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颐和园说起

#好内容我来评#《走向共和》中海防捐是一个精彩的叙事过程,卖官鬻爵得了大量的银子,名义上是为了巩固大清水师,组建和加强北洋舰队,实际上资金却用于颐和园的工程。

电视剧中慈禧有一段精彩的表演,光绪十二年,慈禧提出要把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的清漪园翻新重建。此时清王朝国库空虚,修建这个园子需要花费大量的银子,而国库仅剩的银子,急需要支援给李鸿章的北洋水师,用于海军装备的优化。慈禧提出修园子时,包括光绪皇帝在内的军机大臣一众表示反对。但是慈禧不顾其中利害,还是坚决修建清漪园,并且已经把修建后的园子名字都想好了,取名叫颐和园。

面对一致反对的皇帝和大臣,慈禧愤怒提出自己要修颐和园的观点:修建颐和园不是为了自己贪图享受,自己为国操劳数十年,马上六十大寿了,普通百姓过生日也要庆祝一下,大清以孝治国,我过个生日有错吗?过生日办的风光一点,老百姓看到会增强对清王朝的信仰,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内乱的发生。洋人看到盛大的生日场面,自然会看到这是清王朝国力强盛的表现,不会轻易来欺负我们。

慈禧说完,群臣雅雀无声,光绪皇帝连忙磕头承诺修建颐和园,要为“亲爸爸”举办一场盛大的六十大寿生日宴。这笔原本用于北洋水师提升装备的费用,最终被用来修建了颐和园。在慈禧生日的这一年,

比洋水师在抵御外敌入侵时,全军覆没。

要是我们站在一个老人个人角度看,慈禧说的没有错,一个老人想过一个生日,高兴高兴,没有错。

但是站在国家安全战略,巩固海防与个人生日的大是大非面前呢?那就不是错的问题了,那就是祸国殃民,以一己之私,废海防与不顾,成为历史的罪人。然而,面对国家外交困境,一意孤行,接连向西方国家宣战,而外强中干的北洋水师,无炮弹可用……最终招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沦陷,《南京条约》、《辛丑条约》……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时代。

对与错,只是角度不同的一个事物的两面,本身不重要。人们关注更多是对与错,是情绪问题,是喜好问题,是情怀问题,是不是听话问题。而唯独没有发展的总目标,阶段性目标,以及落实这些目标的步骤与方法。现实中再这种无头苍蝇,横冲直撞的环境下,做的越多,距离正确的目标越远,放在长远回头看就如同现在看颐和园,它成为慈禧祸国殃民的罪证,是中国割地赔款的源头所在。多少中国人为慈禧的大寿付出巨大的代价,以至于家破人亡,失去生命。

无论干什么事,重要的是方向是否有利,走向何方?建立长期主义发展目标,才有可能有一个发展的落实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颐和园   北洋   光绪   水师   海防   园子   中国   银子   慈禧   生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