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周刊 - 高考不足100天,你复习得怎么样?海南名师支招→

编者按

距离2023年高考不足100天,你复习得怎么样?在冲刺备考阶段,如何复习才能获得最佳效果?怎样才能激发个人潜能,在冲刺阶段实现逆袭?从本期起,海南日报《教育周刊》推出“攻略”专栏,特邀我省高中名师从复习备考、应试技巧、心态调整等方面为考生加油支招。

海南中学高三学生复习备考。 通讯员 冯锦倩 摄

语文

构建知识体系 提升写作能力

■ 杨晓丹

在新高考背景下,素养本位和情境化、思辨性的命题思路,因文设题和反套路的命题趋势愈加清晰。因此,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考生要利用教材文本构建知识体系,研究高考语文真题,强化文本分析能力和对思维路径的训练。

梳理比较试题 建构解题模型

1.纵向比较,把握宏观变化。

首先,要纵向比较近五年的高考真题,研究考查的题型和能力。例如,通过梳理高考全国卷小说阅读的主观题,我们发现,关于叙事艺术的考查频率最高,其次是人物形象。因此,在小说阅读备考中,不仅要重点关注小说的叙事技巧,还要适度学习叙事学和文艺学相关理论知识,如冰山理论等。

2.横向比较,分析同类题型。

我们来看看以下三道关于小说的高考题:

本文多次提到“板凳”,这是富有意味的细节。请分析文中“板凳”的用意。(2020新高考II卷)

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2016全国高考II卷)

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2014全国高考II卷)

以上三道题是不是都在考查物像的作用?其参考答案都指向物像本身的特点、与人物的关系、对情节发展所起作用、与主题的关联等。将这三道题横向贯串在一起,同类题型的解题规律就清晰明了了。

3.建构模型,迁移运用。

建构不同文本的阅读策略和答题模型,能让考生们更好地融会贯通,迁移运用。针对上文提到的小说阅读,可以建构出四维度的解题模型:

写作训练,有“道”有“术”

所谓“道”,就是指精神境界,考生需关注生活、思考生命,才能让作文有灵性、有思辨力;所谓“术”,即技能方法,写作时要训练内容结构和语言,才能保证基本的写作水准。具体包括以下四点建议:

1.关注社会生活。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考生平时要多关注社会生活,并进行由浅入深的思考,看到的是景象、人事,想到的是抽象的道理。针对观察到的现象,可以追问自己几个问题:为什么?怎么办?有什么意义?

2.坚持课外阅读。

在高三冲刺阶段,考生应坚持课外阅读,读读散文、时评、杂文等,比如鲁迅、林语堂、余华、梁文道等人的作品。每天坚持15分钟的课外阅读,既能缓解备考压力,又能提升思维活力。

3.梳理盘活素材。

积累素材,既要“务于精熟”,又要“观其大略”。比如,你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人物,查阅资料,深入了解这个人物的生平、成就,以及他人评价等,为其写一些片段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作文素材必须和你的生命相遇,和你的感受相融,你才能灵活地运用它。此外,还需要积累思政、科技、艺术、教育、哲学、经济、文化等类别的素材。好的素材,应当是恰当的、有文化味的。

4.从模仿到创造。

提升作文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模仿佳作。古人谓作文有“三偷”:“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选择适合的佳作,从模仿开始,在模仿中创新,进而发展出自我的创造力。好的文章,一定有一个“我”在。有我的情感、我的思考、我的格调、我的精气神,才能成就好文章。

(作者系海南中学教师)

数学

回归课本 以不变应万变

■ 李宁

高考数学的命题原则为突出数学本质,重视理性思维,坚持素养导向、能力为重。高考数学重点考查5项关键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创新能力。许多考生已从2022年高考数学真题中明显感受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2023年高三数学冲刺备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端正心态,以不变应万变。

考生们要以从容的心态备考,以不变应万变。重点知识年年考,数学的主干知识每年都保持较高的考查频率。考生们不能因为去年高考数学试题难度较大,就一味加大复习题的难度,而是要踏踏实实进行高考二轮复习,打好基础提升能力。

2.回归课本,适当关注冷门知识点。

考生备考时发现,有一些高考试题可以从教材中溯源,因此备考时一定要注意回归课本,不能抛弃课本。现阶段,要将数学教材再过一遍,对知识点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对公式的推导、定理的证明要做到心中有数。一些较难又冷门的内容,比如独立性检验的论证过程、回归直线方程的推导等,有可能会在高考试题中出现。

