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乌克兰“开撕”,西方国家态度立刻变了,乌邻国也撇清关系

时隔大半年,美国《纽约时报》突然曝出“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幕后黑手,为拜登政府“平冤”。根据多位美国官员提供的情报,矛头直指乌克兰。继美国对乌克兰表现出明显的针对性后,其他国家的态度也开始变得微妙起来,更甚者扬言割席

美国总统 拜登

乌克兰成为众矢之的

据《纽约时报》报道,参与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的是某个亲乌克兰组织。很快,德国也出来“落井下石”,称调查人员发现了对“北溪”管道实施破坏的船只痕迹,这些痕迹指向乌克兰

尽管美国官员后面又进行补充,称没有证据表明泽连斯基政府参与了这一破坏行动,也无法证实肇事者是受到乌克兰政府的指使。但经过前面一系列渲染和铺垫, “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已经和“乌克兰”牢牢绑在一起

外界提起时,只会说“北溪”管道被破坏与亲乌克兰组织有关,其作案工具——一艘快艇也是从乌克兰人开的公司里租赁。幕后主使一天没有揪出来,乌克兰就要多承受一天舆论的讨伐

北溪管道泄漏

美国不予置评,西方国家态度微妙

针对相关媒体的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柯比表示,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拜登政府不会对相关报道发出任何评价

美国的态度其实无可辩驳,的确,在真相被揭开前,任何媒体的报道都是在搅浑水。但拜登政府作为这其中的受益者,自然不能与其他人相提并论。在这一报道出现之前,外界舆论全都指向美国。数位欧洲国家官员也就此对美国表示不满。

因此,要论最希望“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舆论转向的存在,那肯定非美国莫属。在美国尚未做出更进一步的举动前,其盟友国家就已经见风使舵、明哲保身。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 柯比

波兰出面“打假”,摩尔多瓦寻求中立

日前,乌克兰媒体在报道中表示,第一批“爱国者”防空系统和“豹”式主战坦克已经抵达乌克兰。除此以外,波兰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价值22亿欧元的武器。正当乌克兰方面为此沾沾自喜时,波兰国防部就出面“打假”了,称乌克兰目前并未获得“爱国者”

无独有偶,乌克兰邻国——摩尔多瓦反对党“绍尔党”也直接表示想和乌克兰及其他西方国家割席,寻求中立。 “绍尔党”副主席陶别尔表示,他们将组织抗议活动来让亲西方的桑杜政府下台

自桑杜上台以来,多次发表过激言论,让摩尔多瓦的中立国地位摇摇欲坠。俄乌冲突爆发后,桑杜以摩尔多瓦的名义公然站队西方国家,并于去年3月申请加入欧盟。

摩尔多瓦总统 桑杜

下一个乌克兰?不想成为乌克兰!

近段时间,桑杜再次表示想加入一个更大的联盟,即北约,并称正在考虑修改宪法,放弃中立国地位。对此,陶别尔则表示,中立是摩尔多瓦的安全保证。显然,陶别尔不认为加入西方联盟能为摩尔多瓦带来庇护

近来,摩尔多瓦这个极其低调的东欧国家频繁出现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不过大量报道都是与摩尔多瓦紧张局势有关。起因是俄乌双方互相指证,称对方将在摩尔多瓦动手。

对此,俄外长拉夫罗夫表示,西方国家想将摩尔多瓦变成“下一个乌克兰”,扶植该政府成为反俄国家。这话并非胡诌,摩尔多瓦和乌克兰在某些方面的确存在相似之处,比如同样位于欧洲地缘政治断层线上

俄罗斯外交部长 拉夫罗夫

简单来说,就是既没有加入北约,也没有加入集安组织,属于夹缝中求生存。看乌克兰就知道,欧盟和北约都想加入,结果一个都没成功,反而沦为西方国家和俄罗斯的对抗场地

如此看来,摩尔多瓦反对党“绍尔党”看问题还是比较有前瞻性的。打铁还需自身硬,若像乌克兰一样完全靠大国庇护,不仅有被推为替罪羊的风险,连国家安全都无法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乌克兰   摩尔多瓦   集安   美国   北约   波兰   中立国   反对党   俄罗斯   邻国   舆论   管道   官员   态度   关系   组织   媒体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