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年:崩解的古代帝国秩序》:历史中没有什么是突如其来发生的

西元378年,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西方:日耳曼民族大迁徙,西罗马帝国步向灭亡,古典时代晚期开启,拜占庭世界的建立

东方:西晋灭亡汉人南迁,北方游牧民族进驻,多元混杂的南北对立之势

这一年,由西罗马皇帝亲自率军出征日耳曼民族的亚德里安堡战役,最后以大败收场。至此,罗马再无力抵挡北方「蛮族」进入帝国,过往的荣光也一去不返。差不多同一时代,由「五胡」之一的氐族人苻坚率军攻打东晋的淝水之战,最后也无功而返。至此,分裂成南北两块的对立局面逐渐定型,中国同样无法重现大一统盛世。两场战役都宣告了帝国秩序的崩解,各地呈现分裂之势。


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没有什么事情是突如其来发生的。一个国家的坠落有迹可循,而一个文明秩序的崩解,更是如此。在研读历史时,你总会看见一些决定性的关键时刻,它们碰撞出的力量之强、影响之深,不只改变了当时每个人的命运、甚至改变了整个历史的走向。

表面上,这些大事件的发生似乎都只是巧合,但当人们深入探究下去,你往往就会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原来先前许许多多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引起一些小小的波涛,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微小的枝节在我们看不见之处形成一条汹涌的暗流,最终在某个决定一切的时刻聚集在一起,最后彻底改变了那个时代。而《历史的转换期》这套书想要展现的,就是这样的转变时刻。转变并不是在一瞬间发生的,而是背后无数汇流的累积、冲撞,最后才酝酿成一个伟大的时刻。

【历史的转换期2】《 378年:崩解的古代帝国秩序》,书中时代大约发生在西元 4-5 世纪之交,同时触及了中国与罗马两个巨大的古老帝国。很有趣的是,在东西方两帝国在相距不到十年的时间里,都发生了一场决定性的会战。这两场会战都起源于外族的挑战,而在应对外族入侵的过程中,一个获得了毁灭性的惨败、而另一个则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但尽管如此,东西两国仍然造成了一个相似的结局:过往的政治经济中心开始发生改变、逐渐衰弱下去;而另一个地区则趁势而起,取代了过往的政治中心成为新时代的秩序。

过程中发生的故事,要从现今土耳其西边的一个城市埃迪尔内(Edirne)开始说起。这个如今充满杏仁甜点与水果香皂的纯朴小城镇,其实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罗马时期,哈德良皇帝以自己的名字将此地命名为阿德里安堡。而西元4世纪发生在这里的一场关键战役,改变了罗马、也彻底改变了整个欧洲的历史轨迹──

埃迪尔内在土耳其的位置

原来,西元4世纪是一个不平静的世纪。长久以来,罗马帝国的周围一直分布着各种异民族,其中帝国东部最大的两个族群,就是东哥德与西哥德人。这些人原本居住在黑海一带,但就在4世纪时,一支他们前所未见的蛮族开始入侵他们的领域:匈人(Hun)。

西方的匈人与汉朝匈奴的关系一直都不是很明确。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当时的匈人是一支连北方异族都感到畏惧的凶狠族群。根据当时哥德人的记载,这群人「……是蛮族中的蛮族。他们不知用火烹煮食物……只是把肉夹在骑马时的两腿间熟成之后生吃。...…他们的脸要说是人的脸不如说是平坦的肉块,只有两个会动的黑点让人看得出来是两只眼睛……他们尽管有人的外型,却过着有如禽兽般的生活。匈族一定是多年来住在森林里的恶鬼与从哥德族中被赶出去的巫婆交媾所生的。」

匈人(Source: 《匈奴大帝》剧照)

就是这样一支族群一路往西,逼得东哥德人不断往西挤压西哥德人的生存空间,导致西哥德人也跟着扶老携幼,一路往更西边的地区移动,终于到了当时欧洲的最强帝国:罗马帝国的东部地界,这群可怜的西哥德人向罗马请求庇护。刚开始罗马并不认为有太大的问题,毕竟数量庞大的哥德族不仅能补充空虚的边防、还能增加税收。然而,后来因为帝国没有供给的食物日渐稀少、加上罗马指挥官又策动一场刺杀族人首领的计划,西哥德人反抗罗马的情绪已经抵达了高峰。

东罗马帝国皇帝瓦伦斯很焦急。在经历过三世纪的内忧外患后,罗马无论在政治、经济与军事上都已经大不如前。虽然他急于向西方求救,但是好几个月过去,援军总是迟迟未现身。就在此时,他突然听闻西哥德人为了搜集粮食分散了兵力,如今主力部队只有1万士兵。心想机不可失的他,决定趁这个大好机会,一举用自己手中的三万大军歼灭对方!

