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李书福:皮卡应纳入乘用车范畴

3月2日,南都·湾财社记者从吉利汽车了解到,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从完善碳排放管理机制、皮卡纳入乘有车范畴、加快制订及实施商用车碳积分管理办法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完善碳排放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总体目标。根据清华大学气候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中国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报告,我国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132亿吨,为美国的两倍、欧盟的四倍左右。我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我国的碳中和面临碳排放体量大、过渡时间短等巨大挑战。

对此,李书福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完善碳市场管理运行机制,激活碳市场交易,充分发挥市场对碳减排的促进作用。优化碳市场配额发放及履约机制,创新以配额为基础的碳金融产品,突出配额的资产属性,提高企业减排积极性;多元化碳交易产品种类,尽快重启自愿减排(CCER)项目申报,扩大CCER项目类型,适时引入碳期货、碳远期等交易产品;扩大碳市场的参与者,激活碳市场流动性,提高碳市场交易量和交易价格。

二、扩大全国碳市场参与企业的覆盖范围。完善相关政策,有序地分批将重点碳排放行业全部纳入全国碳市场,建议争取在“十四五”期间纳入数据基础较好的钢铁、水泥、有色金属行业,“十五五”期间纳入所有重点排放行业,同时稳步推进非重点碳排放行业纳入碳市场的工作。

三、全面普及碳标签及碳普惠制度,推动全社会自觉践行“双碳”责任。建立全国统一的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及碳标签认证制度,鼓励商家及个人采购带有碳标签的产品;全面普及碳普惠制度,鼓励基于碳减排生活方式的创新创业,同时引导低碳消费,形成全民降碳的良好社会氛围。

皮卡纳入乘用车范畴

同时,李书福还提出“推动轻型多用途货车转型升级”的提案。

中国汽车市场正进入存量时代,多元化已成为汽车消费的主要趋势。乘用化皮卡凭借出色的综合性能,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据中汽协与国家信息中心预测,2030年国内皮卡市场需求将达到100万辆以上,且出口需求大,2030年皮卡总销量预计可实现200万辆。

然而,皮卡作为我国汽车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市场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例如,我国皮卡品类市场渗透率仅为1.7%,远低于全球7%的平均水平。研发、制造、服务与乘用车标准趋同,而且皮卡已正式纳入“三包”,新能源皮卡与乘用车服务趋同。在补能体系方面,新能源皮卡的充电及控制系统完全与乘用车一致。但是,两者监管政策差异较大。在近年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多项皮卡“解禁”政策的前提下,皮卡实行的监管政策仍存在多种限制。

李书福希望,在监管、类别划分等方面能有几点改变。

例如,及时修订皮卡的监管政策,放宽消费者使用条件。

他希望年检政策对齐乘用车:即10年内年检2次(第6年、第10年),10年后每年年检1次;取消15年或60万公里强制报废政策,报废政策与乘用车对齐;同时,新能源皮卡优先解禁路权:即城市中与乘用车同路权,不限行;不受限牌政策影响;高速道路最高车速解禁至120公里/小时。此外,重大节假日皮卡与乘用车待遇趋同,免收高速通行费。

《多用途货车通用技术条件》的发布,从管理、用车、政策三个层面清晰界定皮卡的边界,整体看该标准已经将皮卡与乘用车看齐。建议尽快将皮卡重新进行类别划分,划入乘用车管理范畴。

李书福希望将新能源皮卡纳入“双积分”范畴,并轨管理,积极鼓励企业升级转型。

他认为,“双积分”战略在乘用车领域实现了碳中和与产业技术升级的两个目标,将符合“双积分”标准的新能源皮卡纳入管理范畴,与乘用车并轨管理,鼓励产品技术升级,加速升级转型。

加快制定、实施商用车碳积分管理办法

我国已于2020年提出“3060双碳”目标。作为汽车消费大国,我国的能源结构是富煤、少气、贫油。商用车碳减排对国家能源安全及节能减排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政策、市场同步推进的情况下,应加速商用车的低碳转型升级,商用车碳积分的管理办法亟待出台。

对此,李书福认为,为了维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同时满足国际碳排政策要求,推行商用车碳积分制度刻不容缓。同时,新能源商用车增长空间大,产业急需政策激励。

2022年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仅为11.3%,存在巨大上升空间,商用车碳积分制度的引入,有利于促进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加大投资。而且,出台碳积分可促进商用车产业全面转型,辐射全价值链。

李书福建议,政策可借鉴但区别于乘用车的双积分制度,考量商用车全生命周期的环节影响,确定政策力度。同时考虑多能源并驾齐驱的现状,以全生命周期减碳为目的,加快制定、实施商用车碳积分管理办法。

由于商用车领域车型品类繁杂、质量跨度大,且不同类型商用车的应用场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碳积分”制度设计之初需要全面统筹、通盘考虑,注意规则的通用性与不同场景、不同碳排放当量车型的针对性。

他建议重点关注成熟度较高且应用场景固定、未来潜力较大的轻型商用车产品,针对这些产品制定相应的积分统计规则、管理流程、数据收集体系。对于中重型商用车产品,可以待条件成熟后再实现积分管理,早期可对该部分产品重点考虑鼓励和政策引导。

李书福还认为,商用车碳积分制度的实施应分区域、分步骤实施。建议“碳积分”可以在固定场景先行实施,例如城市公交、物流、港口等公共领域,因“地”制宜推动商用车碳积分发展。

出品:南都全国两会报道组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梁罗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范畴   配额   年检   新能源   政协委员   管理办法   场景   积分   重点   制度   建议   政策   我国   产业   全国   市场   产品   李书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