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配方奶粉启用“史上最严格”新国标 武汉食检所专家为市民解读该怎么挑

湖北日报讯(记者刘畅、通讯员周玮婧)2021年3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较大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6-2021)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21)。经过两年的过渡期,婴幼儿配方食品“新国标”于2023年2月22日正式实施。这一系列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被称为“史上最严格标准”。新国标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划分更细致,对产品的配方标准要求更严格。

“新国标”将之前适用于6~36月龄的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10)拆分为2个标准,即适用于6~12月龄的较大婴儿配方食品标准GB 10766-2021和适用于12~36月龄的幼儿配方食品标准GB10767-2021。

“这意味着中国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国家标准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修订趋势一致。”武汉食品化妆品检验所生物检测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郦娟表示,这次细分意义重大。

与原标准相比,“新国标”降低了6~12月龄较大婴儿和12~36月龄幼儿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其中6~12月龄奶粉中蛋白质从0.7~1.2 g/100KJ调整到0.43~0.84 g/100KJ,12~36月龄奶粉中蛋白质从0.7~1.2 g/100KJ调整到0.43~0.96 g/100KJ。

武汉食品化妆品检验所化学检测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卢跃鹏表示,新国标下调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中蛋白质含量,这主要是为了降低摄入过多蛋白质带来的超重、肥胖风险,使婴幼儿奶粉中营养更精准。

旧国标把胆碱、硒和锰这三种营养素作为可选择成分,生产企业可以添加,也可以不添加。为保障婴幼儿这个特殊群体营养摄入的充足性,“新国标”在充分考虑胆碱、硒和锰这些营养素对婴幼儿生长发育重要性的基础上,将婴儿和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的胆碱从可选择成分调整为必需成分,将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的锰和硒从可选择成分调整为必需成分。

“新国标”将婴儿和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的胆碱、硒、锰从“可选择成分”调整为“必需成分”,确保婴幼儿这个特殊群体营养摄入的充足性。

此外,“新国标”对维生素K1等多种维生素和钾等多种矿物质的最小值/最大限量值进行了修订。另外,考虑豆基婴幼儿配方食品对铁、锌和磷吸收利用率的影响,“新国标”增加了豆基产品中对铁、锌、磷含量的单独规定。

“设定了部分指标的最小值,是为了保证婴幼儿营养素摄入的充足性;设定了部分指标的最大值,是为了保证婴幼儿营养素摄入的安全性。”武汉食品化妆品检验所化学检测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卢跃鹏表示,这一调整还能引导消费者走出“营养素添加量越高越好”的认知误区。

郦娟告诉记者,进口奶粉与国产奶粉二者没有优劣之分,各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标准都是符合当地婴幼儿饮食结构、并经过长期研究论证的。有研究表明,中国的婴幼儿出生时体内铁的储备相对不足,因此国产奶粉在配方设计等方面会更加关注产品中铁的含量。所以,各位家长给宝宝选购奶粉时,不用过度纠结于是国产还是进口,关键是要根据自身宝宝的体质,来选择最适合的奶粉。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检验所   国标   奶粉   婴幼儿   配方   月龄   武汉   婴儿   较大   市民   标准   食品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