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炮轰,姚明“硬刚”,一场合同纠纷下的体制真相

CBA和篮协的问题,看似是一个体制问题,其实是一个涉及计划经济、自由市场、资源管制、贸易壁垒的经济学问题。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自从NBA退役,姚明有了新工作——中国篮协主席。他曾率领男篮走上巅峰,因此被寄予厚望。不过最近,姚主席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

起因是CBA(中国职业篮球联赛)传统强队新疆广汇俱乐部发布公告,控诉篮协对其不公正的处罚,文中言辞激烈,满腔愤懑,矛头直指篮协。

新疆广汇俱乐部的公告




事件涉及到一名叫周琦的篮球运动员。公告出来不久后,彻夜难眠的周琦发文回击广汇。简而言之,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新疆广汇手握一把尚方宝剑,即对周琦这名顶薪球员的独家签约权。根据“顶薪留人”的规则,周琦无法加入任何一支CBA球队,因此在2021年合同纠纷爆发后,周琦被迫赴澳打球。如今,周琦面临无球可打的境地。

一边是新疆广汇面临核心资产流失,一边是周琦渴望自由之身,“压力锅”立马甩给了篮协,姚明左右为难。按规则来讲,新疆广汇利用了新版签约制度中的漏洞,但合乎“程序正义”,周琦亦履行承诺,还为俱乐部多打了两年球。最后,篮协还是以注册违规为由处罚了广汇。处罚期内,新疆广汇失去了对周琦的独家签约权,周琦得以在CBA打球。

被球迷称为“大魔王”的周琦曾助新疆广汇夺得队史唯一一座总冠军奖杯,无论从感情还是利益上来讲,一夜之间“鸡飞蛋打”,新疆广汇自然难以接受,因此放下体面,怒喷篮协“管办不分”,导致乱象丛生,甚至试图将事件上升到民族团结层面。最后撂下一句,老子不干了,退出CBA。姚明,你就看着办吧。

对于球迷来说,支持了20多年的球队说散就散,更难以接受。正当我们认为篮协会和稀泥时,姚明很快摆正了态度:尊重他们的决定!所有人都能看出硬刚的味道。唉,既然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事实上,新疆广汇、周琦和篮协的这台戏,很好地演绎了中国“商业”篮球的运作逻辑。



美国四大体育联赛之一的NBA(全美职业篮球协会)自前主席斯特恩来华及乔丹“三连冠”被国人熟知,姚明进入NBA后更是掀起一股“篮球热”。1995年,中国依样画葫芦,也搞了一个CBA。然而一字之差,却是两套截然不同的运作体系。如果说NBA以商业盈利为终极目的,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那么CBA则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充斥着无处不在的管制和竞争壁垒。

首先,为了挖掘和培养好苗子,篮球和足球一样,几乎各国都有一套“青训体系”。

美国的青训起始于小学,完成于大学,各个阶段都有联赛。像一些“天之骄子”比如勒布朗、科比、麦迪高中毕业后就加入了NBA,但大多数篮球少年在大学阶段会参加NCAA(全美大学体育协会)联赛,其火热和精彩程度不亚于NBA。不少篮球名校开出全额奖学金,争相吸引人才。期间,NBA球队派出球探、组织训练营和素质测试,来综合考察这批新秀,最后他们大多会参加NBA选秀,完全凭借个人天赋和技术获得球队青睐。

NCAA的精彩画面

中国的青训则大不同。国内的中学和大学并没有成熟的篮球培养体系,因此每个俱乐部会培养自己的青年队,一般和省体育局挂钩,建立不同的梯队,比如U17、U19。这群年轻人就是CBA的后备军。数据显示,2021-2022赛季391名注册球员中,有297名来自CBA各俱乐部青年队。

中国青训哪家强?当属广东男篮。像易建联就是在1999年打街球时被球探发现,得以进入广东队的培养体系。在青训体系下,球队先确定自己的风格和规划,比如哪个位置需要补强,就会对这一位置的球员因材施教,针对培养,从而为CBA稳定地输送合格球员。

正因如此,青训中“计划经济”的影子也无处不在。好处一目了然:培养体系愈成熟的球队愈强,比如广东男篮在27年的CBA历史中拿下11个总冠军;坏处则是极大地限制了联赛水平。

你想,球队花钱出力培养人才,理所应当地认为自己有权拥有这名球员的巅峰期。于是,CBA的签约制度中出现了大量的保护性条款。

比如CBA针对新秀的A类合同显示,如果自行培养的球员新秀合同到期后,原球队拥有独家续约权。再比如D类合同,若一名球员顶薪签约,合同到期后原球队就拥有独家续约权。

像周琦本是辽宁青训出身,新疆广汇曾向辽宁体育局支付天价培养费,买下了周琦的青训身份。后因周琦赴NBA打球,外加顶薪签约及合同改制等因素,直到违规被罚前,新疆广汇仍拥有周琦的独家续约权。

