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妇女节|她们是母亲、村民、社区工作者也是女子巡护队的一员

今天是3月8日国际妇女节,主题为: “数字包容:创新和技术推动性别平等(DigitALL: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for gender equality)” 。

“在推动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方面,数字变革拥有无限潜能:借助不断创新的数字技术,比如电商平台、移动银行、数字化农业产业链,妇女和女童可以更加充分地获取信息、知识和公共服务,并更加深入地参与社会经济生活。”

——联合国妇女署

©️联合国妇女署

还记得去年熊猫日,我们介绍大家认识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首个女子巡护队吗?


新年前,在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指导和GEF国家公园体制机制创新项目支持下,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共同组织巡护队员前往大熊猫国家公园千佛山管护站学习交流,探讨大熊猫国家公园周边社区如何开展自然教育活动。这是女生们第一次以巡护队集体名义参与外出交流活动。三天行程,她们听取了千佛山管护站和生态护林员协会的自然教育经验,参观了当地的教育路线,在参与式讨论中碰撞出了许多灵感。

女子巡护队员们在千佛山自然教育路线合影©️WWF China

在“女子巡护队”的名头之外,她们还有许多身份:是母亲、是村民、也是基层社区的工作人员。每一个“身份”都折射出不同维度看世界的角度,也赋予她们不同的职能。在旅程中,我们从每一个“身份”上看到一点新东西,最终拼凑出完整而鲜活的个体。


母 亲A Mother

晚上吃过饭,夜风微凉。我和巡护队长杨国蓉一起从餐厅走出来,闲聊的话题不自觉又回到“孩子”上。大约同为母亲,未能免俗。“你这么出来两三天,孩子谁照顾呢?”我问。她笑笑:“扔到婆婆家去了,我出来前就说好的。”我点头,猜测巡护队的其他人也是差不多安排。七个女生中,有六个已为人母,孩子大多在念小学的年纪。所以周末要离家两三天,并不是容易的事。

准备去接孩子的都兰©️WWF China

近几年合村并校,在村里读个书没那么容易。很多人要把孩子送到附近的乡镇、甚至城市去上学。巡护队里都兰家就是这样。每天一早一晚,她开40分钟山路接送儿子上下学。爸爸们大多在外打工,能做“周末父亲”已是难得。孩子平日里的起居、教育全凭妈妈操心。

自然教育交流会©️WWF China

大概因为这样,在早上的交流会上,当千佛山生态护林员协会分享自然教育经验时,其中一个理念特别触动女子巡护队员们:让乡村孩子享受高质量的自然教育。千佛山的自然教育工作在四川省林草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指导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的支持下已经开展到第三年。从设计伊始,就非常强调“本地化”:以本村孩子为服务对象、培养本地生态护林员担任老师。

千佛山生态护林员分享 ©️ WWF China

四川横断山杜鹃花保护研究中心项目总监凌琴介绍说:“乡村孩子现在多数在外上学,对家乡的土地缺乏情感联结。长此以往,本地的文化无法传承、乡土社会的自然环境没有本地人来保护,这是我们非常担心的。所以针对他们的自然教育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自然教育体验 ©️ 大熊猫国家公园千佛山片区

在这样的背景下,千佛山生态护林员协会开始组织夏令营和冬令营。孩子们放假回家都可以参与。护林员带着他们爬山、玩雪、认植物动物、动手做手工…… 孩子们边玩边学,护林员则边学边教。从一开始的不够自信,到三年下来可以流畅地教学,千佛山的生态护林员们随着自然教育的工作逐渐成长起来。

千佛山生态护林员协会会长介绍孩子们制作的昆虫旅馆©️WWF China

这让女子巡护队的队员们很振奋。此前,她们虽然也在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的组织下接受了几次自然教育的培训,但迟迟不敢迈出“实操”这一步,归根结底还是觉得自己“不行”—— 文化基础不好、表达能力不足…… 但这次,看到和自己同为村民的千佛山生态护林员也能讲,大大提升了她们的信心。“为自己的孩子提供好的自然教育”,是她们迈出第一步的最大动力。

国家公园的原住居民Indigenous People in the GPNP

身为国家公园入口社区的原住居民,她们也是最关心家乡发展的人。自然教育怎么做才能让全村受益?这是她们迫切想要讨论的议题。

李晟之研究员带领大家展开讨论©️WWF China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的李晟之研究员长期研究国家公园周边的农村社区,他在最后一天的讨论环节中将自然教育定义为“一个框架”:“大家不要觉得自然教育有多么‘高大上’,一定得是清华北大的学生来了才能讲。我就觉得自然教育应该接地气。“由本地人来讲宅前屋后的动植物,讲本地的文化、口述历史。农业生物多样性也是生物多样性重要的一环,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教孩子们种地和采收呢?我们要把自然教育看成一个框,往里放有本地特色的内容和活动。”

