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访丨强数字技能 为就业助力-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余兴安

文丨中国劳动保障报记者 赵泽众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催生了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也创造了众多灵活弹性的新职业新岗位。新职业从业者数字技能的提升,决定了新职业从业者群体进一步发展壮大。当前,数字经济催生新就业情况如何?应从哪些方面提升新职业从业者数字技能,助力发挥好就业“蓄水池”的作用?记者在两会期间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余兴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

余兴安


01

记者:新就业形态已成为稳就业、保就业的重要抓手之一。当前,我国新职业发展情况如何?


余兴安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达2亿人左右。去年12月国家新修订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首次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占职业总数的6%,其中新职业43个,占数字职业的44.3%。


作为数字时代重要的生产组织方式,数字平台打破了时空界限,形成了协同、开放、多元新生态,加速推动数字职业化与职业数字化,创造了大量新就业机会。据相关机构研究,2019年阿里巴巴生态共蕴含6901万个就业机会;2021年快手平台带动了3463万个就业机会;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微信支付、企业微信等微信数字生态衍生了4618万个就业机会。2022年腾讯数字生态创造了147个处于萌芽期、成长期和稳定期的新职业。


02

记者:我国新职业从业群体在提升数字技能上面临哪些挑战?


余兴安: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平稳,由于从业者多为年轻人,新职业发展一方面带动更多新就业,另一方面也以其灵活便捷等特点更适配于青年等重点群体就业。


但当前,我国新职业从业群体发展依然存在诸多困难,其中数字技能不足成为主要瓶颈之一。主要表现在:一是各行各业加快数字化变革,行业快速迭代对从业者能力挑战日益增多。二是数字时代职业演进进程加快,但国家新职业认定难以跟上就业发展进程,许多新职业从业者难以第一时间得到社会认可和专业数字化培训,进而加大就业难度。三是我国传统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存在培训内容传统、方式单一、培养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难以满足数字时代用人单位和从业者需求。


03

记者:您认为应从哪些方面入手,为新职业从业者保驾护航?


余兴安我建议,一是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培育更多新职业新就业。建议加快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出台更多支持平台经济具体措施,鼓励平台企业加大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最大程度发挥平台潜力,为从业者创造更多新职业新岗位及高质量普惠性就业机会。


二是加快新职业认证,加强保障新职业从业者的权益。一方面充分发挥数字平台的新职业监测培育功能,在主要的数字平台设立新职业和新就业形态状况的调查监测点,提高对新职业发展前瞻预测能力。另一方面,在政府指导下,加强产学研合作,支持微信等数字生态率先开展新职业申请、新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为其申报新职业开辟绿色通道,加速新职业认证,进而加强保障新职业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04

记者:您对如何有效提升新职业从业者数字技能有哪些建议?


余兴安首先,要加强对从业者的数字化工具技能培训,助力其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依托平台企业,在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增加“数字化工具技能”培训内容,大力推广社群运营、小程序开发等门槛低、应用广、实战性强的数字化培训;将轻量化、易上手的数字化工具能力培训等纳入国家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加强青少年编程教育,推广青少年编程与创新赛事。另一方面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健全就业技能、法律安全等培训体系,支持残疾人、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女性等重点就业群体依托微信、电商等数字平台接受数字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为从业者可持续发展提供全链条、体系化的服务。


其次,应加强对重点地区新职业从业者数字技能培训,鼓励数字平台定向培育数字人才。一方面聚焦县域、乡村或者特色产业集群,加强数字化培训专项,更好服务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委托平台或与平台关系紧密的第三方企业建立直播带货等讲师体系,送数字技能下乡,实现农业与特色产业的数字化改造。另一方面推动数字平台与在地职业院校的试点合作,发挥企业技术与一线优势,调研数字人才缺口,共建数字实训基地,联合培养具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制定标准化教材与课程体系,建立数字人才储备库,实现“人才需求—定向培训—实现就业”的用人链条。

编辑丨徐德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中国   技能   数字   就业机会   业者   助力   政协委员   两会   专访   科学研究院   院长   群体   新职业   生态   人事   记者   我国   职业   更多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