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三农”工作,如何做好乡村振兴,四川南充阆中乡村旅游思考

发展乡村旅游的几点建议


_庞绍富


纵观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深刻分析存在的问题,借鉴外地多年发展的经验,对进一步发展我市乡村旅游,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大抓乡村旅游


自然风光


乡村旅游是大众旅游和现代旅游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综合带动作用日渐明显,已成为我市乡村振兴的新动能。乡村旅游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乡村面貌,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市有相当一部分村(居),开展了乡村旅游的经营活动,涵盖了观光、休闲、康养、避暑、耕读、研学、垂钓、采摘、娱乐、诸多产品体系,持续升级的乡村旅游带动了特色种植、生态、养殖、土特产加工、民俗表演、直播带货、乡村电商、物流配送等新业态发展。有关部门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重视发展乡村旅游,加强沟通,密切合作。


政府在积极引导、统筹规划、制定政策、宣传促销和资金扶持等方面尤其应该加大主导作用,为乡村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着力开辟乡村旅游发展的“绿色通道”。围绕本地特色资源和市场需求,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协调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农业资源的最大效用,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引导乡村旅游向个性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建立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同推进的发展机制。把重点乡村旅游资源纳入到全市旅游业总体发展布局当中,予以重点开发建设。避免出现盲目开发、重复建设、经营紊乱、无序竞争。


二、规划先行,编制好乡村旅游发展蓝图


组织有关专家对我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作全面调查研究,摸准阆中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优势、潜力和特点,理清发展思路,编制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借助当地自然、文史资源,以特有的农村生产、景观,融合旅游、餐饮等综合经营,按照地理区域、产业结构布局、经济、环境及民俗等因素,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战略布局规划。


乡镇也要结合自身资源特点,统一纳入市、乡(镇)村一体的规划蓝图。发展有本地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避免雷同,相互促进。从事乡村旅游的开发主体,也要讲究科学,重视规划,聘请专业机构精心编制景区(点)开发建设详细规划,广泛征求意见,使规划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然后再按规划分步实施、开发建设,避免仅靠开发业主独自“拍脑袋”决策,导致景区(点)的打造存在主题不突出,定位不准确、布局不合理、功能不齐全、产品品位低,无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产品,甚至出现重复建设、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资源等严重问题。


三、文化引领,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乡村山水


有的认为,乡村旅游无非是“吃、住、行、游、购、娱”,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仅仅如此,显然不够。从本质上看,乡村旅游还是一个载体,它所承载着的是什么呢?无疑,那就是文化内涵、地域特色。到一个地方去,如果让你看一块大石头,一定感到索然无味。但要是把这块石头的文化背景、所蕴涵的文化底蕴,乃至把其中的故事讲出来,那人们就会感到兴趣,刮目相看。可见,努力挖掘乡村旅游文化资源,是使乡村旅游业得以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议发展乡村旅游业要结合当地实际,融入新的旅游六大要素“商、养、学、闲、情、奇”,突出地方特色,体现个性,保护旅游镇、村原有风貌和乡村生态文化环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发展乡村旅游,既要注意传承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红色基因的革命文化,也要展现全面小康、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除了吃农家饭、住民俗,经营主体通过美食、采摘、亲子、研学、健身、康养、文化体验等各种方法拓展消费市场,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形态,是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同时要坚持生态、绿色、可持续的乡村旅游发展道路,要坚持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要切实做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通过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力的保护生物多样性,乡村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走绿色旅游发展的新路子,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1)扎实推进旅游强乡镇、特色村建设。天宫乡天宫院村、老观镇老龙村已成功申报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思依镇铧厂河村已列为全国第六批传统村落名录,依托名村、名镇建设,有针对性地选择一部分推进旅游强乡镇、特色村建设。同时,积极引导各乡村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农家乐、渔家乐、乡村人家”等各类乡村旅游新形态的有益探索和创建推广。体现创新创意,开发体验型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建立休闲农场、特色农庄和乡村民宿等以服务和特色体验活动为主的休闲农业,增加盈利来源,创新盈利模式,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2)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时期,而传统农业文化还基本保留在乡村。乡村作为传统农业文化的保留地,具有“原始、古朴、真实、自然”的独特性,不仅契合了现代旅游者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需求与愿望,而且在当今城市化、国际化和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激流中,乡村传统文化愈发显示出地域文化的特色。因此,乡村旅游开发如何将传统文化、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自然真实地融汇到乡村旅游产品中去至关重要。


