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郑春阳建议:有效扩大国内消费 统筹规划行业产能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强微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春阳)

中国小康网3月10日讯 记者张志 随着国内生产消费水平明显好转,市场活力显著增强,但制造业领域出现利润下降和部分产能过剩现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强微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郑春阳表示,提前统筹规划应对产能过剩问题,才可以更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郑春阳表示,国内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的产生原因很多。首先,新冠疫情对国内消费市场产生了较大抑制作用,2022年全国居民实际人均消费支出在近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其次,人们的消费观念升级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也导致了高端产品产能不足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再次,国家不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也让部分产业开始出现产能过剩。最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去全球化和产业链重新调整,导致国外市场萎缩,外需不足。为此,郑春阳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有效扩大国内消费: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将扩大国内需求做为第一项重要工作,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为进一步有效扩大国内消费,建议由工信部牵头,整合商务部、发改委、文化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多个部门,形成政策合力,破除一切阻碍居民消费的障碍。同时,在共同富裕的政策引导下,切实提高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政策,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加快建设国内大市场。

二、加快高质量产品供给:在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的大背景下,我国中高端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仍然不足,建议增加优质农产品、教育产品、旅游产品、数字产品供给,以及高端智能产品、智慧产品供给。对于儿童与老年人两个特定群体,增加更多个性化、适用性强的产品。充分利用进博会的品牌效应和首发效应,将更多国外优质产品引入我国,可考虑设置进博会分会场。

三、统筹规划行业产能:产能过剩有时是“规划”过剩,应对措施可以“计划”多一点,“市场”少一点。今年年初以来,为加快经济恢复步伐,各地都发布了多个大项目的建设规划,有开展“报复性”建设的倾向,建议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增强部门协调,提前对各地产能规划进行梳理,实行总量控制,严格审批制度,“封堵”无效产能,划出政策红线,每年根据情况及时调整。

四、大力开拓外需市场:对于外需市场,建议商务部及相关部门,实施更为精细化的策略,一国一策。鼓励更多企业参加国外展会,化“坎”为“梯”,鼓励各个省份梳理各自优势产业,组织差异化“海外抢单团”。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非洲、东南亚、东欧、拉美国家的中国制造的渗透率,持续完善出口退税等政策并执行到位。支持和鼓励国内大型平台企业、跨境电商企业在海外设立更多分支机构、更多“海外仓”,助力国内企业出海。

编辑:周经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产能   政协委员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建议   国内   全国   天津   居民   国外   政策   更多   国家   行业   市场   产品   企业   郑春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