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美国搞垮四个“世界老二” 但第五个和前四个都不一样

|探古论今人

编辑|探古论今人

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被称为超级大国的国家,美国,在其尚不足250年的历史中,通过一次次时代大势下的机缘巧合,完成了自己从殖民地到世界霸主的蜕变。

然而,就好像帮派中的老大想要维持地位总要打压实力仅次于自己的老二一样,按照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说法,自二战后美国正式跃居世界一极以来,“他”已经摧毁了四个曾经对其霸主地位造成威胁的“老二”。

那么,美国是如何将这四个“老二”依次拿下?今天这第五个“老二”,又究竟能不能把这个唯一的超级大国掀翻?

带嘤:“父子”身份互换,一代风云帝国终成“马前卒”


大英,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号“日不落”。

众所周知,有叫错的名字没有起错的外号,自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击败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之后,英国殖民者舰队的足迹便几乎踏遍了世界上的每个角落,那个年代,大英无疑是这个世界头部的几个帝国之一。

无奈,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的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了“蒸蒸日上”的大英致命一击……

在大英被两次大战重创后,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且自身地缘位置“优秀”的美国,最终接连两次成为“摘桃子的人”。

待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一个崭新世界格局的形成,美苏两大阵营在欧洲进行对峙的同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向对亚非拉等地区国家的争夺。站在这样的立场上,英国那为数众多的海外殖民地,也就成为美苏两国的眼中钉。

接下来的日子里,尽管美苏两国依旧在国际会议上互相指责,但他们明显达成了更深层次的合作——这两个“死对头”同样将自己的矛头对向大英的殖民地。

在美苏的“帮助”与“煽动”下,轰轰烈烈的殖民地解放运动如雨后春笋般在世界各地出现,而尽管英国仍旧希望维护自身的“大国地位”,但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已经无力将自己的战略于全世界施行。

就这样,女王皇冠上的“明珠”被分割为印、巴、孟、斯等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尽管承认英王室领导地位,但也已经独立。

当然,这还没完。之后,由于身处冷战对抗的最前沿,为了应对来自东方的巨大威胁,失去大国地位的英国只能将美国视作自己的“后盾”,以至于一代“日不落帝国”成为了美国在欧洲的“桥头堡”

苏修:一步错,步步皆错


不得不说,尽管“大英帝国”的没落让无数伦敦的精英们扼腕痛惜,但这件事真的不能埋怨美苏使坏,只能说时代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美国充其量只是朝大英这栋摇摇晃晃的房子踹了一脚。

而比起大英的衰落,苏联这个两极格局形成后仅次于美国的“老二”,其衰亡之旅之路看来才让人更加扼腕痛惜。

正如今天俄罗斯领导人那句话所说:“不怀念苏联的人没有良心,想回到苏联的人没有脑子。”

人们为什么要怀念苏联?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有多种回答,你可以说苏联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功臣,可以迷恋苏联那足以在两周内推进到欧洲西海岸的“钢铁洪流”,或者称赞他们那高超的航空航天技术。

然而对美国而言,上述这些方面其实只是一种表面的威胁,美国之所以在二战后迫不及待地展开与苏联的对抗,是因为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一个漂浮在世界上空的红色“幽灵”。

因为有着这样一个“幽灵”,几乎时刻威胁着自己身为世界“灯塔”的地位,所以美国才会在收拾完大英后便将矛头转向苏联。那么,美国又是怎么将苏联这个“最大的挑战”消弭于无形的呢?

