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行业两会追踪(二) 统一仓单交易平台、钢铁、氢能、生物航煤

责任主编:朱玙之

转载请注明出处为“大宗商品专业知识局”,申请转载请在文章后留言


01、全国人大代表、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设计师孙元华:建立全国性仓单交易平台 助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孙元华建议,由期货交易所建立全国性的仓单交易平台、提升仓单流动性、促进仓单质押融资发展,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孙元华表示,传统金融机构融资增信以不动产担保为主,但中小企业的资产构成以流动资产为主,这样的结构性矛盾成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目前,金融机构开展仓单质押融资业务时,仍存在难点,其中包括难以确保仓单对应货物真实、明确、权属清晰,无法防止货主将仓单或者对应货品进行重复抵、质押。现行仓单质押统一登记制度仍存在审查不足、登记信息权威性低等问题。

因此,孙元华建议,由期货交易所建立全国性的仓单交易平台。目前,上期所、郑商所和大商所均已搭建了基于自身交易品种的仓单交易平台,但交易标的仍以经交易所注册的标准仓单为主。建议各商品期货交易所进一步加大资源投入和市场开发力度,积极构建包括非标仓单在内的,全国性的、高信用度的仓单交易平台,进一步提升仓单流动性,有效盘活现货市场,助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孙元华表示,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结合灵活的升贴水机制,能够为仓单对应货品的价值评估提供有力参考;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也可作为风险对冲工具,助力企业对货品进行价格管理。

同时,由期货交易所牵头,以交割仓库为节点,推动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在仓单融资业务中的应用;实现仓单与对应货品的绑定,解决担保物特定化问题并提供货品出入库控制、远程盘点、定位跟踪等全生命周期信息。

在完善仓单质押登记制度方面,孙元华建议,要明确商品期货交易所作为仓单质押登记机构的法律地位。对《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办法(征求意见稿)》关于仓单质押的有关规定进行完善,明确商品期货交易所作为仓单质押登记机构的法律地位。

具体操作层面,对于以经交易所注册的标准仓单进行质押融资的,应当在交易所办理质押登记;对于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出具,但未经交易所注册的非标仓单,可由当事人自主选择在交易所或者征信中心进行登记。

同时,协调交易所现有仓单登记系统与征信中心统一登记系统的开放对接,实现双向核验,并细化和统一双方系统中关于仓单质押登记的具体内容,如仓库名称、垛位、货品类型、数量、质量等信息,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出现重复登记。


02、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昆岳互联公司董事长刘怀平:加快推进钢铁行业实现极致能效提升

刘怀平表示,钢铁行业正在实施的极致能效工程,是继“产能置换”和“超低排放”两大工程后,覆盖全行业、全产能的第三大工程。通过开展极致能效工程,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促进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提升和碳排放强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2年我国粗钢产量10.13亿吨,占据全球钢铁供给市场的半壁江山。同时,受传统生产工艺技术局限性和粗放型生产模式的影响,钢铁生产能耗高、污染大,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

两会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表示,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未来,制造业需要在科技创新、实体制造、数字经济等各个领域突破,加大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数字化创新,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其中,钢铁行业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

2021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印发了《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明确到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降碳行动,钢铁等重点行业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行业能效水平明显提升;到2030年,重点行业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进一步提高,达到标杆水平的企业比例大幅提升,行业整体能效水平和碳排放强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2年12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印发《钢铁行业能效标杆三年行动方案》,同时发布了50项钢铁极致能效技术,通过创建“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助力钢铁行业实现极致能效提升。

刘怀平表示,通过开展极致能效工程,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促进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提升和碳排放强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钢铁企业通过极致能效对标查找不足和短板,开展能效评估、节能诊断和审查、低碳升级规划等,可提高能源综合管理水平,降低能耗及能源成本。

刘怀平同时建议,建立、健全钢铁行业能耗和碳排放监管与评价体系,稳步推进钢铁企业能效和碳排放核算、计量、报告、核查和评价。对极致能效标杆企业给予表彰与奖励。对于未及时开展能效达标的企业,进行通报并要求限期整改。

针对极致能效工程行业的共性难题,刘怀平建议联合产、学、研、用各方,围绕数据驱动智慧能源、低温余热与副产煤气高效利用、绿电及储能技术、节能降碳新材料等难题协同研发攻关,开展前沿技术产业化试点示范。

同时,加快钢铁行业工业互联网科技攻关与示范项目建设,鼓励钢铁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术服务商等联合参与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的攻关。鼓励钢铁企业加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投入、采用第三方环保能源管家。


03、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张庆生:建议延续氢能交通领域支持政策

张庆生表示,氢能作为一种零碳排放的二次能源,在“双碳”目标下已获得了明确的政策支持。但目前行业仍在发展初期,经济性、技术水平及应用场景尚待完善。建议国家延续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国内氢能产业链布局结构,并统筹跨行业管理规范及标准体系。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氢的能源属性及战略定位,计划在未来十五年内逐步建立完备的氢能产业体系,并将其上升至国家能源战略层面。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2年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为3789辆,同比增加138.9%,增幅明显高于2021年的35%,但绝对值仍然较小。根据规划,中国的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到2025年应达到5万辆左右。

虽然就市场规模而言,目前氢车的市场占有率还不到纯电动车的千分之一,但依赖于良好的产业基础及政策导向,在氢能投资板块,燃料电池与氢燃料电池车依然是最受投资者欢迎的细分领域。根据清科研究院的数据,2021年,氢能领域一级市场投资额38.27亿元,截至2022年上半年,超过60%的氢能产业投资与燃料电池项目有关。

