽搏斗,并经常将各种野兽打死或制服。

长期与野兽的争斗过程中,相土观察到,高大健壮的野马,是与人类最亲近的动物。野马不吃肉,食物是野草与野果一类的东西。如能将野马驯服,将野马由野生变为人工饲养,其利用价值将不可估量。于是,相土开始驯服野马的活动,经过与野马的无数次搏斗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将野马驯服了。相土精心照料被驯服的野马,耐心细致地选用草料饲养,使马慢慢适应了家养的生活习惯。

相土亲自或带领商族氏族部落驯服并饲养牲畜的目标是明确的:马主要用于作战、狩猎和运输;牛除了食用外,还用于运输和祭祀;猪、羊、鸡除供人们食用外,主要在祭祀活动中当做祭品;狗则用于防卫与狩猎,有时也用其作为祭品。在相土的带领下畜牧业得以最快的发展,而在当时畜牧业发达的部落,武力都是很强盛的。

相土当部落首领时,夏王太康治国无能,不理朝政,朝政荒废。就在这种机会下乘夏王太康失国之时,对东方无力控制,迅速扩展了自己的势力,向东方快速发展。把势力伸张到黄河下游的广大地区,又在泰山附近建立了"东都"。

冥是继夏禹之后又一位治水英雄。

振又名王亥,王亥帮助他的父亲“冥”在治水中立了大功,同时他还发明了牛车,开始驯牛,为人使役。当时有很多部落,就是他第一个想去做这件事,找到牵牛要牵牛鼻子的诀窍,可以驾车负重远行。

在那个时代,牛马可是最好的生产力,它们使得长途运输和外族部落进行商业交易成为了可能,同时避免了内部农牧产品过剩造成囤积腐烂。牛羊还能够克服人类对于地域地势的严重限制,使得商业交易能够数量,范围更广。牛这种动物,力气大,而马这种动物,速度快,二者之间刚好能够很好的互补。

王亥

王亥他开创了长途贸易的先河。由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使商部落很快强大起来,他们生产的东西有了过剩,用牛车拉着货物,赶着牛羊到外部落去搞交易,外部落的人就称他们为“商人”。因为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畜牧业的分工,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也相应地扩大了。商族部落首先意识到这一点,成为第一个到他族部落进行贸易部族,这就是商部落逐渐富裕强大的原因。

别的部落尚不会驯牛,贸易之人都来自商部落,所以称作商人,交易活动就是商业,作为早期进行贸易的王亥,被有的人称为后代商人的始祖。

有一天,王亥与兄弟王恒赶着牛群驮着货物,向北跨过黄河,到易水流域与有易氏进行交易(位于今河北易县徐水一带)。有易氏首领锦臣和王恒早就密谋已久,设美人计诱惑了王亥使其丢了性命。

后来王亥之子上甲在河伯(一个部落的名字)的帮助下攻打有易氏。上甲最后消灭了有易氏,杀了锦臣替父报了仇。商国灭掉有易氏后,社会财富快速增加,商族部落迎来了中兴时刻,上甲也是商的中兴君主。

得贤臣辅佐

在夏朝的诸侯方国中,商国自上甲灭有易氏以后,势力逐渐发展壮大。到了主癸时(主癸也就是商汤的父亲)商国已是一个具有国王权力的大诸侯国了,主癸死后,由他的儿子汤继位为商侯,仍建都商丘。商国从始祖契开始,到汤的时候已经将都城迁了八次。

彼时夏朝的统治者是桀,他骄奢淫逸,宠用嬖臣,暴虐无道,对民众及所属方国部落进行残酷的压榨奴役,引起普遍的憎恨与反对。所以成汤就想取而代之,成汤表面服从夏朝的统治,实际上暗自发展势力,并寻找合适的时机,一击致命。

改朝换代谈何容易。不仅要有杰出的部落首领,更需要智勇双全的臣子辅佐。这个时候,伊尹出现了,伊尹的母亲是一个采桑女奴。伊尹虽为奴隶之子,自幼聪明隐晦,勤学上进。他不仅深谙烹调厨艺,也精通治国安民的大道。他在厨房中能够烧出一手好菜,进入书房,也是贵族子弟的老师。在甲骨文的考古发掘中,伊尹是中国第一个见之于记载的教师,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学,声名远扬。

厉兵秣马,慢慢壮大

商汤求贤若渴,非常希望能够得到伊尹的辅佐,于是计划与有莘国联姻。伊尹以陪嫁奴隶的身份来到汤王身边,成为汤的左膀右臂。

商汤为了准备灭夏,在夏桀十五年,将商国的国都由商丘(今河南商丘睢阳区西南)迁至亳(也就是今天河南商丘虞城县谷熟镇西南)。汤在亳这里营建新国都,积蓄粮草,召集人马,训练军队。据古籍《史记.殷本纪》和《集解》记载,商国曾被夏王朝授予”得传征伐“的大权。他要征伐谁,可以不经夏王的批准而有权出兵。

