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妙笔警花&暖心警嫂

他们,出现在你最需要的时刻

他们,坚守在每个平凡的地方

他们,努力让这个城市更安宁

青岛市公安局 青岛市广播电视台出品

融媒体警务纪实栏目《岛城警事》

平凡人 英雄心

红蓝星光 警徽荣耀

这里,有他们的故事……

青岛公安公众号

爱青岛APP

爱青岛视频号

同步播出

#妙笔警花&暖心警嫂#

视频加载中...

视频

近日公安部、全国妇联决定,对全国公安机关200名成绩突出女民警、296名好警嫂、294名爱警母亲予以通报表扬。

青岛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刑事信息处警务技术一级主管崔娟获评“成绩突出女民警”

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兴隆路派出所二级高级警长马怀龙妻子段友苹获评“好警嫂”

从警20年,崔娟笔下的模拟画像1000多幅,共参与重特大技术破案200余起,先后在多起重特大案件侦破中发挥了突破性和主要作用。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模拟画像、颅骨复原、人脸识别领域专业技术骨干,被誉为妙笔神探。

她曾经作为公安民警代表,受中央电视台邀请,在CCTV1大型科学挑战节目《机智过人》栏目中,作为公安模拟画像挑战者,面向全国观众对隔代遗传进行身份识别辨认,通过祖辈形象画出了4个孙辈的模拟画像。

崔娟说:“刑事画像和普通画像不一样,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侦查学、心理学、解剖学和实战经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也不光是传统意义的画像,视频监控、人脸识别,也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

案件现场、医院、上山下村,哪里有案情就到哪里去。

谈起曾参与侦破的一起重大案件,崔娟到现在都刻骨铭心。“当我第一眼看到受害人的家属,她被亲人搀扶着进来,我告诉她我可以经过专业的技术手段,把犯罪分子刻画出来,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增加侦破的途径和可能,我说我能行。”经过崔娟的耐心开导,受害人妻子的情绪慢慢平复,经过反复修改确认,8个小时后一张青年男性的面孔在崔娟笔下成型。

“一睁眼的瞬间,她突然绷不住嚎啕大哭起来,这一幕到现在这么多年,我还依然印象深刻。她这一崩溃的哭,我知道,这张画像成了。”专案组通过画像层层摸排侦查,仅仅用了12天,就将此案成功侦破。

七分沟通,三分画。工作室里的茶杯、老花镜、糖果这些平常的小物件,在崔娟这里,能为身心俱疲、高度恐慌的受害人舒缓一些情绪。20年来,她对见过的人几乎是过目不忘,把有特点的人随手画下来已成为习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还根据不同特点进行典型人像分类,根据地域、民族、体貌特征、特殊特征等分类,形成了一套完整而有特点的数据库图片。“如果我的画像有偏差,或者不能很准确反馈出来的话,那直接是会误导侦查的。也正是这份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推动着我不停学习和努力。”

作为“绘忆英烈”主笔人,崔娟参加了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市公安局等14家单位联合启动的 “绘忆英烈”公益活动。因为英烈们牺牲年代久远,家属也已是耄耋老人,记忆十分模糊,绘制工作十分艰难,崔娟反复沟通查找,捕捉英烈们留下的点滴形象,不断完善细节,面对无根可寻、没有史料、图像高度失真等超高难题,通过不懈努力为先烈们绘制画像10余幅。

当她把反复修改的王兆亮烈士画像送到近80岁高龄的市民王叔叔手中,老人颤抖着双手握着崔警官,激动地连声感谢。有了这张画像,心中就有了寄托,这是他们家族几代人数十年来的心愿,终于得以慰藉。

忠诚的底色历久弥新,永不褪色,平凡的身影默默坚守,维护着公平正义。跨越时空的距离,崔娟用手中的画笔守好人间“烟火气”,绘就百姓“平安图”,用实际行动阐释着女警的别样美丽,用满腔热血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豪言壮语。

已经退休的段友苹,平日里做的最多的,就是看望并照顾丈夫的帮扶对象。有一次,记者找到她的时候,她正在孤寡老人刘本义的家里帮忙做饭。段友苹说:“认识刘大爷十多年了,我们过年也在老人家里,现在他就跟我们自己老人一样!”

从2015年开始,她就和丈夫一起照顾刘本义老人,出钱给老人租房子、给他办低保帮他看病、帮他申请廉租房,马怀龙和段友苹对刘本义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老人说:“我一生孤独,在外人看来他们就是我的孩子,在我看来比自己的亲儿子还亲,我无儿无女,但我知道有个儿子不一定能达到这个水平。”

从警15年,马怀龙手里的45把钥匙,连接着他照顾的45个孤残老人家庭。他每天穿行在辖区的大街小巷,奔忙在片区的百户千家,演绎着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爱民故事。

由于丈夫要执行任务,经常加班加点,一周都难得回家一次,而家中的一些事情更是身不由己。段友苹得知远在临沂老家的婆婆患病住院,为了不让丈夫为难,她瞒着马怀龙独自一人坐长途车回了老家,在医院里照顾了婆婆四天四夜。直到老人转危为安,她才给丈夫发了短信:“放心吧,妈好着呢,有我在,你安心工作吧。”收到信息的马怀龙眼里噙着泪水,回复道:“老婆,娶到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

丈夫一心扑在工作上,把社区当家,把群众当亲人,社区里谁家有了困难,他既出钱又出力。段友苹说,她也问过丈夫为什么这么“傻”,可丈夫说,自己的母亲已经90岁了,但是自己工作忙离家远,好不了亲朋相邻的帮助,所以他也把救助的每一位老人都当作自己的父母。渐渐地段友苹也被丈夫的精神所感动,并主动帮助丈夫救助的这些老人。家里虽然不富裕,但是段友苹从没有因此埋怨过丈夫一句,她几年来没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将省下的钱全部用来支持丈夫帮扶社区困难群众。

在段友苹的默默支持下,马怀龙全身心投入工作,先后为社区群众做好事4850余件,长期照顾孤残老人45名,帮扶困难家庭32户,救助危难群众50余人次,干出了成绩也获得了荣誉,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5次。段友苹也在2019年1月获得了首届青岛市新时代“十佳警嫂”提名奖。

结婚32年,段友苹用理解和支持,担当与大爱,在丈夫全力投入工作的时候,给那些被帮扶孤残家庭撑起了一片天。

“因为我是一名警嫂,嫁给警察,就是半个警察!”

这是智慧的力量

觅踪寻迹 助力万家团圆

这是温柔的力量

轻声细语 守护万家灯火

她们平凡的人生,绽放时代的光芒!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三月,祝愿警花和警嫂们节日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妙笔   孤残   青岛市   英烈   警务   受害人   青岛   画像   公安局   平凡   丈夫   家里   老人   工作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