3.按模块梳理题型和解题方法。

考生可以从数列、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概率统计、圆锥曲线和导数六大模块对解答题进行针对性梳理。复习时要以高考真题为主,兼顾各地的模拟试题,分类总结每个模块的常考题型和解题方法。以概率统计为例,考生可以查看概率统计解答题,总结出此类问题的高频题型与解题方法。解答题要分模块进行突破,同时穿插选择题训练,以巩固各个模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方法。

4.调整备考策略和方法。

高三冲刺备考阶段,考生要参加多次模拟考试。面对不同风格的试题,考生应调整好应试心态,合理分配考试时间。无论试题整体程度是简单还是困难,会做的题要全力以赴拿到应得的分数,题目简单时不大意,题目困难时不气馁。

(作者系海南中学教师)

英语

关注传统文化 加强阅读训练

■ 陈琦

距离高考不到100天了,各科目前已进入第二轮复习阶段。考生们要摆正心态,掌握复习策略。

近年来,全国高考英语试卷中的语法填空、书面表达、阅读语篇等题型内容,很多都涉及中国传统文化,考查的密度、宽度和深度出现了诸多变化。高考试题通过讲述中国故事,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发挥学科育人功能。因此,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将成为常态。

二轮复习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词汇复习,特别要重视课标新增词汇,以及派生词、不同词性在具体语境中的灵活运用。考生可根据话题梳理高中英语词汇,形成系统的话题词汇和知识网络,并运用话题词汇进行写作训练。

阅读训练,要多做并限时完成。阅读理解题型在高考英语试卷中分值占比很大。考生每天必须保持一定“刷题量”,每篇阅读最好在7—8分钟内完成。此外,还应不断梳理和强化解题思维和规范步骤。高考英语的阅读理解题型主要分为细节理解、推理判断、词义猜测和主旨大意四大类。这四种类型题目的解题思维、步骤和方法是不一样的。

完形填空:除了背高频词汇和梳理常用短语外,还要注意语意优先于语法原则。近年来,单纯的语法题几乎已从此类题型中消失,几乎每道题的四个答案选项都符合语法规则,错误选项主要起到语意干扰的作用。考生应根据上下文提示、暗示或铺垫,培养整体把握篇章的能力。此外,厘清上下文的逻辑。完形填空题对逻辑的考查,是让学生结合语境进行合理分析、推断来完成的。因此,考生在做完形填空题时,既要有代入感(设身处地进行思考),又要跳出故事客观审视,才会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之感。

书面表达:要杜绝拼写错误,尤其是简单的词汇;要注意保持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尽量少涂改。内容扎实、卷面整洁的高考英语作文,分数一般都不会太低,如果再加上字体优美就更占优势了。

(作者系海南中学教师)

思政

以教材为基础 以真题为导向

■ 翁文珠

近年来,高考政治试题命题越来越灵活,更加侧重于对知识的分析和运用。去年高考是我省考生使用统编新教材后参加的首届高考,预计今年的高考命题将延续去年的风格。

立德树人既是高考的核心功能之一,又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根本任务。2023年高考政治将聚焦时代重大现实问题、关键历史事件、社会热点话题、科技前沿进步、伟大建设成就等,着重考查学生的家国情怀、奋斗精神、责任担当与理想信念,以及美育、体育、劳动等领域的道德品质。因此,备考的基本策略是以教材为基础,以真题为导向。

1.准确把握课本基础知识,强化识记和理解运用。

通过读、背、写等方式梳理基础知识,复习必须全面、准确。备考时,应摒弃主观投机心理,将7本教材内容全部纳入复习范围,用扎扎实实打基础的方式取代“冒风险划重点”。获得高分的前提是回归课本,熟读熟记教材理论内容。课本是高考试题命题的重要依据,也是复习备考的根本。

2.重视建构和落实思维导图。

教师应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学情因材施教,解决考生在知识运用方面的困惑,“以点带线成面”建构知识体系。只有联系和建构起单元、课题、框题、目题的知识名称及思维导图,才能在解答大题时不漏掉知识点。谁对教材思维导图的脉络一清二楚,谁就是最后的赢家。

3.注重阅读,提升解题思维能力和答题规范性。

在二轮和三轮复习中,教师应经常命制模拟题或选取高考真题,引导考生进行阅读,提升阅读素养和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系海南华侨中学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海南   题型   命题   课本   名师   考生   词汇   素材   思维   阶段   教材   能力   数学   方法   知识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