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版」抗体的结构、分类和产生(三)

千株松生物 数据海 2023-02-22 00:25 发表于江苏

收录于合集

#重组抗体1个

#标签抗体1个

#双特异性抗体(bsAb)1个

重组抗体

在研究、诊断和治疗中,抗体融合蛋白有着广泛的应用。把抗体的全长或者部分同特定的蛋白融合到一起能够使抗体到达宿主的某个特殊部位(例如,通过血-脑屏障),或者运输酶到某个部位(例如,用于治疗或者在某个部位使用药物),或者向某个部位运输毒素分子用于治疗。

重组抗体,又称基因工程抗体,通过体外克隆抗体重链和轻链DNA序列产生。与杂交瘤技术生产的单克隆抗体相比,重组抗体具有高批间一致性、无动物源生产、易于工程化改造和持续供应等优势。鉴于其重要性,重组抗体正成为基础研究、疾病诊断和临床应用的重要工具。

双特异性抗体

与常规单克隆抗体不同,双特异性抗体(bsAb)具有两个结合位点,可识别同一抗原上两个不同抗原或表位。由于这一特性,双特异性抗体备受研究者和制药业的关注。截止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了4种双抗药物,而且160多种双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用于治疗癌症、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疾病。

具有标签的重组抗体和片段

扩增含有已知大小和生物学功能标记的蛋白质大大简化了随后的分离、纯化和检测。例如,(His)6或GST标记现在普遍用于任何规模的简单亲和纯化。在某些情况下,蛋白质产量因此还会增加。如果目标分子没有Fc区域,添加这种类型的标签也是非常有用的(Fc区域的存在可以使用Protein A 微球或Protein G 微球亲和介质进行纯化)。

表位标签(能够与抗体专一而且紧密结合的短肽序列)用于检测和纯化已经在许多免疫学方法被广泛的使用。

具有标签的重组抗体的优势和劣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抗体   杂交瘤   特异性   抗原   亲和   序列   蛋白质   蛋白   部位   结构   标签   收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