商汤时,商国地域不过 七十里。他为了削弱夏王朝的势力,排除灭夏的障碍,争取更多的诸侯反夏,首先就从商国的邻国葛国开始。葛国是夏桀的耳目,紧邻商国的西部,是阻挡商汤西进攻夏的第一个障碍,商汤第一个就消灭了葛国。

伊尹巧妙谋划,向商汤出谋,让自己以使臣的身份去夏王都((也就是今河南洛阳偃师))朝贡,然后在夏都城,住一段时间,观察夏朝的情况。伊尹在夏王和夏王妃妹喜合谋,搅乱夏朝内政,使夏桀更加堕落,只图享受,不顾黎民。商汤则在政治上采取了争取民众的政策,开展了揭露夏桀暴政罪行的政治攻势,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

在夏王朝的诸侯方国中,虽然叛离者不少,但拥护夏王朝的也还不少。在东部地区就有 3 个属国是忠于下桀的,一个是彭姓的韦国(今河南滑县东),一个是己姓的顾国(今山东鄄城东北),一个也是己姓的昆吾国(今河南境内)。这三个下属国的势力都不小,他们所处的地区又与商较近。汤灭葛以后,又征服了一些不归顺商的诸侯方国,但这三个方国执意与商为敌,他们监视着商汤的活动,还经常向夏桀报告。于是汤决定除掉这三个夏桀的羽翼。

汤的这一番行动引起了夏桀的注意。夏桀找了个借口召商汤入朝,随后下令羁押商汤,并且囚禁在地下水牢中。伊尹和其他贤臣得知君主落难,想方设法救主出狱,给夏桀献上了大量的珍宝玩器和美女。贪财好色的夏桀看到如此多奇珍异宝,心中比较满意。再加上不想激发商族人的仇视和憎恨,夏桀下令释放商汤。经历过九死一生的商汤对夏桀更加不满,发誓一定要推翻夏朝。

夏桀二十二年,在夏桀率师东征的空隙,商汤出兵,率大军压境,韦国连求援都来不及,很快就被商军灭亡,韦国被灭,顾国势单,汤接着又挥师东进,乘胜也将顾国灭了,韦顾二国的土地、财产、人民尽归商所有。昆吾的夏伯自恃其能,于是率军向商进攻。伊尹见昆吾死心塌地效力于夏桀,一心与商为敌,就请汤率军迎战。昆吾一战而大败,昆吴军再战而杀夏伯,灭昆吾。相继灭掉,韦、顾、昆吾,十一争而无敌于天下,成为当时的强国。

直捣黄龙,乾坤已定

公元前 1600 年前,商汤举兵伐夏,各诸侯纷纷投奔商汤,加入华夏大军。夏、商两军鸣条之野相遇,展开了大会战,这就是鸣条之战。

会战开始之前,汤召集了参加会战的商军和前来助商伐夏的诸侯、方国的军队,宣读了一篇伐夏的誓词,夏桀罪恶多端,故而受命讨伐,以示天威,以正天道,称为汤誓。商军经汤动员以后,士气大振,都表示愿意与夏军决一死战。两军交战的那一天,雷雨大作,商军不避风雨,势如劈竹,英勇杀敌,夏军节节败退。

夏桀见兵败不可收拾,带领 500 残兵向东逃到了三宗(今山东定陶北)。三宗是夏王朝的方国。三宗国见夏桀兵败逃来,立即陈兵布阵,以保夏桀,并扬言要与汤决一死战。商军和三宗军在成耳交战(也就是金山东汶上北)。结果商军打败三宗军,杀了三宗伯。夏桀战败逃亡,死于南巢(今安徽巢湖市西南)。

商军然后挥师西进,攻占夏朝王都,安抚夏朝臣民后,就地举行祭天仪式,宣布夏朝灭亡,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落下帷幕。这时期商的声威已达于四方,各地的诸侯方国以及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的酋长们纷纷礼品,表示要是臣服于汤。据古籍记载,数月之间就有 3000 诸侯大会于毫。

汤上位后,实施了一系列改朝换代的措施,更改日期,朝服变更颜色,政务处理时间变为白天。商融合了夏文化的一部分,冶炼了大量的青铜器。商还命人将夏禹时铸造的 九个铜鼎即夏王朝的镇国之宝搬到了商王都。 这九 个象征国家的政权铜鼎易主,宣告夏王朝彻底灭亡。商朝正式登上中国历史的舞台。

汤经过 20 年的征伐战争,灭了夏王朝,统一了夏朝末年以来纷乱的中原,控制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势力所及远远超过了夏王朝。汤灭夏后,奠定了商王朝疆域的基础。由于商汤以武力灭夏,打破国王永定的手法,从此中国历代王朝皆如此更迭,因而史称商汤革命。

本篇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王朝   商丘   商汤   夏朝   部落   商朝   黄河   氏族   野马   诸侯   起源   势力   联盟   文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