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人均肉类消费远超膳食标准?

(视觉中国/图)

目前的一个问题是,中国人对一些食物的消费量远远超过中国膳食营养指南的标准。近日有专家称,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测算,我国人均肉类消费量一年接近70千克(平均每天191克),远超中国膳食营养指南推荐的18千克(平均每天49克)。

中国人均消费肉类远超膳食营养指南标准,是不是该下调?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一些事实。《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的肉类消费标准并不是每年18千克,而是每日120克-200克。如果以最低的120克算,每年的肉类消费应当是43.8千克;以最高的200克算,每年的肉类消费应为73千克。

因此即便中国人的肉类消费接近70千克,以膳食指南(2022)的最高标准看,并未超标,但按最低标准是超标了。

肉类消费均值其实并不能准确反映问题,中位数才更能反映实际的肉类消费情况。在中位数统计不能获得时,只能通过每个人和每个家庭的肉类消费来评估消费量,以此为依据进行调整。

对于粮食安全的理解应当是多维角度的,不只是要保证每个人吃得上饭和吃得饱,而且要吃得好和吃得有营养,从而在饮食和能量供应上维持人的正常生理和工作需求,但更重要的是保障健康和正常寿命。

当一些人的肉类消费全年不足43.8-70千克,每天不足120-200克时,需要想办法提高他们的收入,达到肉类消费和其他食物的标准。中国实施脱贫攻坚战略,脱贫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一部分人有不少是刚刚脱贫的人群,其营养水平是需要向上提升的,也就是要增加肉类消费。

目前主要是城市居民中有些人消费的肉类超过了每年73千克和每日200克。对于这部分人,应该提倡减少肉类消费。

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出于粮食安全的考虑。首先从肉类和植物性粮食的产量比例来看,在达到膳食指南标准后减少肉类消费可以增加粮食产量,有利于供给更多的人的粮食需求。这要从肉蛋奶类折粮系数来看待。根据中国农产品成本收益年鉴中耗粮数量和主产品产量的相关性,再考虑规模化养殖实际情况,进行各类品种折算,猪肉、牛羊肉、禽肉、蛋类、奶类折粮系数分别为3.0、1.9、2.15、1.65、0.36。

这也意味着每生产一份猪肉和牛羊肉可以生产3份和约2份粮食。这个差距在发达国家更大。在美国每生产1千克牛肉约需5千克谷物,每生产1千克猪肉约需7千克谷物。所以,肉类已经达标的人少吃猪牛羊肉可以成倍地增加粮食产量,以满足更多的人的粮食需求。

即便对无肉不欢的人来说,改变肉类消费的结构也可以在消费端为粮食增产做贡献。例如多吃鸡肉,900克饲料可以产500克鸡肉,而1500多克饲料才能产500克猪肉。这对于中国人来说也非常重要,因为在肉类消费量里,中国人吃得最多的是猪肉,占50%。如果把吃猪肉下调50%达到25%,按猪肉与鸡肉产出消耗的粮食之比约为2比1,也能增加较多的粮食,并相应减小耕地的压力。

另一方面,肉类消费达标的人减少肉类消费的数量也有利于健康,这也是粮食安全应有的主旨之一,即让食物充分发挥营养作用,不产生损害健康的副作用。

大量的研究表明,过多吃肉会增加患各种疾病的风险,如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等。美国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对63257人长达11年的研究发现,大量摄入红肉和禽肉或会明显增加个体患糖尿病的风险,这或许部分归咎于这些肉类中血红素铁的水平较高。其中不同的肉类的风险并不相同。摄入红肉较多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23%,消费禽肉较多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5%,但摄入鱼肉不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对292454人平均10.2年的随访发现,只在肉类中含有的血基质铁(heme iron)与致命冠状动脉心脏疾病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血基质铁(血红素铁)的消耗导致冠状动脉心脏疾病风险提高57%。而冠状动脉心脏疾病风险与非血红素铁没有相关性,非血红素铁来源于植物和其他非肉类食物。

早在2015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召集的来自10个国家的22名专家组成的工作小组已将红肉归为“对人类致癌可能性较高”级别(2A类)。这一结论是基于“有限的证据”证明食用红肉在人类中会引起癌症,并有“强有力的”机理证据支持其致癌作用。

因此,肉类达标和超标的人减少肉类,特别是红肉的消费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此外,减少肉类消费也能对减缓全球变暖做出贡献。研究表明,每生产1千克的牛肉相当于排放了300千克二氧化碳当量;1千克羊肉是165千克二氧化碳当量;生产1千克牛奶、禽类制品和猪肉相对应的二氧化碳当量则低于100千克。

生产牛肉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多,其生产占地是猪肉、鸡肉生产的29倍,多耗水11倍,此外还要多排放5倍的温室气体。与生产土豆、小麦以及水稻等主食相比,生产每卡路里的牛肉所占土地要多出160倍,温室气体排放量多11倍。

因此,肉类已经达标和超标的人不妨减少一些肉类摄入,增加一些植物蛋白,如豆类、豆制品等,既为粮食安全做贡献,对自身健康也有利。

张田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膳食   肉类   中国   血红素   标准   禽肉   当量   冠状动脉   消费量   鸡肉   猪肉   糖尿病   粮食   风险   指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