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的破窗效应,真的令企业家人人自危了吗 ?

最近,司马南又火了。


作者将众多企业家的移民,归咎于司马南开启了破窗效应——他是第一个用网络视频的方式,攻击一家500强企业老板卖国的人,最后收获了空前的成功。

司马南—联想事件,开始于2021年,也就是那一年,联想控股的企业营收创下历史新高,达到了4899亿元 。


从经营来看,联想的管理层还是非常稳健的,企业稳中有升,一步一个脚印地占领了全球市场。

司马南的指控,主要是针对柳传志等高层,包括不正当收购国有资产,管理层薪酬过高等等,另外还指出,联想主要是靠政府采购维持的,作为有国资背景的企业,他们没资格拿这么高的工资!

事实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根据港交所披露:最近三个季度,联想集团实现全球销售3401亿元,美洲区(主要是北美)排在第一位,收入1159亿元 ;

中国排在第二位,收入856.4亿元;

欧洲+中东和非洲,这个市场排在第三位,收入829.3亿元;

亚太区排在第四位,收入556.7亿元。

可以看出,中国区销售只占到联想集团的25.18%左右,在国际化这一块,它可能是做的最好的一家了。


这2000多亿的海外收入,也证实了一个说法:郑州富士康撑起了河南的对外出口,而武汉联想则撑起了湖北省的出口。

单靠政府采购,这个谣言也太荒唐了。

王石,柳传志,他们这批企业家都起源于一个特殊的时期,那个时代国资和民企相互交错,很多股权问题,根本就说不清,道不明。


比如王石,万科本来是他拿第一桶金,自己创立的公司。

到1988年上市时,全社会一片“姓资还是姓社”的声音,逼得他不得不放弃自己40%的股份,选择全部捐给国家了。没想到若干年以后,面对野蛮人宝能的入侵时,他才发现自己根本就不是老板,只是一个职业经理人而已。

联想最早是中科院出资,之后也是柳传志等一批创始人奋力打拼的结果,尤其是当初收购了IBM的电脑业务,这在当时是令世界震惊的,也让lenovo品牌一夜之间,在美国变得家喻户晓。


柳传志当年能在企业家圈里,享有“教父”之名,这种卓绝的影响力,绝对不是浪得虚名来的。

所谓老板的能力,也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本事,做成一件事要跋涉千山万水,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但是说起来只要四个字就够了:西天取经。

从这点来看,司马南是真没资格质疑柳传志 。


1994年


从1994年中科院投资130万元,只有35名员工,到如今年利润128.7亿元,全球员工接近10万人,联想取得了惊人的回报率,而且还在稳步地增长中 。

更令人警惕的是,司马南崇尚管制,反资本,反对民营企业无序扩张,他的走红,确实要令太多老板都感到忧心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司马   联想集团   企业家   逢山开路   南开   人人自危   中国   效应   老板   收入   全球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