张庆生表示,国内氢能产业现阶段仍处于政策扶持及市场培育阶段,面临着绿氢成本竞争力有待提升、氢能应用场景有待丰富、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建议进一步优化国内氢能产业链布局结构、延续氢能交通领域支持政策,以及重点推动绿氢在工业应用方面有关鼓励及支持政策等,可以考虑对绿氢生产或消纳企业给予一定的财税支持、在相关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方面给予激励支持政策等。

另外,需要加快统筹建设氢能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氢能在船舶、机车等重型交通;冶金、化工等工业脱碳;储能、发电等能源电力领域的标准规范覆盖。加快明确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政府监管体系,有效发挥政府和政策引导作用,进一步拓展氢能应用场景。进一步明确氢能产业链“制、储、运、用”各环节的管理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形成统一高效的氢能项目审批管理制度。

在氢能交通产业链方面,张庆生建议,一是需要明确支持传统加油站升级为综合加能站,明确支持加油站依法依规开展加氢站、充电站、换电站、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的建设与运营,将传统加油站升级为综合加能站,满足多元化补能需求。

二是进一步规范加氢站建设和管理优化流程,在国家部委层面明确归口管理部门,与加油站、加气站归口管理部门保持一致,加快制定规划、报建、竣工验收、经营许可等环节的全流程管理办法,引导地方制定审批流程。

三是进一步加快氢能示范城市群政策落地,形成多样化的氢能交通应用场景。

在制氢环节,由于目前大规模且廉价的绿氢制取技术尚不成熟,张庆生建议加快绿氢产业链发展,加强绿氢产业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规划一批绿电制氢、储氢、用氢重大工程,有序推动绿氢在交通、储能、发电、工业等领域应用。

加速推进氢能产业化集群建设,形成一批供氢中心、氢能装备制造中心、用氢示范群。加速绿氢产业链国产化替代和示范,完善碳标签制度和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完善氢能行业规范、制度法规框架体系以及技术规范,形成统一行业标准。


04、全国人大代表、中石化宁波镇海炼化有限公司董事长莫鼎革:建议做好生物航煤产业顶层设计

莫鼎革表示,目前生物航煤(SAF)产业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建议做好顶层规划设计、出台产业支持政策、构建生物航煤全产业链,以推动中国生物航煤规模化商业应用。

生物航煤(SAF)是指原料来自生物质(餐厨废油、动植物油脂、植物纤维素等)或废弃物(城市固废、农林废弃物等)、满足可持续性标准的航空替代燃料。与传统航油相比,全生命周期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50%以上。

新冠疫情发生之前的2019年,全球航空领域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约占全球总排放的1.8%,航空业已将65%的减排份额押注SAF,以实现到2050年净零排放的目标。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2022年12月发布的估算显示,SAF年产量要达到300亿升,才能在2030年实现脱碳转折点;SAF年产量需达到4500亿升,才能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截至2022年,SAF的年产量约为3亿至4.5亿升。

目前全球范围内SAF的产量还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原料供给紧缩的问题在未来几年还会进一步加剧。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22年12月发布的报告,2022年到2027年,植物油、废油、渣油等需求会增加56%,达到7900万吨,接近供应极限。

由于生产环节难度较高,全球能够生产SAF的供应商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Neste、怡斯莱(EcoCeres)、壳牌(Shell)、道达尔(Total Energies)、英国石油公司(BP)和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 Mobil )。

根据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在2022年10月发布的《中国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研究报告现状与展望》,目前中国SAF产业链各环节还处于知识储备阶段,中国市场仅有怡斯莱(EcoCeres)与中石化镇海炼化两家企业具备SAF实际生产能力,不过均处于试生产阶段。

基于以上现状,莫鼎革建议,针对SAF做好顶层规划设计,如在国家层面出台生物航煤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分机场、分航线、分阶段的生物航煤加注路线图。通过建立一个应用示范点,从个别干线机场实现常态化加注再到主要干线机场实现常态化加注,分阶段加快推动中国生物航煤规模化商业应用。

除了产业支持政策之外,还需要通过财政基金、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等渠道加大对生物航煤项目的投资支持力度;参照生物柴油的增值税返还政策给予生物航煤支持;出台生物航煤应用支持政策,进一步培育及扩大生物航煤市场,摊薄生产成本;以及设立生物航煤碳税及碳交易制度。

莫鼎革还提到,应该自上而下,从废弃油脂集、运、储等不同主体与环节着手,推动建立生物航煤全产业链:由地方政府牵头健全废弃油脂回收网络、强化市场监管、推动区域规模化收集和集中化处理;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牵头,联合生产企业、销售企业、航空公司、废弃油脂回收方及航空器制造企业等相关方,以市场化方式联合投资生物航煤项目,形成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加快完善机场生物航煤配套设施,出台相关应用标准,降低生物航煤运输、储存和加注环节成本。


资料来源列表

1.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

2.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3. 中国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研究报告现状与展望

4.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

5. 国际能源署(IEA)

6. 财新网

7. 第一财经

8. 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10. 昆岳互联公司

11.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

12. 中石化宁波镇海炼化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生物   行业   大宗   产业链   交易所   中国   极致   交易平台   两会   钢铁   能源   领域   建议   政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