女子巡护队员们踊跃讨论©️WWF China

一番话打开了大家的思路。巡护队员们纷纷加入讨论。畅想能教孩子们什么内容,哪些场所可以利用起来,村里又有哪些老人有手艺传承…… 乃至未来,等本地的自然教育体系成熟后,可以开放给附近大城市的居民,让城里孩子体验乡村自然的同时,增加本地居民的收入。

巡护队员们积极发言©️WWF China

李晟之研究员总结说:“只有自然教育成为社区百姓手里的‘工具’,即开展宅基地自然教育为百姓增收、为百姓服务时,它才能真正被原住居民接受,成为撬动社区参与国家公园建设的杠杆。”


巡护员A Ranger

“巡护员”是一个新身份。最初,这个身份意味的事情很简单:工作之余爬爬山,拍一些有趣的花花草草,再认识一些动物痕迹…… 就像是寻常日子里和朋友出游,轻松愉快。但这个身份打开了一扇门,带来了一些“外人”—— 管护总站的工作人员、环境保护的公益组织、研究自然的学术机构;也带了一些新名词和新概念——国家公园、自然环境、野生动物、自然教育…… 它们像种子一样,埋进女子巡护队员们的心里。

女子巡护队员参观自然教育线路©️WWF China

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片区的刘波站长长期陪伴女子巡护队所在的虹口社区成长。在他的设想中,未来国家公园巡护员的职能应该有所分化:“所谓‘上山、下乡’—— 大熊猫国家公园的专职巡护员应该偏重监测巡护、科研保护;但社区沟通、自然教育这样的工作,由社区本土的兼业巡护员担任会更合理,也更能发挥社区工作人员、尤其是女性的特长。”

女子巡护队员为村民解决问题©️WWF China

在农村社区逐渐空心化的今天,女子巡护队成员本身就是社区精英:她们大多在20-30岁,受过高等教育;她们在社区担任基层工作,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WWF区域项目主任徐强认为,通过影响女子巡护队的成员,能够带动她们在农村普及和传播保护理念。通过日常的工作交流,或是通过自然教育的活动,去平衡保护工作和原住居民的利益、化解冲突。这比“外人”生硬的介入、宣讲更有效。

女子巡护队员为村民解决问题©️WWF China

三天行程很快结束,大家又回到各自日常的生活。千佛山的生态护林员们要开始组织孩子们的冬令营;女子巡护队员们讨论起如何引导村民燃放烟花、避免森林火灾的问题…… 对作为WWF北京代表处合作项目成员单位的龙溪虹口,我们对今年多了一份期待:希望这次的行程能为女子巡护队的自然教育工作开一个头。春暖花开的时候,也许我们就能看到虹口社区的自然教育工作发芽、抽枝了吧?


点评

李晟之研究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

此次交流活动充分反映出了女子巡护队员们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的激情。从交流内容看,无论是龙溪虹口的女子巡护队和千佛山生态护林员协会,最感兴趣的还是如何让自然教育带动村民致富和乡村振兴,他们讨论了近3个小时没有停止,尤其是对宅基地自然教育的全面认识和丰富经验,让参会的国家公园管理、科研和民间保护机构的人员,都深深感受到人民群众为主体的自然保护模式是可行的、可信的和可持续的。

张黎明处长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科研教育处四川省林学会自然教育与生态旅游(康养)专委会

四川全民自然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女性的参与,离不开跨区域之间的交流学习以及合作共建。在此,也感谢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长期以来对大熊猫保护和四川自然教育发展的支持。大熊猫国家公园龙溪虹口、千佛山两个园区,在探索自然教育上都取得了各有特色的成果,初步形成了不同机制和模式,值得彼此借鉴。本次千佛山交流活动关于宅基地自然教育的讨论,再次表明,“身边的自然教育”是普及全民自然教育最有可行性的理念和模式。后续,我们将持续开拓创新深化自然教育的普及推广。

撰文:杨祎

校对:何欣、徐强

排版:廖志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社会科学院   虹口   护林员   女子   社区   大熊猫   妇女节   村民   工作者   国家公园   母亲   生态   自然   孩子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