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委员 - 卢天锡: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分配制度

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30多年来,为帮助广大缴存者实现住有所居、住有宜居提供了重要支持,成为助力解决住房问题的重要力量。

卢天锡认为,随着形势的发展,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使用存在一些问题,应当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分配制度,保障缴存人利益,调动缴存人的积极性。

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使用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缴存资金利率固定且低息。

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在资产负债管理上类似商业银行模式,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已针对不同贷款年限执行差异化利率,但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统一按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执行,与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和期限结构匹配不同且利率差异较大,未针对缴存期限进行差异化设计,未考虑缴存人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情况和缴存年限等因素。有的缴存人未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而为他人贷款提供了资金积累,有的缴存人长期未使用住房公积金,甚至只在退休时全额提取,其账户资金存放时间达十年以上,但其利率所得尚不能覆盖物价上涨水平,缴存人受到较大利息损失,不利于调动缴存人的积极性,影响了缴存人资产的保值增值,在一定程度上还造成了缴存人想方设法骗提套取住房公积金的情况。同时,住房公积金贷款主要为中长期贷款,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发展,贷款余额亦呈不断增长态势,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随之逐年增加,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区间设计提供了可能。

二是增值收益分配未体现缴存人权益。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和职工所在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属于职工个人所有”。作为住房公积金的所有人,现行增值收益分配在扣除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全部归属地方财政所用,增值收益分配中没有体现缴存人权益。

为保障缴存人利益,调动缴存人的积极性,卢天锡建议:

一方面,调整住房公积金缴存人计息方式,实行差异化利率。

参照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的区间设计,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与缴存年限等因素挂钩,根据缴存年限等因素实行适当的差异化利率,通过调整计息方式,提高缴存人收益,实现缴存人资产的保值。

另一方面,将保障缴存人利益列入增值收益分配范围。

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取风险准备金和住房公积金中心管理费用后,根据当地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情况“因城施策”,在增值收益中提取一定的比例作为缴存人的补充收益,实现缴存人资产的增值,提高缴存人的积极性,剩余资金作为城市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建设补充资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住房公积金   收益   商业银行   分配制度   年限   积极性   利率   贷款   职工   资金   收益分配   委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