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郑月明:引导居民多用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 垃圾分类中增设此类别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3月6日讯(记者 张敏敏) 随着各类可降解包装袋、购物袋、吸管餐具频繁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生物可降解制品已经成为消费者们比较熟悉的产品了。由于能够在特定环境下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兼顾环保性和使用需求,生物可降解塑料被视为治理塑料污染的理想替代产品。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就推动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健康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建议,结合垃圾分类加强科普宣传,强化“限塑令”政策实施和监管力度,引导居民更多使用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优先在政府部门、酒店、场馆、车站、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推广使用生物可降解标志制品。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细化分类、科学推广生物可降解塑料,如在农业生产领域,通过专项补贴等方式推广使用可在土壤环境中全生物降解的农用地膜,避免回收难题;在餐饮外卖、厨余垃圾收集等领域,推广使用可与厨余垃圾共混堆肥的一次性餐具、垃圾袋等,降低分拣成本。

同时,完善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终端分类体系和回收处理基础设施。在垃圾分类中增设生物可降解塑料类别,设立独立垃圾桶,完善标识和收运体系,在快递站等重点区域增加回收设施。合理设置工业堆肥厂,建议优先考虑将废弃的垃圾填埋场改造成工业堆肥厂,将无法循环利用的可降解制品进行工业堆肥处理。

在提高生物可降解塑料的资源化循环利用水平上,郑月明建议,通过专项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生物可降解塑料循环利用技术开发。制定政策支持和推动环卫部门、电商平台、物流企业、生产和回收处理企业,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生物可降解塑料生产、使用、回收处理循环利用产业链。

郑月明说,应进一步完善生物可降解塑料产品标准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和可降解标识管理,加大对“伪降解”产品的惩治力度,促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氧化碳   堆肥   垃圾   生物   山东   塑料制品   全国人大代表   标识   力度   居民   类别   体系   领域   塑料   方式   建议   制品   政策   工业   郑月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