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曾任命他为粤军总司令等职务,想不到他恩将仇报

孙中山重用他,任命他为广东省长、粤军总司令等职务,谁知他非但不感恩,反而恩将仇报,后来还重金悬赏活捉孙中山……


他为什么恩将仇报,还重金悬赏捉拿孙中山?让我们一起来看此人是谁?


此人叫陈炯明,广东海丰县白町乡人。 粤系军事将领,中华民国时期军政代表人物之一。1912年4月1日,孙中山自行解除临时大总统一职后,来到广东,想把广东省建成模范省和民主基地,对胡汉民甚是倚重。而陈炯明贪恋权力,广东各界议论纷纷,难以继续担任广东都督,于是采取以退为进策略,在孙中山、胡汉民到达广州的当晚,就辞职去香港。胡汉民无法掌握军权,逼迫把他请回来,委任他为广东警卫军总司令,掌握全部军权。

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玩弄权术夺去了陈炯明的军队和地盘。护法运动兴起后,陈炯明表示接力护法。孙中山认为陈炯明在广东军政界有影响,可以依靠他建立护法政权,组织护法武装,于是他将从桂系军阀争得的20营的省长亲军,交给陈炯明指挥。1917年12月2日,孙中山任命陈炯明为“援闽粤军”总司令,多次对陈炯明进行关怀和指导,还派朱执信、蒋介石、戴季陶等人去协助。在国民政府正式成立后,孙中山以非常大总统的名义任命陈炯明为陆军部长、内务部长、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还让他担任国民党广东支部长。陈炯明集众多重要职务于一身,在当时非常罕见。


孙中山把军政大权都交给陈炯明,并未对陈炯明设防。1920年5月,在驱逐桂军,回师广东的战争胜利后,孙中山信心大增,准备北伐。此时的陈炯明,在经过驱逐桂军和回师广东战争后,已羽翼丰满,早已蜕变为军阀,根本不把孙中山放在眼里,他打着“粤人自治”的旗号,主张“联省自治”,其目的是为了在广东至两广建立军阀统治。

1920年11月,刚刚返回广州的陈炯明,公然发表宣言,反对孙中山等人南下组织政府和国会。在看到孙中山决意南下,反对不了时,就抢在孙中山之前,扩充军力,安插亲信,以控制广东军政大权,为独霸广东打下基础。

孙中山南下以后,迫于形势需要,急于成立国民政府。对孙中山来粤组织军政府已深怀不满的陈炯明,不愿有一个正式政府安在自己头上,因此和直系军阀,以及湘系军阀赵恒惕等加紧勾结,阻挠孙中山建立政府。陈炯明还说:“如果进行总统选举,就是违法,护法者不能自身限于违法的地步。”由于陈炯明的反对,孙中山不得不放缓成立正式政府的步伐。


为了摆脱孙中山的控制,陈炯明阳奉阴违。孙中山因为没有自己的军队,所以对陈炯明寄予厚望,虽然他看到了他们之间的分歧,但并未认识到陈炯明已蜕变为军阀,而认为是“人与人的天性不同而已”。他以为只要以主义来改造旧有的军队,就可以“收革命于全功”。然而,陈炯明利用自己的职权和地位,不仅在财政上限制正式政府,而且处处与孙中山为难。

1922年5月,陈炯明为了独霸广东,抛出了《联省自治运动》一文,广泛宣传,要求承认各省军阀现状,使军阀割据合法化。

针对陈炯明的鼓吹,孙中山反复告诫。但是陈炯明已不可能悬崖勒马,他拒绝孙中山的苦心规劝,决心与孙中山背道而驰,加紧策划一场更大的叛变,从而把北伐军一举消灭。

孙中山虽然已得知陈炯明叛变的蛛丝马迹,但是他不相信自己一手培植起来的陈炯明最终会背叛自己,对他还抱有一丝幻想,警告陈炯明说:“谁要叛逆,我就派飞机掷弹攻他,可以致他死命。”

然而,陈炯明为了一己私利,竟然不顾大局,将枪口对准孙中山,背叛了革命。

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炮轰总统府,企图置孙中山与死地,还下悬赏令:谁捉到孙中山,重赏20万元。陈炯明除重金收买孙中山周围的将领和卫士外,还在永丰舰附近布置水雷。


孙中山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一手培植起来的陈炯明,会在革命关头,把枪口对准他。清政府曾用重金收买他的头,没有成功,陈炯明却差点置他与死地。

护法失败,孙中山深受打击,他的思想发生了重大转折,他意识到:军阀始终靠不住,要革命到底,得有自己的军队,于是就有了后来黄埔军校的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总司令   军权   恩将仇报   军政   军阀   护法   广东   重金   省长   职务   军队   想不到   政府   孙中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