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65:曹操开总结会议,司马懿酣睡如泥,为自己谋取到教书工作

曹操:“你活着,我做梦都能笑醒过来,死了三千兵算什么?我再给你3万。”

视频加载中...

看到许褚笑了,曹操这才安排他,去门前擂鼓聚将。而士兵们,在看到虎痴警卫长击鼓升帐后,就知道老板要临时召开会议。于是拄着拐杖相互搀扶着,来到了临时搭建的露天会议室,只见曹操坐在中间,开始了他对赤壁之战的战后总结

曹操:“将者,如果不经历几次败仗,如何能够知道怎么去打胜仗,这个世上从来就没有,百战百胜的将军。”

避实就虚的几句话,就把将军们的过错忽略而过,紧接着神色淡定的开始主动揽责

曹操:“我看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最近这些年,我们胜仗打的太多。兵骄将怠,文恬武嬉,轻敌自负,尤其是我。居然连一个小小的苦肉计,都未能识破。由此看来,我们是到了该吃一个败仗的时候。失败是个好事儿,失败教会我们如何成功,失败能够教会我们如何取胜,失败能够教会我们如何取天下。”

这话说完,让小学文化水平的士兵们瞬间恢复了信心。而曹操也恰到好处的表示,虽说说现在是赤壁受到重创,可现在的曹氏根基没有动摇。依然掌握着青幽并冀四个州,论起城池,兵马,子民,赋税。那是孙权,刘备不能比拟的。更重要的是,现在大汉朝廷,仍然在他们的手里。

反观孙权,刘备两人,在危难的时候,他们会抱成一团,同仇敌忾。要是一旦取胜,他们就会明争暗斗,尔虞我诈。这么说也是有依据的,那就是在他们逃亡的时候。要是周瑜和诸葛亮能够同心同德的话,他们就不会从乌林道突出重围,成功的逃回南郡大本营。

曹操:“孙刘之辈,先前如此,日后会更甚。总之,他们早晚分裂,早晚必败。”

谁曾想,就在大家伙拿着小本本,对领导的讲话进行严谨记录的时候。和谐的会议场里,却忽然传来了刺耳的呼噜声。第一时间众将们纷纷东张西望,都想看看到底是哪个不知死活的人,在老板讲话的时候睡大觉。

此时曹操也好奇的询问起来,打呼噜的人是谁?这让台下的曹仁看了一眼,赶紧起身,来到曹操面前解释,说是他帐下的一名幕宾。于是趁着曹操还没表态,跑过去踢了两脚

曹操:“算了算了,不去理他了,我们在讨论军政大事,此人却烂睡如泥。由此可见,他是个酒囊饭袋愚蠢如猪,不可救药。”

幸亏曹操做人不拘小节,并没有追究他。就这样,会议在嬉笑中结束。

殊不知这个酒囊饭袋,已经被他关了起来。这人虽然被囚,反而淡定的在竹筒上写着文章。似乎根本不在乎,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呢?其实他就是尚未出世的司马懿刻意装睡就是为了,引起曹操的注意。

曹操:“莫非你猜到我会前来。”

司马懿:“是。”

这样眼光独特的曹操一点也不惊讶,一个能在他开会时睡着的文士,就是想找个单独发表意见的地方,因此曹操这才一个人过来。就是想听听聪明人,对赤壁惨败的看法。

司马懿:“赤壁之败并不是丞相兵骄将怠,也非指挥失当,而是天道所致。”

只此一句话,曹操就有了继续听下去的兴趣,干脆坐在了一旁,示意他继续讲下去。

司马懿:“赤壁之后,天下将分为三分之势。丞相为一方,孙权为一方,刘备为另一方。他们二人将彼此称雄于江南,且争斗于荆州及其西川。罪徒以为,十年之内丞相怕是难以一统天下。”

说到这里,曹操眼神里已经透出了杀意。于是司马懿当即表示,只要曹操整理军纪垦边屯粮,待到十年之后,中原重新富足。局势变了后,那时曹操就可以居高临下,大手一挥,遣派30万劲旅南征,便可荡平刘备,孙权。

司马懿:“即可将整个天下收入囊中。”

听完了此人对形式判断,曹操终于开口了。

曹操:“真没想到许昌城中,还有第二个人有此见识。”司马懿大手往腿上一拍:“那一人是谁?”

曹操:“我。”

吓得司马懿叹了一声气,这才赶紧跪倒在地,恭喜曹操。

曹操:“十年哪,天谁知道我还能不能活十年。或许我这辈子,都见不到一统天下的时候了。”

于是城府极深的司马懿,用了一些大道理开始安慰曹操。为了缓解尴尬,曹操随手拿起桌上竹筒看了起来。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不是我的诗句吗?”

司马懿:“正是丞相的短歌行。”

恰到好处的让司马懿把,早就准备好的奉承之辞有机会说了出来。

司马懿:“丞相此诗,雄霸古今,空前绝后,罪徒对他爱不释手。”

而曹操是个爱才如命的领导,于是开心的领着司马懿来到自己的宫殿。其实曹操多年前,曾经派人去请过司马懿。但是司马懿却装病不来,这次司马懿装睡主动来投,曹操疑惑的问了一下缘由。而司马懿倒也实在,干脆的告诉曹操。

司马懿:“三年前,丞相派人来在下寒舍,正逢官渡大捷。我若出山,丞相最多委我一县令,如此岂不负了我一腔抱负。”

随即表示,现在是赤壁战败,到了用人之际。而且曹操驭人有方,不管是奸盗之辈还是狂傲之徒,都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司马懿:“由此,也益见丞相之圣明。”

直到此刻曹操才意识到,司马懿是个城府极深的大才。幸好他对自己还算坦诚,最终没有计较之前的事情,反而给司马懿,安排了一个特殊的工作,那就是给他儿子曹冲做师傅。

曹操:“在我的儿子当中,冲儿最为出息。他是只有十岁,可他会长大。”

司马懿:“丞相还是委我县令吧。”

曹操:“你若不从,我必杀你。”

看到司马懿不相信的眼神,于是曹操耐心的劝说司马懿。因为统一天下,不只是靠他曹操去攻打下来,更需要有人去巩固江山。那时的曹氏后代,需要司马懿这样的智者去辅佐,才能江山永固。于是司马懿不得已,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认可了做一个教书先生的工作。

那么曹操为何不重用司马懿呢?这个我们后期再聊。喜欢的小伙伴记得评论点赞关注,东乐会一直与你相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文士   文恬武嬉   雄霸   赤壁   酒囊饭袋   江山   败仗   竹筒   县令   胜仗   城府   丞相   恰到好处   教会   会议   工作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