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亿老年群体,面对即将到来的养老制度大变革,养老金还涨吗?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在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推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逐步提高领取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落实养老保险的遗属待遇和病残津贴政策,发展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修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月数。这一系列的制度变革让老人们心里有些忐忑,未来我们的养老金还会涨吗?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总人口为141175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这样庞大的老年人口,他们的养老金情况是怎样的呢?

202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当年年末共有领取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数13157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为16213万人。2021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56481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715亿元,合计超6万亿元。

两种养老保险,由于制度不统一,增长模式也不尽相同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增长模式。

社会保险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在当时国家并没有全面建立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因此当时的基本养老保险,主要指的是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增长机制也是源自于2005年的《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2022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增长4.9%,当年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2%。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规划,2023年我国的消费者价格增长幅度将控制在3%左右。根据2023年度的财政预算,我们已经准备好资金,适当提高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水平了。退休老人的养老金将在2023年迎来第19连涨。

养老金的资金来源有哪些渠道呢?目前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职工基本保险费的征缴收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收入以及投资运行收益。2021年,仅中央财政就安排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资金超过6,000亿元。

由于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下一年度的社保缴费基数也会提升,总体来说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还是会增长的。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将保持高质量稳定发展,人们的收入将会不断提升,职工的工资水平也会提高的。特别是未来我国推动延迟退休政策以后,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来源会进一步扩大,支出压力反而会减小,所以未来养老金会持续稳定增长的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增长模式。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目前养老金待遇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国家不统一调整其养老金。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是由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而成。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是98元每月,国家基础养老金标准并不是每年调整。各个地方不要靠自己财力的补贴提升。

江苏省、广东省、上海市、北京市等地区,已经建立了每年调整的机制。上海市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目前已经提升到了1300元每月,这几年是每年提升100元呢。不过,大多数地区也就是每年提升几元到几十元。河南省、河北省、宁夏自治区等省份的2023年的全省基础养老金都提升了10元。

总体来说,我国老人的养老金每年还是都有一定的增长机制的,希望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养老金水平越来越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养老金   养老保险   老年   群体   待遇   职工   机制   收入   未来   制度   我国   基金   基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