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大洗牌:谁会被淘汰?谁会成为下一个“北上广深”?

现在的中国,不仅四、五线城市留不住人,就连经济发达的三线城市也开始人口负增长了

以江苏省为例

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相对于第六次,泰州市净流出10.62万、淮安市24.37万、盐城市55.06万

上面是常住人口,如果算户籍人口流失更夸张

比如南通,GDP万亿城市,全国排名23,但户籍人口近10年下降了18.5万

徐州是人口过千万的大城市,GDP排名全国28,但户籍人口也在五年前开始逐年下降

远近闻名的扬州也是如此

这些三线城市大多是发展还不错的地级市,在当下全球经济进入存量竞争时代,也逃不过被“吸血”的命运……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即使发展非常好的二线城市,比如苏州、无锡、宁波,虽然一直保持人口正增长,但依然留不住大学毕业生

这几个强工业城市,之前我都写过,每次都会有当地人留言,劝年轻人不要来,除非:

考上公务员,或者有过硬的制造业相关背景

否则来了,要么工资三四千,要么去工厂拧螺丝

因为这些二线城市制造业虽然很强,但不可能提供很多像文案、运营、公关、商务这样比较灵活的岗位

一线城市起薪6K,但二线城市只有3K,你选哪个?

而且二线城市的类似岗位相对比较低端,垂直度低,经常一个人同时干几个岗位的活,没有任何成长空间可言

所以年轻人一窝蜂往“北上广深”跑,不是跟风,而是在boss直聘上刷完二、三线城市极其有限的岗位需求后,找到的一条最不想走但又不得不走的路

可已经在“北上广深”飘着的前辈又告诉他们:

别来了!这里已经很挤了!工作也不好找,大厂接连裁员,小公司纷纷倒闭!

年轻人彻底懵逼了,有一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不知所措

紧接着,有几个中年大叔摸着年轻人的头,安慰着说道:

“别怕,到我们这里来!既有好吃的,也有好玩,房价便宜,工作多”

“他们都叫我们网红城市,其实我们真正的名字叫‘新一线’”

于是,促成了中国城市正在发生的“三大战役”:

导火索是相当数量的年轻人在二、三、四城市找不到工作,不得不去一线城市卷

但全球大衰退引起的这波就业压力,一线城市已经自身难保,哪有空间再容纳更多劳动力

于是杭州、成都、重庆、武汉、西安等地打响了第一场大战:

一线城市争夺战

它们主要抢两拨人:

一波是被一线城市淘汰的,不对,是功成身退的“前辈”,优势是房子便宜、落户要求低

还有一波是从二、三、四线城市来的,想去一线城市卷,但找不到机会卷的年轻人,优势是工作机会多,遍地996

而“北上广深”看着人才被抢,也着急,交通这么堵、房价这么高,暂时都解决不了,只能加大产业转型力度,将那些能效比不高的行业转移到二、三线城市去,以容纳更多高净值行业,进一步强化自己“市场金字塔尖”的优势

这就给了二、三线城市打造自己特色产业的机会

于是苏州、无锡、常州、宁波、温州等地开启了第二场大战:

二三线城市特色战

成不了一线城市,那就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而更多的四、五线城市以及小县城,人口断崖式下跌,再过一、两代人,肯定有一部分要从这个地图上消失,第三场大战也不可避免:

四五线城市求生战

在这一轮城市洗牌中,曾经的一、二、三、四、五线城市+小县城的中国城市结构,注定要逐步瓦解

以后只会有三种城市:

1、辐射全国的一线城市,城区人口千万级,什么工作都有,什么消费都全

2、功能性突出的二、三线城市,城区人口百万级,在某个特定领域能够辐射全国,比如有的擅长制造业,有的擅长IT,有的擅长进出口,有的擅长新能源,有的是旅游城市……

3、保障民生的县城,城区人口十万级,有基本的城市设施,但工作类型有限,大都围绕在一二三线城市周围

一线城市对所有不依赖土地的行业有着绝对的聚合力,比如:传媒出版、市场营销、法律、咨询、时尚、金融等

二、三线城市会将大部分需要土地资源的工业、制造业、医药、能源等承接过来,培养成自己的支柱产业,形成核心竞争力

县城负责稀释以上城市的人口压力,以卫星城的方式存在

再说得赤裸一点:

一线城市是朝廷内阁成员,是总体决策制定者,是风向标,处于市场金字塔尖,负责资本运作、市场营销、创新创造

二、三线城市是地方大员,割据一方,是社会基石,负责生产、研发

县城是父母官,是基层执行者,是生活配套,按需要围绕在大城市周围,比如一线城市配八个,二线城市配四个,三线城市配两个……

四五线城市求生战,关系到自己会不会从地图上消失

二三线城市特色战,关系到地级市能不能保住自己的行政级别

而一线城市争夺战最为惨烈,关系到一个省、几个省的发展命运,甚至一地文化的生死存亡

为什么杭州、成都、重庆、武汉、西安都在欲求上位,争当“老五”?

