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改革在湖南丨宜章:改革学校评价,开创全面育人新局面

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黄红涛 肖红

日前,宜章县平和学校、白石渡学校因在探索育人新模式方面取得佳绩受到县里点名表扬。

像平和学校这样的偏远山区学校在年终督导管理水平考核中能够获评先进,综合评分甚至超过一些城区“老牌”学校,这几年在宜章并非个例。这主要源自该县的学校评价改革——从2020年起,该县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指引,探索“从入口看出口,从起点看变化”的学校综合绩效评价改革,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学校评价方案。

开清单,对账单,实现“五大转变”

“我至今记得,以前为了迎接好年终督导评估考核,我们学校政教处、教务处等一帮行政人员总要忙上好一阵子,甚至有时候为了把资料做细,晚上直接在办公室过夜。”回想起改革前的学校年终督导考核,宜章县七完小校长现在想来还有点发怵,“实行学校综合绩效评价改革后,我感觉轻松了很多。”

据了解,宜章县的学校综合绩效评价改革,十分注重过程性管理,“坚持月初开清单—每月对账单—月末晒账单”的闭环运行管理,以常规考核和专项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日常考核。常规考核由县教育局对各学校进行量化评分,专项考核由县教育督导室统筹安排。同时,宜章县教育局统筹整合股室文件、会议、通知、检查项目,切实为基层学校减负。

负担减轻了,一批书记和校长纷纷“回归课堂”“回归教材”“回归家访”,以身作则带动教职工投身教育教学,下大力气抓课堂教学、教学常规、教研教改,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各学校抓工作实现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由突击型向常态化、由领导抓向团队抓、由强制度向强文化、由重部署向抓落实的“五大转变”。

有的放矢,突出学校分类评价

“我们学校是全县唯一的一所公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宜章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党支部书记欧玉明介绍,按照以前的学校评价方案,我们是与其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起 “打捆”竞争,党建、安全维稳等方面的评比还好说,但教育质量谁优谁劣如何评判则很难界定。

根据这样的现状,宜章县实行公办、民办中小学分类分段统一评价,既注重共性指标,又突出个性量化,既侧重公平,又突显差异。在确保教育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基础上,学前教育重在规范办园和“去小学化”改革,中小学侧重考核“五育”成效,职业教育突出产教融合、学生技能和就业质量,特殊教育倾向技能水平、社会适应能力。

“这样的评价很科学,让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更有针对性。”宜章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李晒良感慨地说。实行改革之后,宜章县特殊教育学校遵循特殊教育规律,践行“为每一位孩子的幸福人生提供最合适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发展。

立德树人,回归教育本位

“育人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全县教育要发展素质教育,摒弃‘重育分、轻育人’理念,聚焦知识、能力、价值三大目标,回归到以知识为基、以能力为重、以素质为魂的教育本位,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县教育局局长胡忠在全县学校管理人员座谈会上所陈述的观点。

这几年,宜章县在不断优化学校综合绩效评价方案,树人理念从育分转向育人,主抓坚持德育为首、坚持健康为本、坚持质量为重“三个坚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学生负担全面减轻,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全面提升。

改革之后,宜章教育五育并举旗帜更加鲜明,也给该县教育发展带来了许多明显的变化,彭梦婷、吴雨林等一大批学生上榜省、市“新时代好少年”;参加市中小学生运动会,团体总分连年居于郴州市前列,心理咨询室及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实现全覆盖,养正中学等10所学校列为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校,思源实验学校等2所学校列为全国青少年篮球特色校,宜章县十一中定为摔跤训练基地,宜章县五中定为柔道训练基地;参加“少年硅谷—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示大赛”获奖47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宜章   宜章县   评价   学校   特殊教育   账单   本位   湖南   技术学校   全县   新局面   年终   全国青少年   常规   校长   理念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