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扎堆冲向ChatGPT风口,融到钱只是第一步


ChatGPT火爆,令一级市场的热潮来得比往年更加猛烈。

“ChatGPT把去年躺平的中国创投圈都炸醒了。”出门问问CEO李志飞几天前在朋友圈写道。一位人工智能领域科学家发了条朋友圈说:“VC都在指望他们的猪都能飞起来。”

大批投资人与创业者涌入AI大模型赛道。在朋友圈5000万美金招“英雄帖”的前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最新拉来了美团王兴的A轮投资;出门问问CEO李志飞宣布投身语言大模型创业;前京东技术委员会主席周伯文刚刚完成来自启明创投的天使轮融资;前搜狗CEO王小川也杀入中国OpenAI"的战场,并向媒体承认自己在快速筹备中;近日亚马逊首席科学家李沐也被曝离职创业,创业内容与大模型应用有关;快手前AI核心人物李岩,也被曝出加入AI大模型创业赛道。

在这些创业者之外,包括谷歌、微软、META、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几乎所有科技巨头也参与进了这场AI军备竞赛。


从这一波ChatGPT创业者的背景来看,或许技术创业者的春天又要来了。

他们之中大部分都是技术背景出身。例如,李志飞出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语言与语音处理实验室,博士期间一直研究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处理。李志飞在谷歌 AI 团队主导开发了包括谷歌手机版离线翻译等一系列产品,此后回国在语音交互领域创业出门问问。

而从中科大少年班走出来的周伯文,从事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核心前沿技术的研究、应用及产业化超过20年,研究领域包括了语音和自然语言处理,从京东到清华大学,他也一直没有离开人工智能的核心圈。

李岩在2022年下半年成立了AI公司元石科技,主要进行多模态大模型的研发。王小川离开搜狗后沉寂一阵,但最近发发微博评价OpenAI的成功是技术理想主义的胜利。他称中国需要自己的OpenAI,但大厂受自己的业务牵引,追逐资本热点的创业公司更动作变形。当媒体向王小川求证是否回归做AI大模型时,他承认“自己正在快速筹备中”。

相比之下,王慧文虽然不是AI出身,但背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学士,从中科院声学所退学创业,他带领美团在“千团大战”中突围而出,负责美团从外卖、打车、共享单车等多项业务,身家百亿财务自由。利用“美团创始人”的声望和资源,加上王兴的加持,“光年之外”有望快速搭建团队。

这场大模型赛道之战,前有巨头杀入,后有技术创业者蜂拥而至,是否会是只有一两个幸存者的“生存游戏”?

毕竟,对有着极高技术门槛的企业进行对标,从0起步创业并不容易。

从OpenAI的发展经历来看,它同样积累数年。这家公司 于2015 年 12 月就已成立。GPT 模型经过多次迭代,直到去年11月,才终于因高质量的问答引爆互联网,月活用户过亿。

尤其是,AI大模型研发的烧钱速度惊人。业内人士算了笔账:GPT3训练一次的费用约为460万美元,ChatGPT单轮对话平均费用在0.01美元至0.2美元之间。,还只是算力的成本, OpenAI员工约300多人,一年工资开支就要2亿美金,AI算力开支5亿美元,需要雄厚的资本支撑。”

高昂的成本决定了AI大模型不是一个创业公司随随便便就能上牌桌的赛道。即便如今声名成功如OpenAI,其2022年收入3000万美元,但净亏损高达5.445亿美元。

大模型训练成本短期来看难以大幅下降。因此也有业内人士质疑,动辄数百万美元的训练成本到底是否适合初创公司杀入?

现在的ChatGPT正值科技的炒作周期,叠加了很多高涨的情绪和期待。但如今的投资赛道竞争,早已经不再是过去靠堆砌人力和资本实现规模效应的年代,而是比拼底层技术实力的阶段。

因此有业内人士提醒:ChatGPT积累了许多年,涉及到算力要有多少服务器,知识库、标注等等很多问题,若没有这些能力的公司跟风入局,会消耗掉许多资源。而究竟谁能够抓住风口,更重要的是看过去十年有没有在服务器算力上投入,有没有做人工智能的团队,有没有大数据的存储等等硬核实力。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的ChatGPT或许不一定需要OpenAI的模仿者,AI的关键在于应用,训练出大模型是第一步,是否要有人用、做出用户口碑,打造自己的生态和应用场景真正落地,这些考验还未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创业者   清华大学   风口   人工智能   赛道   中国   模型   成本   美元   技术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