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乐股份四战IPO超6亿关联交易顽症依旧 童恩文分红过亿产能利用率80%仍募13.6亿扩产


长江商报记者 明鸿泽


第四次冲击IPO,四川菊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菊乐股份”)对A股市场痴心不改,而A股市场一再将其拒之门外,与其种种顽疾直接相关。


菊乐股份的经营业绩原本很平淡,借助并购,公司经营业绩出现了快速增长。蹊跷的是,其中一家标的原本资不抵债,收购后业绩异常大增。


内控与关联交易是菊乐股份的突出问题。此前,因为子公司出纳挪用近亿资金而未披露,公司遭证监会处罚。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菊乐股份的关联交易问题难解,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其关联交易超过6亿元。目前来看,短期内,关联交易问题无法解决。


本次IPO,菊乐股份打算募资13.63亿元,用于扩产、营销推广及补充流动资金。13.63亿元募资,相当于再造一家菊乐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菊乐股份76岁的实际控制人童恩文已经通过分红获得1.12亿元。


四闯IPO荆棘丛生


长跑7年,菊乐股份的IPO之路荆棘丛生。


资料显示,菊乐食品系成都菊乐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1996年进入乳制品行业,乃四川当地及西南地区龙头乳企之一。


2017年12月1日,菊乐股份向证监会报送上市申请资料,当时,保荐机构为华安证券。这意味着,一年之前,公司就已经筹划启动IPO事项。这是其首次IPO,拟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但是,到2018年3月,菊乐股份被宣布终止审查,距离其递交上市申请并进行预披露仅过三个月。


2019年7月24日,菊乐股份第二次递交上市申请资料,并在当年8月2日进行预披露。2020年4月,证监会发出反馈意见。就在当月,证监会对菊乐股份作出出具警示函的处罚,原因为,在招股书中,公司存在未披露出纳挪用资金事项、货币资金披露不实、内控制度存在重大缺陷、返利计提不准确等多项重大问题。公司第二次IPO就此搁浅。


有意思的是,仅过2个月,也就是2020年6月8日,菊乐股份第三次冲击IPO,当年6月11日进行预披露。毫无疑问,这次IPO以草草收场而告终。原因是,菊乐股份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和验资机构在财务审计上出错,并被监管问话。


2022年7月1日,菊乐股份启动第四次IPO。这一次,保荐机构更换为中信建投。今年1月13日进行了预披露更新,3月2日,因为A股市场全面注册制,菊乐股份更新资料,平移至深交所主板。


关于分公司出纳挪用近亿资金一事,曾轰动一时。菊乐食品曾披露详情,公司及中介机构于2019年9月发现眉山分公司原出纳李某存在挪用资金情况后,随即展开专项核查。2014年12月至2019年3月期间,李某利用职务便利,主要通过偷盖空白支票、电子业务结算书,伪造银行回单、对账单等舞弊方式,通过每月利用公司本部拨款和眉山分公司实际付款的时间差,多次挪用公司资金,累计发生额为9577.89万元。


2021年12月,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法院作出一审刑事判决,认定李某犯挪用资金罪、伪造公司印章罪等。


如此重大事件,在此前的招股书中,菊乐股份竟然选择不予披露,直到证监会追问,才予以披露。


这一事件,突出反映了菊乐股份两个重大问题,即隐瞒重大事件、信息披露违规以及内控问题十分突出。


在最新披露的招股书中,菊乐股份称,公司已经针对性进行了整改,上述监管措施对公司的影响已消除,不对本次IPO上市构成实质性障碍。


第一大供应商长期为关联方


关联交易是市场对IPO公司、上市企业关注的重点,菊乐股份存在十分突出的关联交易问题。


菊乐股份主营业务为含乳饮料及乳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经销模式为主。


报告期,菊乐股份的前五大客户变动较大。公司第一大客户一直为成都红旗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永辉超市一直为前五大客户,其中2019年、2020年为第二大客户,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分列第三、四大客户。


2019年、2020年,家乐福、沃尔玛均为前五大客户,2021年开始,这两家知名企业退出前五大客户。


备受关注的是,2022年上半年,菊乐股份的第二大客户为四川省国有资产经营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四川国资经营公司”),公司向其销售的金额为2546.49万元,占比为3.60%,向第一大客户销售占比为6.11%。


菊乐股份向四川国资经营公司销售,包括四川国经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四川国经瑞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四川国康农产品销售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四川现代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其中,公司向国资经营公司、四川国康以及现代农业融资担保公司销售产品主要用于其自用或员工福利。国经创投、国经瑞丰作为公司经销商,其下游为社区团购、电商等渠道。