因为如果成为不了一线城市,不仅意味着顶尖人才的流失,自己将沦为功能性的二线城市,更意味着辖区内的小县城必然要消失掉一大批

特别是整体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如果没有1-2个一线城市撑着,就像沙漠里没有一棵树,根本挡不住水土流失

所以四川人别抱怨成都吸血

四川又不是封闭的,就算成都不吸血,你也会被千里之外的杭州、武汉吸走

如果它成为不了一线城市,你们家乡那些县城早晚会有一半要变成空城

如果成都和重庆都成为不了一线城市,100年后巴蜀(shu)文化还剩多少,就真不好说了

别以为我在耸人听闻,事态就是这么严峻!

现在的城市格局很乱,有一线,还有新一线;有二线,还有强二线

远看仿佛每个都很牛,近看又似乎每个都有一堆问题

因为大家都在赶鸭子上架!

本质和当年“千团大战”团购网站抢用户没有区别

因为你不抢,非但失去增量,就连存量也会被别人抢去

一座城市不抢,消失的就是一座城市;

一个省不抢,消失的就是一个省

改革开放四十年,就像将一块巨石投入湖水,杂质翻腾、水滴乱串,到了该沉淀的时候了

以前没有如此紧迫,一是因为出生率比较高,韭菜一茬一茬地长;二是经济增长掩盖了很多问题

现在出生率逐年下降,世界经济进入衰退期,年轻人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路越修越快,大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好……

中国已经不需要那么多小城市了!

巨变之中,普通人该如何决定自己的未来呢?

1、如果你是实体行业的专业人才,没必要去一线城市受罪

你的主战场应该在功能性的二线城市

具体选哪个,看行业匹配程度就行

2、如果你是虚拟经济相关专业,包括语言类、艺术传媒类、心理学类、法律类这种

有心气去一线城市卷,肯定最好,干个5-10年,成为该行业的半个专家,到哪都有口饭吃

“新一线”也行

但如果都不想去,也可以有个办法:这一类专业,虽然二线城市比一线城市差很多,但可以选择服务于当地制造业的实用型方向

比如法律、传媒、金融,都有机会

实在不行,那就改行

或者和我一样做全职UP主,除了赚不到钱,其他都挺好

最后再探讨一个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

杭州、成都、重庆、武汉、西安的一线城市争夺战,谁会取胜?

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

现在的中国,四个一线城市够不够?

对于劳动力端来说,肯定不够!再来四个才好呢!

但对于产业端来说,四个够了吗?

一线城市的要求是辐射全国,成为市场金字塔尖的规则制定者

我认为不仅够了,而且还多了!

深圳和广州几乎已经通过东莞连成了一片,算一个

上海算一个

北京算一个

加起来一个政治文化中心,两个经济中心

内陆其他大城市都会成为提供特定产业支持的二线城市

现在“新一线”的产生,本质不是产业需要,而是劳动力过剩引起的

所以只是一厢情愿

比如金融业的发展:

2021年上海的金融业增加值几乎相当于重庆、成都、杭州、西安这四座城市之和

差距太大了!

不是杭州、成都、重庆、武汉、西安有什么问题,而是时代变了

以前,“上广深”能成为一线城市,靠的是改革开放,外部巨大增量市场的强力推动

现在已处在逆全球化时代,进入存量市场,只靠内需想要再发展出一线城市,几乎不可能!

如果一定要选一个最看好的城市,我选杭州

但条件是将嘉兴市发展成长三角的东莞,然后实现上海、嘉兴、杭州连成一片

甚至加入苏州、无锡,形成一个真正的上海大都市圈

现在嘉兴的定位是“浙北粮仓”,坚守种地红线,赢得了“种田嘉”的美誉,工业用地紧缺,浪费了绝佳的地理位置

浙江山多,没办法,和广东的平原没法比

哎……都是命啊!

今天的内容差不多就到这里了

城市竞争只是时代动荡的缩影

不管是一、二、三、四、五线城市还是小县城,都在中国这个经济体里,宏观上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

发展之路在何方?

只有我们这一代人走完才知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中国   城市   西安   成都   武汉   杭州   重庆   制造业   人口   年轻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