(3)增加游客体验、参与性强的项目。乡村旅游是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以各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田园风光、乡村生活和乡村文化为旅游吸引物,以农业和农村特色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考察学习、参与体验的一种专项旅游活动。参与体验是乡村旅游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吸引游客反复游玩的重要因素。


为此,各乡村旅游经营业主可以根据各自实际,围绕产品主题和文化内涵,精心策划一批游客参与性强、具有体验趣味的活动项目并加以开发建设,让游客充分体验乡村民风民俗、农家生活和劳作形式,在劳动的欢快之余,购得满意的农副产品和民间工艺品。如仟裕葡萄产业园、飞凤桥亭枇杷产业园、沙溪草莓种植园推出的采摘节等方面精心策划,共同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又比如,垂钓、“QQ”农场、菜地认养等各种农事活动都是城市居民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乡村游体验项目,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各经营业主根据自身的特点特色研发出自己的主导产品、系列产品、创意精品,如食品、用品、药品、保健品、竹编、草编、手工绣、工艺品、旅游纪念品,让游客目不暇接;做工上乘、质量保证、包装精美、携带方便,使游客爱不释手,这些成功经验在阆中发展乡村旅游业中都值得推广。


四、塑造品牌,加大市场营销宣传力度


山间田野


阆中位于四川东北部、嘉陵江中上游,是成渝经济圈与川陕甘渝三国旅游精品路线的重要节点,具有较强的旅游区位优势,春节文化、三国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仙源文化和科举文化等资源优势突出,发展乡村旅游更能将我市区位与资源优势展现出来。为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需要我们在乡村旅游产品的策划营销上多下功夫,可以整合策划推出春节寻源之旅、农耕民俗体验之旅、教育研学之旅、探索风水好运之旅、山水摄影诗画之旅、国学阆中状元之旅、杨家河玩水飘流垂钓之旅,健康养生长寿之旅等多条乡村线路旅游产品,并纳入市场营销计划在工作中予以积极推广。重视对休闲农业、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目的地整体形象宣传和品牌打造,如在车站等重要交通节点设置统一识别标志的旅游服务中心,向游客推介旅游线路和景点;在高速公路沿线设置路牌广告宣传,在城市LED电子屏进行宣传,手机短信、抖音、短视频、进行自媒体广告宣传、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广告进行宣传,利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开展旅游宣传;休闲农场所编印自己主题特色宣传画册;协会编印观光旅游地图、广告等。


特别是网络营销,网站内容包括新闻发布、景点介绍、游区地图、旅游线路推荐、住宿餐饮服务、留言系统、网络定房、定门票服务等,游客可足不出户即对休闲农业经营场所和乡村旅游线路产品了若指掌。


五、提升素质,加快乡村旅游人才培养


要适应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努力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以乡村干部、乡村旅游实用人才带头人、乡村旅游能工巧匠传承人、乡村旅游行政管理人、经营业主及服务人员为对象,着力打造一支服务乡村旅游事业发展、数量充足的乡村旅游实用人才队伍。


一方面,要大力培训培养人才。利用乡村旅游经营淡旺季明显的特征,采取“淡季集中培训,旺季分类培训”的方式,选派专业素质过硬的优秀旅游专业教师通过送教上门、集中授课、结对帮扶、技能巡演、以赛促训等形式,对从业人员开展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知识、乡村旅游服务和政务接待礼仪、农家乐餐饮服务与管理和客房服务与管理、食品卫生安全、消防安全等培训。


另一方面,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根据旅游企业、经营业主的实际需求,可向外引进部分专业技术人才;鼓励支持大中专生在本地自主创业、就业、参与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的开发建设。再者,就是动员邀请外出务工人员带资金、带技术、带人员回家乡发展投资乡村旅游产业项目,积极参与经济建设。通过上述措施,从而全面提升乡村旅游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总之,发展乡村旅游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发挥乡村的自然生态优势和人文资源优势为重点,重视规划,突出特色,走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的道路,对实现我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文章来源《阆嬛收录_作者:庞绍富》

【名城研究】——阆中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阆中   南充   乡村   旅游   旅游业   我市   游客   特色   农业   文化   工作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