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药不打针:甲流的中医外治法是什么

#近4周流感病毒阳性率呈上升趋势#

甲流肆虐,在中医专科医师指导下,选用中医外治法如揉按特定穴位、穴位贴敷、穴位艾灸、中药足浴、佩戴中药辟瘟香囊等以调畅气机,芳香辟秽,温通经络,扶正祛邪,达到预防和治疗流感病毒的作用。特收集各个中医院外治方法预防和治疗流感,请需要的朋友收藏。


(一)穴位揉按


穴位揉按可以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激发人的经络之气,具有通经活络、调畅气机、祛邪扶正的作用。

操作方法:手指压按揉相应穴位,用一手拇指按压1分钟,然后重复另一只手,反复按压3-5次。

常用选穴:迎香、合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


(二)穴位贴敷


选用具有辛散温通的药物,在特定穴位进行贴敷,以气相应,以味相感,通过药物对穴位的温热刺激,温煦肺经阳气,以防邪侵袭,预防疾病。

常用选穴:风门、肺俞、大椎、天突、膻中等穴位。


(三)艾灸疗法


用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具有芳香辟秽、温阳化湿的功效,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

操作方法:距穴位2-3cm,悬灸,每穴灸15分钟,皮肤潮红为度,注意避免烫伤,每日一次,连续3-7天。建议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

常用选穴:神阙、关元、气海、中脘、足三里等穴位。


(四)中药足浴


药物组成:桑枝15g、鸡血藤30g、艾叶30g、桂枝12g、石菖蒲30g、花椒6g、威灵仙30g、薄荷6g、当归12g、赤芍12g、干姜6g。

使用方法:以上药物纱布包煎,武火煮沸,计时10分钟,取药汁待温度适宜(防止烫伤)后足浴30分钟,药包可重复使用2-3天。


(五)佩挂香囊


药物组成:石菖蒲6g、广藿香3g、羌活3g、白芷3g、柴胡3g、苍术3g、细辛3g、吴茱萸3g。

使用方法:以上药物共研成细末,依比例装入布袋内,挂佩胸前,时时闻嗅,2-3天更换一个,可连续使用1-2周。


(六)传统功法


有条件者可以习练八段锦、太极拳、真气运行法,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根据个人体质状况,以能承受为宜。


(七)药膳食疗


1、太子参山药扁豆炖瘦肉汤。太子参9g,山药9g、山药9g、炒白扁豆15g、猪瘦肉300g、大枣3枚(去核)、生姜3片,砂锅中浸泡半小时,加调味料开火煮半小时,饮汤食肉。有益气固表、健脾祛湿的作用,适用于脾虚湿盛者。

2、姜枣茶。生姜、大枣、陈皮适量,少量红糖,煎煮代茶饮。有理气和胃,散寒通阳的作用,适用于体质虚寒者。

3、黄芪乌鸡汤。黄芪30g,乌鸡半只,放入砂锅中炖至鸡肉熟烂,加调味品,饮汤食肉。有益气、养肺、固表的作用,适用于表虚不固、体虚易感冒者。

4、百合银耳莲子羹。百合20g,银耳60g,莲子20g,枸杞子15g,冰糖适量,放入砂锅中炖煮至汤变浓稠即可。有润肺止咳、除烦安神的作用,适用于肺燥干咳、心烦失眠者。


治病不如防病。做好预防措施,一开始就跟流感say no!预防要从平时做起,除了要接种流感疫苗和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之外,一些在家就能做的中医药防治小妙招帮助大家对抗流感。

预防措施

1.用盐水漱口、清洗鼻腔

每日早晚、餐后让孩子用淡盐水漱口清除口腔病菌,仰头含漱使盐水充分冲洗咽部;棉签沾温盐水清洗外鼻腔。

2.热水泡脚,按摩脚底

每晚临睡觉前,用热水泡脚,然后按摩涌泉穴和足三里穴,并加入湖北省中医院儿科自拟中医辨证足浴发热、咳喘1、2号方,可以帮助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

3.中医推拿

捏脊: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以及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

两手沿着脊柱的两旁,用捏法把皮捏起来,边提捏,边向前推进,由尾骶部捏到枕项部,重复3-5遍,捏脊在发热时就不要做。

外感四法:开天门,推坎宫

揉太阳,揉耳后高骨,具有疏风解表,止头痛的作用。

揉迎香:疏散风热,通利鼻窍

两手对搓,掌心热后轻轻按摩孩子的迎香穴十余次,可以减轻鼻炎或感冒后鼻塞的症状(迎香穴位于鼻沟内、横平鼻外缘中点)。


4. 佩戴香包

我院儿科还有自制防流感香包,里面主要为艾叶、紫苏、丁香、藿香、薄荷、石菖蒲等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小儿肌肤娇嫩,脏气清灵,药物易透达,可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通窍功能。

5. 注射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注射后,需要2-4周才能起效,家长要提前考虑。一般6个月以上的宝宝,就可以打流感疫苗了。

6.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7.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8.注意营养,保证睡眠

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七字洗手口诀要记牢

在餐前便后、外出回家、接触垃圾、抚摸动物后,要记得洗手。洗手时,要注意用流动的水和使用肥皂(皂液)洗手,揉搓的时间不少于15秒。为了方便记忆,揉搓步骤简单归纳为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

正确佩戴口罩

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选择医用外科口罩能很好地预防呼吸道疾病。一次性医用口罩佩戴时,要将折面完全展开,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

戴口罩前应洗手,或者在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减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分清楚口罩的内外、上下,浅色面为内,应该贴着嘴鼻,深色面朝外;金属条(鼻夹)一端是口罩的上方。

要定期更换,不可戴反,更不能两面轮流戴。


日常调护

1、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物。

2、尽量少去人群聚集的场所,戴口罩,房间多通风,勤洗手。

3、患流感后宜多饮温水,饮食要清淡,保持大便通畅。

4、老人、孕妇、婴幼儿、肥胖者和有慢性病者,患流感后请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中医药辨证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香包   石菖蒲   砂锅   山药   穴位   经络   口罩   流感   药物   中医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