问题的答案不在于美国如何去做,反而藏在苏联本身……

我们必须承认,自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为整个世界拉上一道铁幕之后,美国几乎无时无刻不渴望这个世界上仅次于自己的“老二”暴毙,然而即便在这样的重压之下,苏联依旧展现出了自己顽强的生命力。

可问题是,当苏联在二战后真正站起来之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却飘了。

在这先后两位的操控下,苏联渐渐走上了“修正主义”以及“大国沙文主义”的道路,待到60年代世界格局进入苏攻美守,勃列日涅夫更是脑袋一抽,整出一个“有限主权论”的霸权理论,让苏联彻底偏离原本的道路。

此后,尽管苏联维持了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但正所谓“一步错,步步皆错”,其国内特权阶层的普遍腐败让民众失望,对外扩张的举动又让世界抵制苏联,这就已经让苏联走到了一条十分危险的索道上。

美国里根政府上台之后,这位当过演员的总统通过“和平演变”、技术封锁、扶持苏联各卫星国的反对派等形式,希望给苏联带去一些外部压力。

孰料,本就内忧外患的苏联抗压和转移矛盾的能力远远低于预期,里根的政策也就成为压死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终,戈尔巴乔夫,这位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为这辆行走在下坡路上的千斤重车踩了一脚油门,苏联的解体也就成为了美国收到的最棒的“圣诞礼物”。

拴上锁链的“秋田”:前后两次驯服,日本被折断的脊梁


1991年,苏联在一场“政变”后“暴毙”,而作为继承了苏联遗产最大的那个遗腹子,俄罗斯本有可能继续成为美国的威胁,但没想到,叶利钦施行的“休克疗法”让整个俄罗斯几乎再度“暴毙”。

在这样的世界格局中,美国基本彻底坐实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只不过在这之前,他还要给自己手底下那只脑后有“反骨”的“秋田犬”拴上锁链。

秋田犬又狛犬,是日本的国犬。

当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两颗原子弹分别在日本的广岛与长崎炸响,“昭和男儿”迎来一个名叫麦克阿瑟的父亲之后,日本就已经成为被美国豢养在东北亚的一条“秋田犬”。

因此,与被逼无奈成为美国在西欧桥头堡的英国不同,日本的地位要比勉强维持了一个独立自主地位的“带嘤”差得多。

首先,军国主义是日本的原罪,因此,在麦克阿瑟被美国政府委任为“五星天皇”之后,在这位打仗不是很行,但搞政治很有一手的将军手中,日本彻底失去了他的独立性。

明面上看,美国在日本拥有治外法权、军队指挥权、“租界”、驻军权,而暗中,还掌握了日本政府的外交、内政、金融、法律制定等方方面面的主导权。这是美国对日本的第一次“驯服”。

在通过上述途径控制日本之后,美国开始为日本发展经济,其中朝鲜战争就为日本赚得了第一桶金,这时的美国怕是想不到,这个在政治与军事上被驯服一次的国家,在将来竟然还会在经济上为美国带去挑战。

上世纪70年代那段时间,美国人确实有够倒霉,先是在朝鲜战场上被坑的死去活来,后是中东战争爆发导致油价飞涨,这就导致美国发生了严重的滞胀,物价飞涨,失业率飙升。

与此同时,日本却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甭管是半导体还是工业设备与汽车,那个年代的“日本制造”属实能打,一度把日美贸易额干出好几亿的逆差,日本也因此一举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这一片灯红酒绿的纸醉金迷中,日本国民间甚至出现一种声音,他们宣称“卖掉东京可以买下整个美国”。

结果,这边刚刚放出狂言,报应就来了。

隔着太平洋美国遥遥一看,养的“秋田”竟然要噬主,这谁能忍?于是乎,一系列以贸易保护主义为主旨的协定轻飘飘的飞到日本,被人从政治与军事上双重控制的日本根本无力抵抗……

泡沫被戳破了,美国将拴在日本脖子上的铁链拴紧不少,日本迎来了它失去的“十年”。

在今天的日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所谓:“明治养士,大正养国,昭和养鬼,平成养,这里的豚指的就是猪。

毕竟,日本从地缘上说只能作为一个小国,只是“黄金时代”的发展让这群人失去了理智,幻想谋取与自己实力不相称的霸业,等到美国紧一紧手里的链子,现在的“平成豚”才是回归了他该有的心态。


