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以来的12位行长

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是 国务院 组成部门,为正部级。

1948年12月1日,在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合并组成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主要业务包括货币政策、监督稽核、支付体系、信贷服务、经理国库、征信管理等

自1949年以来,迄今共有12位行长。

1.南汉宸(1895年12月14日—1967年1月27日),山西省 洪洞县 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长期在冯玉祥 、 杨虎城部从事秘密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曾利用他在 国民党 地方政府中的合法地位,多次帮助、营救和掩护过党的一些同志。

解放后任 中国人民银行 首任行长,是中国人民金融事业的创建人之一。他思贤若渴,为人民银行延聘了一大批著名经济学家,使人民银行成为“人才篓子”。

任期1949年10月-1954年10月。

2.曹菊如(1901年5月-1981年1月6日),原名淡初,福建 龙岩 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与长征,后投身抗日战争。1949年出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1954年起出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兼党组书记。

他为发展我国的金融事业,为建立独立的、统一的、稳定的货币制度和社会主义金融体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任期1954年11月-1964年10月。

3.胡立教(1914年—2006年),男,1914年12月生,江西 吉安 人。192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64年10月至“ 文化大革命 ”初期任中国人民银行代行长。

他提出正确处理信贷和生产的关系、资金同物资的关系,坚持“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从生产出发,为生产服务,促进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持续发展。

任期1964年10月-1973年5月。

4.陈希愈(1911年-2000年),1935年参加 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 。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体育系。曾任财政部副部长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他主张通过多种渠道控制物价涨幅,维持币值相对稳定。值得注意的是,陈希愈提出的节约开支、发展预购、赊销等银行信用制度的建议对中国金融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任期1973年5月-1978年1月。

5.李葆华 (1909年10月-2005年2月) ,男,汉族,曾用名赵升阳、杨震、赵振声等,出生于河北,后于日本留学。 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投身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李大钊 之子。 新中国成立后,起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 副部长,1978年出任 中国人民银行 行长。

他任上推动我国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合法地位,人民银行开始代表国家参与国际金融事务,与国际金融界的交往日益增多。

任期1978年5月-1982年5月。

6.吕培俭, 1928年8月生, 江苏 洪泽 人。 194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大专学历。1982年任 中国人民银行 行长、党组书记。

他主持人民银行体制改革顺利进行,银行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信贷资金的集中管理和综合平衡得到加强,银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显现,为我国建立现代银行体制奠定了基础。

任期1982年5月-1985年3月。

7.陈慕华 (1921年6月-2011年5月) ,女,汉族,浙江 青田 人。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读中学时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85年3月后任国务院国务委员兼 中国人民银行 行长、党组书记、理事会理事长。

她带领人民银行逐步探索出一条利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中央银行贷款等手段来控制货币供给的新路径。经济过热和信贷投放过大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初步培育了中国央行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能力。

任期1985年3月-1988年4月。

8.李贵鲜,男,汉族,1937年8月生,辽宁盖州人,196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8月参加工作。1988年任国务委员兼 中国人民银行 行长、党组书记。

他提出要适时调节信贷规模、灵活调整利率水平等措施,充分发挥金融在宏观经济中的调节作用来稳定经济形势。

任期1988年4月-1993年7月。

9.朱镕基,男,汉族,1928年10月生,湖南长沙人,194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12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机制造专业毕业,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 1993年6月任国务院副总理 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他为整顿金融秩序,提出了“约法三章”:一是立即停止和认真清理一切违章拆借,已违章拆出的资金要限期收回;二是任何金融机构不得变相提高存贷款利率,不准用提高利率的办法搞“储蓄大战”,不得向贷款对象收取回扣;三是立即停止向银行自己兴办的各种经济实体注入信贷资金,银行要与自己兴办的各种经济实体彻底脱钩。

任期1993年7月-1995年6月。

10.戴相龙,男,1944年11月生,江苏省仪征市人。1968年8月参加工作,197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会计系毕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5年6月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党委(党组)书记。

他带领央行通过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改进金融服务,拓宽支持领域;运用信贷杠杆,促进扩大内需和增加出口等政策措施,在保证贷款质量的同时,使中国银行业和经济抵御金融危机的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任期1995年6月-2002年12月

11.周小川,男,汉族,1948年1月生,江苏宜兴人,1968年7月参加工作,198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系统工程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研究员。2002年任 中国人民银行 行长、党委书记。

他推动央行丰富实施货币政策的工具与艺术,促进中国大型国有银行改革,倡导利率与汇率市场化,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任期2002年12月-2018年3月。

12.易纲,男,汉族,1958年生于北京,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教授。先后在 北京大学 经济系、美国 哈姆林大学 工商管理专业、 伊利诺大学 经济学专业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2018年03月至今,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党委副书记。

易纲行长此次连任,将推动人民银行进一步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中国人民银行   行长   中央银行   抗日战争   人民银行   汉族   中国共产党   党组   央行   任期   信贷   利率   书记   银行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