四川国资经营公司持有菊乐股份811.72万股,持股比例为8.78%,为公司第二大股东(菊乐集团与童恩文合并计算为第一大股东)。


第二大股东为公司第二大客户,是实实在在的关联交易。


在原料采购方面,菊乐股份的关联交易更甚。


报告期,菊乐股份的第一大供应商均为甘肃前进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前进牧业”),公司向其采购的金额分别为1.54亿元、1.82亿元、2.11亿元、7750.04万元,占公司采购总额的比重为32.19%、30.51%、23.78%、17.77%。


前进牧业也是菊乐股份的关联方。2015年,菊乐股份开始与前进牧业合作。2017年2月,菊乐股份与前进牧业共同投资设立甘肃德瑞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瑞牧业”),双方的出资额分别为2400万元、9600万元,持股比例分别为20%、80%,自此德瑞牧业成为了菊乐股份原料奶的供应商之一。


2021年,菊乐食品收购了甘肃蜀汉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蜀汉牧业”)55%股权。蜀汉牧业是前进牧业100%持股的公司,于2020年7月成立。而菊乐食品在收购蜀汉牧业时,后者还处于建设过程中,尚未投产。


2022年7月,菊乐食品与前进牧业签署股权转让协议。


其中,前进牧业将持有的蜀汉牧业20%股权转让给公司,而公司将其持有德瑞牧业20%股权全部转让给前进牧业,这两笔交易对应的出资额分别为3000万元、2400万元,股权转让总价分别为3637.99万元、3737.95万元。


2021年及2022年6月,蜀汉牧业的净利润分别为263万元、32万元,德瑞牧业的净利润则为2264万元、914万元。


德瑞牧业的盈利能力明显强于蜀汉牧业,菊乐股份为何如此置换,让人不解。


长江商报记者统计发现,报告期,菊乐股份与关联方的交易超过6亿元。从目前情况来看,公司的关联交易问题难以解决。


产能利用率80%仍大举扩产


菊乐股份大规模扩产计划也受到了市场质疑。


根据招股书,菊乐股份主要产品为含乳饮料、发酵乳、巴氏杀菌乳以及灭菌乳。报告期,公司四类产品的自产量加上外协加工量基本上是逐年增长,产销率较为理想,均超95%,部分年度超过100%。


在2021年、2022年上半年,发酵乳无外协加工,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在报告期内均无外协加工。仅有含乳饮料外协加工量较大,2021年、2022年上半年,其外协加工量几乎与自产量相当。


整体而言,报告期,公司产量合计为9.61万吨、10.50万吨、13.47万吨、6.56万吨,产能合计为11.35万吨、12.14万吨、16.89万吨、7.93万吨,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4.68%、86.47%、79.74%、82.65%。


这些数据表明,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并不高,还有提升空间。


本次IPO,菊乐股份拟募资13.63亿元,投向7个项目。其中,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1.79亿元、3843.84万元、5530.90万元分别用于营销网络中心升级建设项目、信息化系统项目、研发中心升级项目建设。


另外三个项目均为扩产,分别为古浪县菊乐牧业奶牛养殖项目、温江乳品生产基地改扩建项目、年产12万吨乳品生产基地项目,拟分别使用募资3.39亿元、2.78亿元、1.72亿元。


暂且不谈温江乳品生产基地改扩建项目新增产能情况,单单是年产12万吨乳品生产基地项目,本次实施的是二期项目,一期项目菊乐股份已使用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陆续投入。一期项目建成后新增产能多少,暂且不知,预计不少于二期产能的一半。仅仅是二期项目,就新增年产12万吨乳品生产产能,占菊乐股份2021年总产能的71.05%。如果加上一期项目,预计新增产能将超过现有产能。


在现有产能并未用满的情况下,菊乐股份大规模扩产的必要性存疑。


菊乐股份的打算是,走出四川,全国性扩张。然而,在大本营西南地区,菊乐股份面临的竞争压力已经不小。在西南地区深耕了20余年,公司的规模仍然偏小,是否具备全国性扩张的条件及能力,值得怀疑。


乳制品、乳饮料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试图通过本次IPO募资再造一家菊乐股份,已经76岁的童恩文能否如愿,是个未知数。


值得一提的是,从冲击第一次IPO开始,童恩文就忙着推动菊乐股份分红,其通过分红已经获得1.12亿元。









长江商报新闻APP


长江驱动力 经济风向标



独家深度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蜀汉   产能   西南地区   股份   顽症   长江   乳品   利用率   牧业   客户   项目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