哦!懵?欧盟的内外皆忧


世界上总要有“老二”,在收拾完日本,并且迎来苏联的解体之后,在1991年组成的欧共体,也就是今天的欧盟,又成了美国的心腹大患。

1991年,欧盟前身欧共体在布鲁塞尔正式成立,其初始成员国无一例外,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欧洲老牌强国,此后,伴随着欧共体转变为欧盟,并逐步吸纳欧洲其他老牌强国作为成员国,其经济水平与国际影响力也日趋扩大。

1994年,可以在欧洲实现广泛流通的欧元正式出现,大大影响了美元霸权在世界上的推行,也引起了美国一些想法。

当然了,不管怎么说,欧盟大部分成员国都还是美国名义上的盟友,直接像对付苏联、日本那样下场互殴多少有些不体面。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开始了他对欧盟的渗透分化,以及另辟蹊径的打击。

军事上,美国对欧盟的打击是“间接”的,也就是欧盟如今内外皆忧的“外忧”。

1998年底,科索沃战争爆发;

2001年10月,阿富汗战争爆发;

2003年8月,伊拉克战争爆发;

2011年2月,利比亚战争爆发,同年11月,叙利亚战争爆发;

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

你要说这些都是美国是为了影响欧盟掀起的战争,那当然是胡扯,但反过来,我们也不能说美国没有半点儿这样的心思。

毕竟,伴随着上述这一桩桩危机的产生,大量来自中欧、东欧,以及中东地区的难民涌入欧洲,大量热钱与欧元资本也由于战争导致的经济形势恶化而离开欧洲。

对此美国表面上不说话,心里却绝对在暗爽,就好比今天俄乌冲突背景下所发生的的故事那样。

在军事行动导致的间接打击之外,与此同时,美国也尝试通过一系列操作操控欧盟经济,比如收购并肢解法国的阿尔斯通,打压欧洲空客在世界范围内的销售份额,乃至于通过做假账的方式将希腊这颗地雷埋进欧盟。

而果不其然,伴随着2008年那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希腊暴雷导致整个欧盟其他成员国先后暴雷,引发了欧债危机,无疑极大地削弱了欧盟的经济实力。

当然,都说最高端的商业竞争往往采用最简单的手法,美国除了通过上述手段削弱欧盟之外,有时也会采用一些似乎相当无脑,但偏偏又相当有效的手段

就比如:

诶!美国撺掇着英国脱欧了,欧盟三驾马车变成两个,你就说你慌不慌?

诶!美国佬又把北溪管道炸了,没了稳定能源供应,你就说你的工厂要不要搬?

诶!你们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其实有美国国籍,丈夫孩子也在美国生活,结合她之前的言行,你猜猜看她究竟是向着谁的?

这么一件件一桩桩地看下来,欧盟整个人都麻了,却是只能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连连摆手:诶!服了服了服了……


尾声:

不得不说,基辛格是一个智者,他一眼看出美国排除异己的举动背后包藏着怎样的祸心。

而如今,伴随着欧盟被一场俄乌冲突收拾的“服服帖帖”,在今天各个领域内都十分显眼的中国自然将成为美国打压的下一个目标,这种打压事实上也早已经开始。

中国会像前几个被美国击溃的“老二”一样吗?这个答案或许可以从过去的历史中寻找。

诚然,中国不“偏科”,不是因衰落而被强行拆分的大英,也不是在军事与政治上受制于人的日本。

不过,除了上述两点之外,我们又是否能够拥有欧盟所欠缺的与美国互相“摊牌”的勇气?敢于在面对美国的挑战时亮剑?

以及,我们有没有从苏联的崩溃中学到教训?在这个国家之间互相比烂的时代中,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照顾好自己的人民?

如此两问,如果我们能在答卷中写下“正确的回答”的话,那么不管是现在,还是更加遥远的未来,什么把“老大”掀翻只是捎带,真正实现“天下大同”的伟大理想亦是可以预见,因为我们的旅途是星辰大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基辛格   秋田   平成   麦克阿瑟   美国   大英   苏联   欧共体   世界   欧洲   英国   殖民地   日本   欧盟   地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