周琦曾效力于NBA休斯顿火箭队

所以在这样的保护与管制下,顶尖球员会被套上枷锁,很有可能自己的职业生涯被一支烂队、一座城市给套住,而平庸球员却可以“划水”。对于弱队而言,既然自己培养不了顶尖人才,可以花钱在自由市场淘金。然而“顶薪留人”的规则,让“鱼腩球队”进一步失去话语权和博弈能力,翻身毫无希望。最后导致CBA联赛缺乏了球员流动性,强者恒强,弱者愈弱,死水一潭。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当所有人只盯着自己手中那块蛋糕的时候,就永远不可能将这块蛋糕做大。”

作为对比,在NBA这个充分竞争市场中,当一名球员的新秀合同结束后,有可能被淘汰,也有可能被其他球队高薪签约。总之,优胜劣汰,球员流动十分频繁。同时,NBA联盟能保证弱队获得高位选秀签,甚至状元签,使其有可能在新赛季“咸鱼翻身”。

事实上,CBA一直在尝试市场化的运作,甚至引进“外援”(外籍球员),试图搅动浑水,在提升比赛观赏性的同时,倒逼本土球员进步。

CBA曾实行过“2+1外援”政策,结果数据榜几乎被外援霸占,年轻球员上场时间被挤压。当时的舆论界,包括姚明在内的许多业内人士呼吁“保护”好国内球员的上场时间,不能“养虎为患”,我们搞CBA是为了世界大赛!用产业经济学的话来说,我们要完成“国产替代”。

于是,姚明执掌篮协后,重新设置了一座“贸易壁垒”:一只球队能拥有4名外援,但单节单人。果然,年轻球员上场时间多了,数据好看了。但给人的印象是,以前男篮差点赢西班牙,如今怎么连打哈萨克斯坦都费劲了?

男篮世锦赛中国队致命失误后,姚明无奈一笑

姚明前队友、“CBA名宿”斯科拉曾如此评价:

CBA和以前的阿根廷联赛一样,都会限制外援,导致本国球员安于现状,停滞不前。而如果去NBA或西班牙联赛,你必须保持进步,因为其他国家的球员会取代你……西班牙联赛曾开放外援,大量外籍球员涌进,当时本土球员抱怨,舆论界认为西班牙篮球要完了。事实证明他们错了,从那以后的西班牙队跻身世界列强。


不仅仅是斯科拉,很多外籍球员都表达了相似的观点:CBA联赛的薪资高,有超过欧洲联赛的潜力,与之不匹配的却是本土球员的水平,因此出现大量的“保护主义政策”,但保护谁的利益,就不得而知了。



CBA和篮协的问题,看似是一个体制问题,其实是一个涉及计划经济、自由市场、资源管制、贸易壁垒的经济学问题。

如果真要把矛头全部指向体制,呼吁“脱离体制”,其实很难解释的通。完全的自由市场不一定总是好,计划经济和贸易保护不一定总是糟。延续这样的思路,不免让人联想到中国足球。因为最近篮协遇到了麻烦事儿,足协也是——足协主席陈戌源落马,这是近五任掌门人里,第三个被抓的。这是不是意味着,在“体制”下足球完全没救了?

但女足也是在同一体制下诞生的,又为何与男足的表现完全不同?这个问题拓展一下就会变成:同一体制下,为何依然有一批极其优秀的国有企业?(吴老师曾聊过这个问题,点击《国企中的男足和女足》试听)

国有企业体系最大的问题是所有权主体人格的缺失。所以在市场竞争中如果不依赖资源垄断获得特许,很难和民营企业竞争。但像海信、格力等优秀企业都是如假包换的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在创业初期,都是国有经济体系中的杂牌军或者附属部队,它们很像女足,虽然在体制内,爹不疼,娘不爱,但正是这种状态给了它们局部创新的可能性。

如果一家企业,能背靠国有经济的制度性优势,同时发挥市场和企业家精神,倒有可能开拓一片新天地;而那些被体制抱在怀里的儿子们,受到各种“保护”,如同男足占尽了天时地利,唯一缺的就是战斗性和意志力。

体制有体制的优势,市场有市场的优势,更重要的是符合国情,还有掌权者和主导者的魄力和勇气。CBA这个大摊子——工资不透明、没有工资帽、俱乐部构成复杂、管办分离、市场化改革缓慢……身患着种种顽疾,牵一发动全身,姚主席不可能一蹴而就。

你会选择相信姚明吗?毕竟他曾是那个创造了国民记忆的男人。还记得2008年的那个傍晚,全家人守着电视机前看巅峰男篮和美国队你来我往。接下来,就要看姚明的领导力,能否给我们这群“追风中年”带来新的热血回忆。

本文改编自《每天听见吴晓波》的音频《国企中的男足和女足》【点击此处,立即收听】


音频策划 | 徐涛

音频运营 | 常秀娟 | 主编 | 郑媛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新疆   体制   篮协   球员   外援   俱乐部   男篮   合同纠纷   联赛   真相   球队   篮球   姚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