铸有东罗马帝国皇帝瓦伦斯头像的钱币

在西元378年,整场关键战役随着罗马方的主动出击揭开了序幕。然而,就在两边僵持不下的时刻,先前被派出去搜索食物的哥德援兵正好返回,一整群哥德骑兵从附近的山上滚滚而下,如入无人之境般地冲进罗马军队的左边防线,被杀的措手不及的罗马军队顿时土崩瓦解。最后,连罗马仅剩的反击力量骑兵们也跟着崩溃。

太阳还没下山之际,整场战争已经分出胜负,罗马折损将近三分之二的官兵、皇帝本人也与少数臣子一同遭火烧死。阿德里安堡之役是晚期罗马最惨重的失败,自此之后,罗马再也无法阻止异族进入帝国、甚至担任地国内的重要职务。四世纪末时,罗马帝国彻底分为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帝国免强维持了现状,然而西罗马帝国却无力阻挡异族,最后在西元 476 年划下了终曲。

巧合的是,不出 5 年之后的西元 383 年,在遥远的东方也发生一场决定性的会战。和西方的状况一样,这场会战也是外族对本土政权提出的挑战。当时的中国版图上有两个主要政权:一个是北方的前秦、另一个则是南方的东晋。前秦的君主苻坚出身五胡之一的氐族,在荡平了前燕、前仇池、前凉、代等国后,他建立起一个席卷中国大半北方的巨大帝国。然而,苻坚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那就是复兴汉帝国过往的辉煌!西元 382 年,苻坚终于下定决心讨伐东晋,他用一句话就表示了自己人数众多:「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因此在隔年,苻坚就组成 87 万大军、分五路南攻东晋。

苻坚(Source:《凤凰传》剧照)

苻坚认为,偏安江南的东晋早就衰败不堪,但东晋远没有苻坚想的那么脆弱。当时的君主司马曜是一位明君、而在宰相谢安的治理下,整个东晋政治安定,并拥有了一支十万人的精锐军队:北府兵。当时,两军正隔着淝水两侧布阵,之后东晋传来使节,说两边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建议前秦军稍向后退,等晋军过河后一决死战。

原本所有将领都劝苻坚不要答应,但符坚却认为:我可以等到晋军过河到一半时下令突袭,这样就可以快速歼灭对方了,接着便下令后撤。但符坚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军队其实也是东拼西凑的军队,这一后退就煞不住了。众人纷纷只想逃命,加上夹杂在军队里面又有人大喊:「秦军败了!」更让局势雪上加霜。最后的结果,就是以前秦军大败收场。不到十年,前秦就在各族混战中灭亡

《378年:崩解的古代帝国秩序》全书就围绕着这两场战争,分析罗马与晋帝国衰亡的原因、以及战争之后造成的影响。虽然两国在经济、政治上的环境有差别,但是在相隔万里之外,竟然能意外的看见两国情况的相似性。两个都是曾经兴盛、如今却缓慢步入衰弱的大帝国,而在衰败的途中也遭遇到了外族的挑战。是什么样的因素造成了两者的差距,最后导致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结局?而这里最让人耐人寻味的是:即使战争的胜败不同,两边的环境变化都是相似的。

在罗马帝国里,西部的义大利开始逐渐失去传统的政治中心地位,而东帝国则在君士坦丁堡的水道建筑完成以后,逐渐取代西部、开启了漫长的东罗马帝国时期;而在中国,传统的北方政治中心华北地区陷入了长年战火,而以江南为核心的华南地区,正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究竟为什么不管是战胜或战败,最终都躲不过一样的结局呢?

也许答案就是:只要战事一起,就没有人成为赢家吧。


--------------- END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帝国   西元   东罗马帝国   发生   罗马   历史   外族   东晋   罗马帝国   突如其来   秩序   军队   古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